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和集装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58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和集装箱装置,其中,集装箱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箱体,箱体包括与箱体外空气连通的底架,箱体还包括支撑件和连接立柱,连接立柱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支撑连接在箱体的顶侧梁和底侧梁之间,多根连接立柱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支撑件连接至顶侧梁和底侧梁并倾斜于顶侧梁设置。集装箱还包括固定板和散热组件,固定板的四周分别连接至顶侧梁、底侧梁以及相邻的两根连接立柱,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数据处理设备线缆连接的线缆连接座。散热组件包括翻转装置,翻转装置位于支撑件的外侧且与固定板并排设置,翻转装置在打开集装箱的打开位置和关闭集装箱的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顶侧梁和/或底侧梁可枢转。可枢转。可枢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和集装箱装置


[0001]本申请总地涉及集装箱结构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和集装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处理中心建造周期长,建设速度慢的特点越来越突出,且数据中心不易搬迁,无法灵活适应当下的需要。为了解决此矛盾,市场上逐渐出现集装箱式的新型移动数据处理中心,一般以移动板房或者车辆为箱体,此类集装箱集供电,照明,散热等系统为一体,有运输方便,建造周期短,可快速、批量生产等优势。
[0003]为了便于管理,数据处理设备一般安装在集装箱内的机柜上,用于集中处理数据信息。由于数据处理设备工作时会发热,因此,要对机柜上数据处理设备以及使用空间环境进行散热。相关技术中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的散热效果均较差。散热性能上的限制会影响集装箱式移动数据处理中心可承载的数据处理设备数量。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和集装箱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用于装载数据处理设备,所述集装箱包括:
[0007]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箱体包括:
[0008]底架,所述底架与所述箱体外空气连通,所述底架包括沿所述集装箱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架两侧的底侧梁,所述底侧梁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0009]顶侧梁,所述顶侧梁对应布置在所述底侧梁的上方且平行于所述底侧梁;
[0010]连接立柱,所述连接立柱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支撑连接在所述顶侧梁和所述底侧梁之间,多根连接立柱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和
[0011]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倾斜于所述顶侧梁布置,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顶侧梁和所述底侧梁;
[0012]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顶侧梁与所述底侧梁,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至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接立柱,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线缆连接座,所述线缆连接座用于通过线缆连接至所述集装箱内的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以及
[0013]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外侧且与所述固定板并排设置;
[0014]所述翻转装置连接至所述顶侧梁,且所述翻转装置构造为能够在打开所述集装箱
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集装箱的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顶侧梁枢转;和/或
[0015]所述翻转装置连接至所述底侧梁,且所述翻转装置构造为能够在打开所述集装箱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集装箱的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底侧梁枢转。
[0016]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至所述底架,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箱体外,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箱体内。
[0017]可选地,所述风机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机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
[0018]可选地,所述底架的下方铺设有防尘网。
[0019]可选地,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0020]上翻板,所述上翻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顶侧梁;以及
[0021]下翻板,所述下翻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底侧梁;
[0022]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共同关闭所述集装箱,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中的至少一个枢转至所述集装箱的外侧。
[0023]可选地,所述支撑件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立柱交替分布。
[0024]可选地,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的所述支撑件的倾斜方向相反。
[0025]可选地,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不超出于所述集装箱的外轮廓;并且/或者
[0026]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分别向所述箱体外枢转,所述上翻板的枢转角度大于45
°
且小于90
°
,所述下翻板的枢转角度大于45
°

[0027]可选地,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之间还设置有锁紧件。
[0028]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翻转装置的挡风装置,所述挡风装置包括:
[0029]侧挡风板,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枢转至所述集装箱的外侧时,所述侧挡风板设置在所述下翻板的左右两侧,并向所述上翻板的方向延伸;以及
[0030]外挡风板,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分别枢转至所述集装箱的外侧时,所述外挡风板设置在所述下翻板的外侧,并向所述上翻板的方向延伸。
[0031]可选地,所述支撑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板面水平布置,所述支撑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至所述顶侧梁和所述底侧梁。
[0032]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装置,所述集装箱装置包括:
[003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集装箱;以及
[0034]支撑设置在所述底架下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和所述底架之间的间距为预设高度。
[0035]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形成有与所述容纳腔空气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二防尘网连接至所述框架。
[0036]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和集装箱装置,其中,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的底架与箱体外空气流通,底架包括底侧梁,箱体还包括顶侧梁、支撑件和连接立柱,顶侧梁对应布置在底侧梁的上方且平行于底侧梁。连接立柱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
支撑连接在顶侧梁和底侧梁之间,多根连接立柱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支撑件倾斜于顶侧梁布置,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顶侧梁和底侧梁。通过支撑件和连接立柱保证集装箱的箱体的结构强度。
[0037]集装箱还包括固定板和散热组件,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至顶侧梁与底侧梁,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至相邻的两根连接立柱,固定板上设置有线缆连接座,线缆连接座用于通过线缆连接至集装箱内的数据处理设备。固定板一方面构成集装箱的支撑侧壁,另外一方面集成有线缆连接座,方便用户从集装箱外侧操作接线。
[0038]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集装箱长度方向的侧边的翻转装置,通过翻转装置能够打开集装箱。这样能够以从底架下进风、从集装箱的侧边排风的方式对集装箱内的数据处理设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39]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在附图中,
[0040]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集装箱,用于装载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箱体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与所述箱体外空气连通,所述底架包括沿所述集装箱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架两侧的底侧梁,所述底侧梁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顶侧梁,所述顶侧梁对应布置在所述底侧梁的上方且平行于所述底侧梁;连接立柱,所述连接立柱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支撑连接在所述顶侧梁和所述底侧梁之间,多根连接立柱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倾斜于所述顶侧梁布置,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顶侧梁和所述底侧梁;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顶侧梁与所述底侧梁,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至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接立柱,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线缆连接座,所述线缆连接座用于通过线缆连接至所述集装箱内的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以及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外侧且与所述固定板并排设置;所述翻转装置连接至所述顶侧梁,且所述翻转装置构造为能够在打开所述集装箱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集装箱的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顶侧梁枢转;和/或所述翻转装置连接至所述底侧梁,且所述翻转装置构造为能够在打开所述集装箱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集装箱的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底侧梁枢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至所述底架,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箱体外,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箱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机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下方铺设有第一防尘网。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上翻板,所述上翻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顶侧梁;以及下翻板,所述下翻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底侧梁;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共同关闭所述集装箱,在所述打开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哲苏适达付瑞荣林水民李鸿及万伟杨思华张旭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