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新增柱的平面定位;在需保留的剪力墙内侧搭设卸载支撑架;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在破除剪力墙的底板和墙柱上新增柱植筋,包括柱主筋和柱箍筋;新增柱植筋后,在钢筋外设置柱模板并加固;向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得到新增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施工方法,有效保障了工程整体改造质量,且能够使施工过程处于安全、稳定、快速的可控状态,促进工程顺利竣工交付。促进工程顺利竣工交付。促进工程顺利竣工交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当某超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已施工完成,停建数年后重新启动,因上部建筑使用功能改变,导致地下室结构整体外扩变更,地下室周围大部分框架柱位置向外偏移或增大截面,且位置正处在现有地下室外剪力墙处,如采用传统的改造方法须将地下室外围墙柱、顶板结构破除后重新建设,如此将造成极大材料浪费,改造工期较长。
[0003]因此,亟需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述地下室外扩,框架柱外移或增大须将原有结构破除,影响工期,且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在保证原有结构少破除的前提下,实现了在原有剪力墙处新增框架柱或增大柱截面的施工,既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又节约了成本。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包括:获取新增柱的平面定位;在需保留的剪力墙内侧搭设卸载支撑架;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在破除剪力墙的底板和墙柱上新增柱植筋,包括柱主筋和柱箍筋;新增柱植筋后,在钢筋外设置柱模板并加固;向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得到新增柱。
[0006]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新增柱的平面定位,包括利用CAD对新增柱位置进行平面定位,并利用BIM对新增柱和需破除的剪力墙进行三维模拟。
[0007]进一步地,所述在需保留的剪力墙内侧搭设卸载支撑架,包括在将卸载支撑架的上下两端与结构梁板顶紧,卸载支撑架的左右两端与竖向的剪力墙或原墙柱顶紧。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包括根据CAD的平面图和BIM的三维模拟图,在需破除的剪力墙上弹墨线标注,再采用水钻结合绳锯的方法破除剪力墙。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还包括在原墙柱和需破除的剪力墙的接茬处,剩余的剪力墙留成马牙槎形状,以确保后期剪力墙与新增柱咬合稳固。
[0010]进一步地,所述在破除剪力墙的底板和墙柱上新增柱植筋,包括在底板结构面进
行植筋定位,根据植筋规范要求钻孔并新增柱主筋。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在破除剪力墙的底板和墙柱上新增柱植筋,还包括在新增柱主筋后,根据柱主筋的U形箍和异形箍确定植筋点位置,然后进行钻孔并新增柱箍筋。
[0012]进一步地,所述在钢筋外设置柱模板并加固,包括利用对拉螺栓加固柱模板,对拉螺栓的一端植筋到剩余的剪力墙或原墙柱中进行拉结。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向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得到新增柱包括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以使混凝土依靠自重流平并充满柱模板并包裹钢筋。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向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得到新增柱还包括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柱模板,对无法拆除的对拉螺栓切除磨平。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该施工方法,有效保障了工程整体改造质量,且能够使施工过程处于安全、稳定、快速的可控状态,促进工程顺利竣工交付。
[0016]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保证了工程质量,优化工程工期,节约工程成本,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钻与绳锯相结合破除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柱模板加固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框架柱穿剪力墙处破除BIM模型图。
[0020]其中,1、绳锯孔;2、切割线;3、钢丝绳吊运孔;4、柱箍钢管;5、对拉螺栓;6、柱模板;7、木方;8、压脚板;9、对拉螺栓植筋点;10、对拉螺栓与箍筋焊接点;11、需破除的剪力墙;12、马牙槎。
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参照图1
‑
2,本实施例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包括:获取新增柱的平面定位;在需保留的剪力墙内侧搭设卸载支撑架;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在破除剪力墙的底板和墙柱上新增柱植筋,包括柱主筋和柱箍筋;新增柱植筋后,在钢筋外设置柱模板并加固;向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得到新增柱。
[0024]所述获取新增柱的平面定位,包括利用CAD对新增柱位置进行平面定位,并利用BIM对新增柱和需破除的剪力墙进行三维模拟。所述在需保留的剪力墙内侧搭设卸载支撑架,包括在将卸载支撑架的上下两端与结构梁板顶紧,卸载支撑架的左右两端与竖向的剪力墙或原墙柱顶紧。
[0025]所述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包括根据CAD的平面图和BIM的三维模拟图,在需破除的剪力墙上弹墨线标注,再采用水钻结合绳锯的方法破除剪力墙。所
述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还包括在原墙柱和需破除的剪力墙的接茬处,剩余的剪力墙留成马牙槎形状,以确保后期剪力墙与新增柱咬合稳固。所述在破除剪力墙的底板和墙柱上新增柱植筋,包括在底板结构面进行植筋定位,根据植筋规范要求钻孔并新增柱主筋。所述在破除剪力墙的底板和墙柱上新增柱植筋,还包括在新增柱主筋后,根据柱主筋的U形箍和异形箍确定植筋点位置,然后进行钻孔并新增柱箍筋。所述在钢筋外设置柱模板并加固,包括利用对拉螺栓加固柱模板,对拉螺栓的一端植筋到剩余的剪力墙或原墙柱中进行拉结。所述向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得到新增柱包括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以使混凝土依靠自重流平并充满柱模板并包裹钢筋。所述向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得到新增柱还包括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柱模板,对无法拆除的对拉螺栓切除磨平。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AutoCAD、BIM技术定位新增柱采用AutoCAD对新增柱位置进行平面定位,并采用BIM对新增柱和需破除的剪力墙进行模拟。
[0028](2)搭设卸载支撑架剪力墙破除前,为了防止顶梁板和保留的剪力墙结构开裂,在保留的剪力墙内侧搭设卸载支撑架,上下与结构梁板顶紧,两端与竖向剪力墙或柱顶紧,支撑架平面位置见。架体采用Ф48
×
3.2mm钢管,立杆纵、横间距1.2m,水平杆步距1.5m,扫地杆距地0.2m。
[0029](3)水钻结合绳锯破除剪力墙(柱两侧剪力墙留马牙槎)如图3所示,根据需破除的剪力墙AutoCAD平面图、BIM模型图,现场弹墨线标注,再采用水钻或水钻与绳锯相结合破除剪力墙结构。柱与旧剪力墙接茬处,旧剪力墙留成马牙槎形状,以确保后期剪力墙与新增柱咬合稳固。
[0030]如图1所示,在需破除的剪力墙上,绘制出切割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新增柱的平面定位;在需保留的剪力墙内侧搭设卸载支撑架;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在破除剪力墙的底板和墙柱上新增柱植筋,包括柱主筋和柱箍筋;新增柱植筋后,在钢筋外设置柱模板并加固;向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得到新增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新增柱的平面定位,包括利用CAD对新增柱位置进行平面定位,并利用BIM对新增柱和需破除的剪力墙进行三维模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需保留的剪力墙内侧搭设卸载支撑架,包括在将卸载支撑架的上下两端与结构梁板顶紧,卸载支撑架的左右两端与竖向的剪力墙或原墙柱顶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包括根据CAD的平面图和BIM的三维模拟图,在需破除的剪力墙上弹墨线标注,再采用水钻结合绳锯的方法破除剪力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框架柱外穿剪力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水钻结合绳锯破除需破除的剪力墙结构,还包括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达,高贯伟,谭科,韩志强,卢武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