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99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包括生物膜组件和支撑架,生物膜组件包括MBR膜和支撑架,用以接种颤蚯蚓的MBR膜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排布的生物膜组件。生物膜组件还包括膜刷部,膜刷部包括刷头、刷杆和驱动部,刷杆的一端与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刷头连接,刷杆可伸缩,驱动部与刷杆连接用以驱动刷杆伸缩,刷头与MBR膜抵接。本方案在MBR膜上设置有膜刷,当MBR膜上颤蚯蚓密度过大时可控制膜刷在MBR膜上移动,通过膜刷刷掉MBR膜上过量的颤蚯蚓。本方案可防止MBR膜上颤蚯蚓密度过大,形成致密的虫群后堵塞MBR膜,影响MBR膜的出水效果。影响MBR膜的出水效果。影响MBR膜的出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MBR膜

生物反应器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中的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但是,在MBR膜产水过程中,活性污泥、无机盐及其他不溶性物质容易在膜丝表面沉积,使膜通量下降、跨膜压力差上升、等膜水力性能下降。为了解决MBR膜污染,可采取在MBR膜接种颤蚯蚓的方式对MBR膜进行净化处理,如现有的一种水蚯蚓

动态膜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包括:位于反应器主体底部的污泥斗;位于污泥斗上方的污泥斗;位于生物反应区底部的布水器和曝气装置;填充于生物反应区内的生物载体;位于生物反应区顶面的动态膜组件;位于动态膜组件上方的出水堰;生物载体和动态膜组件在水蚯蚓

动态膜一体化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分别附着生物膜和自生动态膜,生物膜和自生动态膜上分别附着水蚯蚓。该方案在现有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基础上引进动态膜以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同时引进水蚯蚓摄食污泥,缓解动态膜污染问题,创建“水蚯蚓

