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刚强专利>正文

一种锂电池系统的充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662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锂电池系统的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池充电异常状态信息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得到相应的电池异常状态分析,其中电池异常状态分为电池整体异常状态以及电池内单体异常状态;根据对电池异常状态中的电池整体异常状态分析,分析得到电池整体异常状态信息,使得进入电池维护状态,适当改变相应的充电功率;对电池异常状态中的电池内单体异常状态进行电池单体状态分析,从而获取异常的电池单体信息,并使得异常的电池单体进入电池维护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当期车辆充电时可能存在异常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带来更加安全的充电方式。方式。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系统的充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涉及一种锂电池系统的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的性能优劣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和成本都有直接的影响。在众多可选择的电池种类中,锂离子电池因为具有比能量大、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成为了电动汽车的主要选择。但同时,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间长的特点成为了其应用的主要限制条件之一。然而,若是采取快速充电,充电过程中就会有大量的能量损耗产生。尤其是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进行快速充电在充电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因此发生意外,因此有必要对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及进行相应的动作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系统的充电方法,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系统的充电方法,参照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充电桩通过车身的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获得电池身份识别信号、当前车辆电池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当前环境温度信息,其中电池身份识别信号包括电池内阻数据;
[0006]步骤S2:根据当前车辆电池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当前环境温度信息进行阈值判断,并结合电池身份识别信号中的电池内阻数据,生成初始化安全充电数据,以执行动态变流恒压恒温充电作业;
[0007]步骤S3:电池安全实时系统根据车身的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对初级动态变流恒压恒温充电的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以获得电池充电实时变化数据;
[0008]步骤S4:通过充电安全保障模型对电池充电实时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电池充电异常状态信息数据;
[0009]步骤S5:通过电池充电异常状态信息数据对处于充电状态的车辆电池进行电池充电安全特征分析,获得电池充电安全特征异常结果;
[0010]步骤S6:根据电池充电安全特征异常结果对车辆电池进行电池充电异常修复,并收集紧急异常断电处理数据;
[0011]步骤S7:利用紧急异常断电处理数据进行阈值分析,从而通过电路控制装置对超过紧急异常断电处理数据阈值的车辆电池进行断电处理;
[0012]步骤S8:充电桩通过车身的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获取断电处理的车辆电池的异常充电电池数据,并根据该数据更新电池身份识别信号,并标记为异常充电电池身份识别信号以及异常充电状态电池;
[0013]步骤S9:将异常充电电池身份识别信号通过本地服务器共享至云端服务器以建立长期的预警信息,同时推送到车辆电池对应的车辆用户进行安全预警。
[0014]参照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获得当前车辆电池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当前环
境温度信息包括了以下步骤:
[0015]详细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桩通过车身的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获得电池身份识别信号、当前车辆电池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当前环境温度信息,其中电池身份识别信号包括电池内阻数据:
[0016]步骤S11:充电桩通过车身的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通过云端服务器检测获取当前的车辆电池对应的电池识别码状态,以判断当前车辆电池的电池识别码的状态;
[0017]步骤S12:检测获得电池识别码对应的车辆电池的异常充电电池身份识别信号以及历史使用记录,分析得到当前的车辆电池仍处以异常充电状态时,则拒绝充电请求;
[0018]详细地,异常充电电池身份识别信号以及历史使用记录,分析得到当前仍处以异常充电状态电池是指在以往的充电过程中,该电池存在断电的历史记录且尚未到达系统设置的异常状态预测解除时间以及该电池系统在短时间内频繁地使用充电桩的情况的出现,示例性地,当电池在先前充电的时候因电池的温度异常,超出了安全充电的温度而进行断电处理,并且系统根据当前的环境温度而设置了相应的异常状态预测解除时间,以保障电池处以安全充电状态进行充电操作;
[001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异常充电电池身份识别信号以及历史使用记录,分析得到当前仍处以异常充电状态电池,并就拒绝当前电池的充电请求,能有效防止当时电池异常时,用户更换充电桩为车辆电池充电导致意外的发生,同时能够减少对电池的损耗延长电池的寿命以及保证电池的容量尽可能地不受损,从而确保电池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续航效果以及驾驶体验,减少因为更换电池带来的经济成本,同时也为用户在行驶过程中的电池的安全性,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因电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保障车辆内乘客的安全;拒绝频繁进行充电而导致对电池使用寿命以及容量的影响,防止当电池损坏时用户仍进行平反充电行为,用户在使用该电池进行驾驶时的体验,以及因电池容量受损导致的电池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车辆电池系统对电池容量识别不准确,从而导致用户在日常的使用中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的出现,能有效防止因此而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能提升电动汽车的寿命,提升用户的购买意愿;
