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硅胶盘,所述硅胶盘顶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凸起端,所述硅胶盘内腔的前后两侧均横向开设有穿插孔,所述硅胶盘和凸起端上均设置有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固定结构,由限位弹簧和限位圈的配合,对引导管提供弹性限位补偿,有效减缓引流管在患者活动影响下的晃动幅度,减缓患者伤口的痛疼感,由横带、块状魔术贴和弹力圈的配合,对患者胸部和背部伤口上的导流管进行粘接固定,再由凸耳、半圆状魔术贴、弹力带和粘接端的配合,对患者肢体处伤口上的导流管进行粘接固定,满足不同部位伤口引流管的有效固定需求,防止引流管在患者活动影响下出现大幅度晃动、松动和脱落。松动和脱落。松动和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引流管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病人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护理。
[0003]在医生对患者伤口进行引流治疗时,需要用到引流管,而引流管插入患者伤口内后,一般采用胶布粘接方式对引流管进行粘接固定,在患者的活动影响下,易出现晃动、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不能对引流管采用限位束缚的方式进行有效固定,加剧患者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对引流管采用限位束缚的方式进行有效固定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硅胶盘,所述硅胶盘顶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凸起端,所述凸起端的中心处开设有穿引孔,所述硅胶盘内腔的前后两侧均横向开设有穿插孔,所述硅胶盘和凸起端上均设置有固定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固定在穿引孔内壁的四周,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穿插孔的内腔穿插有横带且横带的两侧均缝制有块状魔术贴,所述块状魔术贴的另一侧粘接有弹力圈,所述硅胶盘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凸耳且凸耳的顶部粘接有半圆状魔术贴,所述半圆状魔术贴的另一侧缝制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另一侧缝制有粘接端。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沿穿引孔的纵轴线呈三角等距状分布,所述限位弹簧沿穿引孔的水平面朝上倾斜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弹力带的内腔缝制有透气丝网,且透气丝网的经线和纬线均由弹性纤维编织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圈内壁的四周均一体成型有防滑凸点,所述限位圈和防滑凸点均采用硅胶材料。
[0011]优选的,所述凸起端内腔的底部嵌设有药垫,所述药垫的中心处预留有与穿引孔配合使用的辅助孔。
[0012]优选的,所述硅胶盘的四周均开设有弧形散热槽,所述凸起端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孔。
[0013]本技术中,所述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结构,由
限位弹簧和限位圈的配合,对引导管提供弹性限位补偿,有效减缓引流管在患者活动影响下的晃动幅度,减缓患者伤口的痛疼感,由横带、块状魔术贴和弹力圈的配合,对患者胸部和背部伤口上的导流管进行粘接固定,再由凸耳、半圆状魔术贴、弹力带和粘接端的配合,对患者肢体处伤口上的导流管进行粘接固定,满足不同部位伤口引流管的有效固定需求,防止引流管在患者活动影响下出现大幅度晃动、松动和脱落。
[0014]通过限位弹簧沿穿引孔的纵轴线呈三角等距状分布且沿穿引孔的水平面朝上倾斜设置,对限位圈进行有效弹性承托,满足引流管不同方位的晃动抵消需求,通过经线和纬线均由弹性纤维编织而成的透气丝网,增大弹力带的透气面积,避免患者皮肤汗液积留在弹力带周边。
[0015]通过采用硅胶材料的防滑凸点,对穿过限位圈的引流管四周均匀防滑处理,减小引流管在限位圈内的松动程度,通过药垫,对患者伤口插设引流管周边位置进行消炎止血处理,避免出现伤口感染,通过辅助孔,利于引流管在患者伤口位置的插设作业,通过弧形散热槽和散热孔,对硅胶盘和凸起端内部聚集的热量和汗液进行有效散热挥发处理,防止患者伤口发炎感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仰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硅胶盘和凸起端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0020]图中:1、硅胶盘;2、凸起端;3、穿插孔;4、固定结构;41、限位弹簧;42、限位圈;43、横带;44、块状魔术贴;45、弹力圈;46、凸耳;47、半圆状魔术贴;48、弹力带;49、粘接端;5、防滑凸点;6、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照图1
‑
4,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硅胶盘1,硅胶盘1顶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凸起端2,凸起端2的中心处开设有穿引孔,硅胶盘1内腔的前后两侧均横向开设有穿插孔3,硅胶盘1和凸起端2上均设置有固定结构4,通过设置固定结构4,由限位弹簧41和限位圈42的配合,对引导管提供弹性限位补偿,有效减缓引流管在患者活动影响下的晃动幅度,减缓患者伤口的痛疼感,由横带43、块状魔术贴44和弹力圈45的配合,对患者胸部和背部伤口上的导流管进行粘接固定,再由凸耳46、半圆状魔术贴47、弹力带48和粘接端49的配合,对患者肢体处伤口上的导流管进行粘接固定,满足不同部位伤口引流管的有效固定需求,防止引流管在患者活动影响下出现大幅度晃动、松动和脱落。
[0024]实施例二
[002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硅胶盘1,
硅胶盘1的四周均开设有弧形散热槽,硅胶盘1顶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凸起端2,凸起端2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孔,对硅胶盘1和凸起端2内部聚集的热量和汗液进行有效散热挥发处理,防止患者伤口发炎感染,凸起端2的中心处开设有穿引孔,凸起端2内腔的底部嵌设有药垫6,对患者伤口插设引流管周边位置进行消炎止血处理,避免出现伤口感染,药垫6的中心处预留有与穿引孔配合使用的辅助孔,利于引流管在患者伤口位置的插设作业,硅胶盘1内腔的前后两侧均横向开设有穿插孔3,硅胶盘1和凸起端2上均设置有固定结构4,固定结构4包括限位弹簧41,限位弹簧41固定在穿引孔内壁的四周,限位弹簧41沿穿引孔的纵轴线呈三角等距状分布,限位弹簧41沿穿引孔的水平面朝上倾斜设置,对限位圈42进行有效弹性承托,满足引流管不同方位的晃动抵消需求,限位弹簧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圈42,限位圈42内壁的四周均一体成型有防滑凸点5,限位圈42和防滑凸点5均采用硅胶材料,对穿过限位圈42的引流管四周均匀防滑处理,减小引流管在限位圈42内的松动程度,穿插孔3的内腔穿插有横带43且横带43的两侧均缝制有块状魔术贴44,块状魔术贴44的另一侧粘接有弹力圈45,硅胶盘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凸耳46且凸耳46的顶部粘接有半圆状魔术贴47,半圆状魔术贴47的另一侧缝制有弹力带48,弹力带48的内腔缝制有透气丝网,且透气丝网的经线和纬线均由弹性纤维编织而成,增大弹力带48的透气面积,避免患者皮肤汗液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硅胶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盘(1)顶部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凸起端(2),所述凸起端(2)的中心处开设有穿引孔,所述硅胶盘(1)内腔的前后两侧均横向开设有穿插孔(3),所述硅胶盘(1)和凸起端(2)上均设置有固定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病人活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限位弹簧(41),所述限位弹簧(41)固定在穿引孔内壁的四周,所述限位弹簧(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圈(42),所述穿插孔(3)的内腔穿插有横带(43)且横带(43)的两侧均缝制有块状魔术贴(44),所述块状魔术贴(44)的另一侧粘接有弹力圈(45),所述硅胶盘(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凸耳(46)且凸耳(46)的顶部粘接有半圆状魔术贴(47),所述半圆状魔术贴(47)的另一侧缝制有弹力带(48),所述弹力带(48)的另一侧缝制有粘接端(49)。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亚姗,崔王波,刘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