生物膜”平衡系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剩余污泥。
[0003]但是,由于缺乏抑制MBR膜上颤蚯蚓生长速度的手段,在MBR膜上的颤蚯蚓经常过量生长,颤蚯蚓密集地覆盖在MBR膜上,形成致密的类似毛毯一样的虫群,严重影响MBR膜的出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动态膜组件上缺少抑制MBR膜上颤蚯蚓生长速度的手段,使得MBR膜上颤蚯蚓密度过大,影响MBR膜出水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本方案在MBR膜装置上设有膜刷,膜刷可将多余的颤蚯蚓从MBR膜上刷掉。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包括生物膜组件和支撑架,生物膜组件包括MBR膜和支撑架,用以接种颤蚯蚓的MBR膜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排布的生物膜组件。生物膜组件还包括膜刷部,膜刷部包括刷头、刷杆和驱动部,刷杆的一端与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刷头连接,刷杆可伸缩,驱动部与刷杆连接用以驱动刷杆伸缩,刷头与MBR膜抵接。
[0006]当MBR膜上颤蚯蚓密度在正常范围时,膜刷部中的刷杆处于收缩状态,刷头位于MBR膜上靠近支撑架的一侧。当MBR膜上颤蚯蚓密度过高导致MBR膜的出水效果变差时,驱动部驱动刷杆伸长,刷杆伸长使刷头在MBR膜上滑动,刷头在MBR膜上滑动使得MBR膜上过量的颤蚯蚓被刷头从MBR膜上刷掉,MBR膜上颤蚯蚓的密度变小,MBR膜的出水效果变好。
[0007]本方案在MBR膜上设置有膜刷,当MBR膜上颤蚯蚓密度过大时可控制膜刷在MBR膜上移动,通过膜刷刷掉MBR膜上过量的颤蚯蚓。本方案防止MBR膜上颤蚯蚓密度过大,形成致密的虫群后堵塞MBR膜,影响MBR膜的出水效果。
[0008]优选的,刷杆为由支撑杆构成的菱形伸缩结构,与支撑架连接的两个支撑杆与支撑架滑动连接。驱动部为丝杠,与驱动部连接的两个支撑杆通过连接件和丝杠连接,两个连接件的内螺纹旋向相反,使得丝杠转动时两支撑杆在丝杠上的运动方向相反。支撑杆通过驱动部与支撑架滑动连接。当两个支撑杆在支撑架上的末端相互靠近时,菱形伸缩结构的刷杆伸长;当两个支撑杆在支撑架上的末端相互远离时,菱形伸缩结构的刷杆收缩。与伸缩气缸相比,当刷杆处于收缩位置时,菱形伸缩结构中的固定杆均堆积在支撑架上靠近MBR膜的一侧,不会凸出在支撑架的外侧,安装时更加方便,与其他伸缩杆结构相比,菱形伸缩结构仅需在伸缩结构一端设置驱动组件,结构更加简单。
[0009]优选的,支撑杆的长度与MBR膜的宽度相同。支撑杆越长,刷杆伸长后的长度越长,但是当支撑杆的长度长于MBR膜的宽度时,设计支撑架时需使支撑架的宽度与支撑杆的长度相同,才便于刷杆完全收缩。此时会使支撑架的空间造成浪费,因此支撑杆的最大长度为MBR膜的宽度,此时在不浪费支撑架内部空间的同时,支撑杆可以用最少的数量伸出最长的长度。
[0010]优选的,刷头为薄板且薄板上的棱线经过倒角处理,刷头远离刷杆的一端向驱动部倾斜使得刷头与MBR膜夹角为锐角,该夹角的角度为30
°‑
60
°
。刷头为薄板,最大限度减小刷头的重量。薄板上的棱线经过倒角处理,防止薄板上的棱线过于尖锐划破MBR膜。刷头远离刷杆的一端向驱动部倾斜使得刷头在MBR膜上刷动的面积更大,经实验测得,刷头与MBR膜夹角的角度为30
°‑
60
°
时,更便于薄板刷头将MBR膜上的颤蚯蚓刷掉。
[0011]优选的,膜刷部有两个,两个膜刷部分别位于MBR膜的上下两端。颤蚯蚓主要富集在膜刷部的上下两端,将膜刷部设置成两个,两个膜刷部分别位于MBR膜的上下两端,可以快速的清除MBR膜上多余的颤蚯蚓,且可以缩短刷杆的长度,使得驱动部驱动刷杆伸缩时需要的动力更小。
[0012]优选的,支撑架上设有辅助管,辅助管上设有喷淋嘴和曝气孔,还包括喷淋装置和曝气装置,喷淋装置与喷淋嘴连接用以向MBR膜上喷洒化学药剂,曝气装置与曝气孔连接用以对MBR膜进行曝气。支撑架上设有两个辅助管,两个辅助管分别位于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且辅助管上的喷淋嘴和曝气孔均朝向MBR膜。对MBR膜进行化学药剂喷淋可以快速杀死MBR膜上的颤蚯蚓而不会损伤MBR膜,对MBR膜进行曝气可以打散MBR膜上聚集的颤蚯蚓虫团和块状的污泥。MBR膜上的颤蚯蚓主要集中在MBR膜的上下两端,因此在支撑架的上下两端均安装辅助管用以对MBR膜的上下两端进行同时曝气和喷淋化学药剂,可以更快速的对MBR膜上颤蚯蚓密度过大的区域进行颤蚯蚓的清除。
[0013]优选的,还包括用以监测MBR膜上颤蚯蚓数量的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与支撑架上固定连接,红外感应器与驱动部、曝气装置和喷淋装置电连接。设置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可以实时监控MBR膜上颤蚯蚓的数量变化,当颤蚯蚓的密度过大时,红外感应器控制膜刷部、曝气装置或喷淋装工作进行MBR膜上的颤蚯蚓的清除。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MBR膜上设置有膜刷,当MBR膜上颤蚯蚓密度过大时可控制膜刷在MBR膜上移动,通过膜刷刷掉MBR膜上过量的颤蚯
蚓。本方案防止MBR膜上颤蚯蚓密度过大,形成致密的虫群后堵塞MBR膜,影响MBR膜的出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的生物膜组件中膜刷部收缩的状态示意图;
[00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包括生物膜组件和支撑架(2),所述生物膜组件包括MBR膜(1),用以接种颤蚯蚓的所述MBR膜(1)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组件还包括膜刷部,所述膜刷部包括刷头(3)、刷杆和驱动部(11),所述刷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刷头(3)连接,所述刷杆可伸缩,所述驱动部(11)与所述刷杆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刷杆伸缩,所述刷头(3)与所述MBR膜(1)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杆为由支撑杆(4)构成的菱形伸缩结构,与所述支撑架(2)连接的两个支撑杆(4)与所述驱动部(11)连接,所述驱动部(11)驱动所述支撑杆(4)在所述支撑架(2)上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长度与所述MBR膜(1)的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3)为薄板,所述刷头(3)上的棱线经过倒角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膜上颤蚯蚓密度的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3)远离所述刷杆的一端向所述驱动部倾斜使得所述刷头(3)与所述MBR膜(1)夹角为锐角,该夹角的角度为30
°‑
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然柯浪文吴学伟何灿标张颖瑜曾敏健林国岳刘碧莹何可人王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