[0020]步骤S13:对未获得电池识别码的车辆电池分配具有唯一性的电池识别码,并将该电池识别码上传至云服务器中储存;
[0021]详细地,电池识别码是根据当前电池的充电电芯、电池内部的基础信息以及用户信息,而生成的一组或者多组具有唯一性的电池识别码,且并不会随着电池的损耗而改变,还可以防止他人冒充车主进行充电行为发生的具有防伪性的代码;需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在该识别码更加不易被破解,车辆并不会储存相应的识别码,而是将识别码通过第一次与充电桩进行连接时,由充电桩生成并保存加密保存在云端,以便当再次使用时,可以快速进行识别以及进行接下来操作的,其中对加密和解密的阶段,均在云端的服务器进行;
[002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识别并产生具有唯一性的电池识别代码,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电池充电档案,以进行历史记的储存和及时地分辨,从而能快速对处于异常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识别,以防止充电桩为异常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充电而导致的意外的发生,从而减少因此对车辆以及用户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保障车辆的安全以及用户的人身安全;利用该识别还可以防止其他车辆仿冒该车辆进行充电,使得可以让用户保障了账户
中预存的资金更加安全以及减少进行充再付款时商家的损失,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没有手机或手机网络受到影响的状态下也可以下进行充电操作,以解决当前用户的再紧急条件下的用电需求,且当用户有超过逃单操作阈值的历史充电记录的时候,也会进行相应的记录,以及时进行断电处理,以减少充电桩商家的损失,以减少用户逃单的可能性;通过云端进行加密储存而不是在连接阶段充电桩内进行加密储存,能有效防止在该过程中进行识别代码的窃取,当窃取进行加密的电池识别代码并尝试用该识别对设备进行修改的时候从而为其他车辆进行充电时,充电桩会拒绝相应的请求以及将此次非法充电请求推送到相应的用户终端进行提醒,从而保障用户账户内预存的资金安全以及防止应他人非法操作导致的用户在紧急状况下无法进行充电的情况的发生,同时减少此类操作给充电商家以及用户之间带来的不必要的纠纷的发生;需理解的是,充电桩进行电池识别代码后,将改电池识别代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系统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充电桩通过车身的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获得电池身份识别信号、当前车辆电池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当前环境温度信息,其中电池身份识别信号包括电池内阻数据;步骤S2:根据当前车辆电池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当前环境温度信息进行阈值判断,并结合电池身份识别信号中的电池内阻数据,生成初始化安全充电数据,以执行初级动态变流恒压恒温充电作业;步骤S3:电池安全实时系统根据车身的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对初级动态变流恒压恒温充电作业中的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以获得电池充电实时变化数据;步骤S4:通过充电安全保障模型对电池充电实时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电池充电异常状态信息数据;步骤S5:通过电池充电异常状态信息数据对处于充电状态的车辆电池进行电池充电安全特征分析,获得电池充电安全特征异常结果;步骤S6:根据电池充电安全特征异常结果对车辆电池进行电池充电异常修复,并收集紧急异常断电处理数据;步骤S7:利用紧急异常断电处理数据进行阈值分析,从而通过电路控制装置对超过紧急异常断电处理数据阈值的车辆电池进行断电处理;步骤S8:充电桩通过车身的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获取断电处理的车辆电池的异常充电电池数据,并根据异常充电电池数据更新电池身份识别信号,并标记为异常充电电池身份识别信号以及异常充电状态电池;步骤S9:将异常充电电池身份识别信号通过本地服务器共享至云端服务器以建立长期的预警信息,同时推送到车辆电池对应的车辆用户进行安全预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步骤S11:充电桩通过车身的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通过云端服务器检测获取当前的车辆电池对应的电池识别码状态,以判断当前车辆电池的电池识别码的状态;步骤S12:检测获得电池识别码对应的车辆电池的异常充电电池身份识别信号以及历史使用记录,分析得到当前的车辆电池仍处以异常充电状态时,则拒绝充电请求;步骤S13:对未获得电池识别码的车辆电池分配具有唯一性的电池识别码,并将该电池识别码上传至云服务器中储存;步骤S14:已获得或检测到电池识别码的车辆电池,通过充电插座内部的通信线路或功率线路,获取当前的车辆电池剩余的电量以及车辆电池中不同单体的内阻与初始SOC,生成电池身份识别信号;步骤S15:通过温度感知系统对车辆电池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利用温度采集器汇集车辆电池的实时温度数据以及环境温度数据,以获得当前车辆电池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当前环境温度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步骤S21:对当前环境温度信息进行环境阈值判断,得到环境温度阈值;步骤S22:根据环境温度阈值分析得到当前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电池环境温度内阻变
化值;步骤S23:对当前车辆电池的实时温度信息进行电池温度阈值判断,得到电池温度阈值;步骤S24:据电池温度阈值分析得到电池内阻随车辆电池变化的电池温度内阻变化值;步骤S25:根据电池环境温度内阻变化值以及电池温度内阻变化值,结合池身份识别信号中的电池内阻数据,计算得到当前的车辆电池的电池内阻值以及电池容量值,以对电池身份识别信号进行更新并获得初始化安全充电数据;步骤S26:利用充电安全系统使车辆电池执行初始化安全充电数据的动作,从而进行初级动态变流恒压恒温充电作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电池容量值是根据通过剩余电量进行计算得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向车辆电池传送预设时间段的恒压电信号,并针对车辆电池中的单体生成单体电压曲线;对单体电压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率先达到充电速率的最佳单体电压曲线,并以此为基准对车辆电池内其余的单体电压曲线进行变化更新,从而通过电池单体最大容量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单体对应的充电最大容量,电池单体最大容量公式如下:其中,C
S
表示当前每个单体的最大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刚强罗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邹刚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