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25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釜体,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所述釜体上接触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釜体固定连接,所述釜体与连接块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方杆与转动杆的插接,使得电机驱动转动杆的转动可实现方杆带动连接杆、连接套及刮片的转动,通过刮片上设置的刷毛的作用,即可对釜体内部进行清洗,清洗时,只需将盖板盖在釜体上端即可进行,使得釜体内部的清洗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使得釜体内部的清洗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使得釜体内部的清洗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


[0001]本技术涉及配料釜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

技术介绍

[0002]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在涂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配料釜进行物料的混合。公告号为CN20346986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配料釜,包括配料釜釜体、搅拌器、电机、称量器、引风机以及支撑釜体的支架,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通过支架与电机相连,所述的釜体的下方设有称量器以及出料口,所述釜体的上方设有引风机以及进料口、进料口,所述釜体内壁设有防腐层;该专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时引风机能及时将粉尘及刺鼻的气味引出,使工作环境有所改进,克服了老式配料釜的各种缺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室内环境质量。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配料釜在使用后,其内壁会附着物料,此时就需要进行清理,而人工清理的方式不够方便,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解决了配料釜内部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釜体,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所述釜体上接触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釜体固定连接,所述釜体与连接块滑动连接,所述釜体内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上设置有连接机构。
[0005]优选的,所述釜体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通过设计密封圈,可将电机输出端与釜体的连接处密封。
[0006]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把手、转动块、方杆、方槽、连接杆、连接套、第一弹簧、刮片,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盖板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方杆,所述方杆与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方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接触有刮片,所述刮片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连接杆接触。通过设计清理机构,可方便的对釜体内部清理。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方杆。通过设计方槽,使得方杆可与方槽发生相对滑动,且转动杆可带动方杆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座、限位杆、连接条、滑杆、第二弹簧、滑块,所述刮片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连接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
位杆,所述限位杆与连接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连接套接触,所述连接条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滑杆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接套滑动连接。通过设计连接机构,可方便的对刮片拆卸。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通过设计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可作用于滑块。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计方杆与转动杆的插接,使得电机驱动转动杆的转动可实现方杆带动连接杆、连接套及刮片的转动,通过刮片上设置的刷毛的作用,即可对釜体内部进行清洗,清洗时,只需将盖板盖在釜体上端即可进行,使得釜体内部的清洗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0012]2、本技术通过设计固定座与连接套的套接,可对刮片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通过限位杆与连接套的插接,可对刮片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进而可将刮片进行安装使用,且限位杆可方便的与连接套分离,可方便的对刮片拆卸,便于进行刮片的拆卸或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的正视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图。
[0016]图中:1、支架;2、釜体;3、电机;4、密封圈;5、转动杆;6、搅拌杆;7、盖板;8、清理机构;9、连接机构;10、连接块;11、连接座;81、把手;82、转动块;84、方杆;85、方槽;86、连接杆;87、连接套;88、第一弹簧;89、刮片;91、固定座;92、限位杆;93、连接条;94、滑杆;95、第二弹簧;9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图2,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包括支架1,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釜体2,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与支架1通过轴承连接,釜体2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密封圈4与电机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通过设计密封圈4,可将电机3输出端与釜体2的连接处密封,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6,釜体2上接触有盖板7,盖板7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与釜体2固定连接,釜体2与连接块10滑动连接,釜体2内设置有清理机构8,清理机构8上设置有连接机构9。
[0019]请参阅图1、图2、图3,清理机构8包括把手81、转动块82、方杆84、方槽85、连接杆86、连接套87、第一弹簧88、刮片89,盖板7上固定连接有把手81,盖板7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块82,转动块82上固定连接有方杆84,方杆84与转动杆5滑动连接,转动杆5上开设有方槽
85,方槽8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方杆84,通过设计方槽85,使得方杆84可与方槽85发生相对滑动,且转动杆5可带动方杆84转动,方杆8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6,连接杆86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套87,连接套87上接触有刮片89,刮片89上设置有刷毛,刮片89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8,第一弹簧88与连接杆86接触,通过设计清理机构8,可方便的对釜体2内部清理。
[0020]请参阅图1、图2、图3,连接机构9包括固定座91、限位杆92、连接条93、滑杆94、第二弹簧95、滑块96,刮片89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1,固定座91与连接套87滑动连接,固定座9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92,限位杆92与连接套87滑动连接,限位杆9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条93,连接条93与连接套87接触,连接条93上固定连接有滑杆94,滑杆94与固定座91滑动连接,滑杆9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95,第二弹簧95的一端与滑块96固定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釜体(2),所述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与支架(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6),所述釜体(2)上接触有盖板(7),所述盖板(7)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座(11)与釜体(2)固定连接,所述釜体(2)与连接块(10)滑动连接,所述釜体(2)内设置有清理机构(8),所述清理机构(8)上设置有连接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与电机(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涂料配料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8)包括把手(81)、转动块(82)、方杆(84)、方槽(85)、连接杆(86)、连接套(87)、第一弹簧(88)、刮片(89),所述盖板(7)上固定连接有把手(81),所述盖板(7)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块(82),所述转动块(82)上固定连接有方杆(84),所述方杆(84)与转动杆(5)滑动连接,所述方杆(8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6),所述连接杆(8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团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宝龙昌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