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包括外防护组件,所述外防护组件包括顶部为敞口结构的外壳,以及用于封闭所述外壳顶部的外顶盖,所述外壳及外顶盖内侧固定有多个第一弹性件;内防护组件,包括位于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内壳内侧固定有稳压电源;支撑机构,包括前后平行设置且两端部与所述外壳内壁连接的导向杆,当设备由上而下摔落时,稳压电源会通过内壳将其冲击惯性快速传递至支撑杆,此时滑块则被动向两侧滑动,并受到第二弹性件的强力反推及缓冲,同时第三弹性件可对两端的滑块形成弹性牵引,因此在导向杆、支撑杆和弹簧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有效增大稳压电源的缓冲行程和弹性支撑韧性,大幅提高其防碰撞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稳压电源防护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直流稳压电源是维持电路中形成稳恒电压电流的装置;当电网电压或负载出现瞬间波动时,稳压电源会以10
‑
30ms的响应速度对电压幅值进行补偿,使其稳定在
±
2%以内。
[0003]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很多大学实训室内为确保学生用电安全,均使用直流电源作为实验电源;但是大多数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一般都是裸露在外并缺乏能够防碰撞的措施,尤其在搬运和体提拿过程中容易因重量较大而导致脱手,一旦滑脱,通常情况下可导致稳压电源底部(一般接近水平角)直接与地面接触,并与地面之间形成较大的碰撞,从而造成直流电源的损坏,进而增加维修成本及更换成本;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直流稳压电源在防碰撞防护方面欠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外防护组件,包括顶部为敞口结构的外壳,以及用于封闭所述外壳顶部的外顶盖,所述外壳及外顶盖内侧固定有多个第一弹性件;
[0006]内防护组件,包括位于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内壳内侧固定有稳压电源;
[0007]支撑机构,包括前后平行设置且两端部与所述外壳内壁连接的导向杆、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左右对称设置的滑块、一端部与所述滑块顶端万向旋转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内壳的底部万向旋转连接的支撑杆、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位于滑块与外壳内壁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所述导向杆上且位于两个滑块之间的第三弹性件。
[0008]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分别为直径相等、并呈水平布置的弹簧。
[0009]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所述滑块和内壳与支撑杆的端部连接处设置为万向轴节。
[0010]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外壳内侧底部还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轨。
[0011]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圆盘状的橡胶气囊,同时该橡胶气囊自由端抵贴于所述内壳外壁,其中,所述外壳内侧、除底部外的每一个面至少设置有两个橡胶气囊,所述外顶盖的底部同样不少于两个橡胶气囊。
[0012]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内壳顶部螺纹固定有内顶盖,所述内壳四角处以及内顶盖底部固定有与稳压电源外侧相抵贴的缓冲垫。
[0013]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外壳和内壳的壳体两侧及后部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一
和散热孔二。
[0014]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外壳和内壳的正面分别开设有对应的操作口一和操作口二,并且该操作口一和操作口二同时对应于稳压电源的操作显示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当设备由上而下摔落时,稳压电源会通过内壳将其冲击惯性快速传递至支撑杆,此时滑块则被动向两侧滑动,并受到第二弹性件的强力反推及缓冲,同时第三弹性件可对两端的滑块形成弹性牵引,因此在导向杆、支撑杆和弹簧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有效增大稳压电源的缓冲行程和弹性支撑韧性,大幅提高其防碰撞性能;
[0016]并且,在橡胶气囊的弹性支撑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稳压电源的侧向缓冲性能,同时,位于顶部的橡胶气囊还可配合支撑机构、并减少稳压电源的垂直反弹行程和晃动幅度,起到进一步防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外壳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外壳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内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整体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0、外防护组件;110、外壳;110a、滑轨;110b、操作口一;110c、散热孔一;120、第一弹性件;130、外顶盖;200、内防护组件;210、内壳;210a、操作口二;210b、散热孔二;220、缓冲垫;230、内顶盖;300、支撑机构;310、滑块;320、支撑杆;330、第二弹性件;340、第三弹性件;350、万向轴节;360、导向杆;H、稳压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包括外防护组件100、内防护组件200、支撑机构300,外防护组件100包括顶部为敞口结构的外壳110,以及用于封闭外壳110顶部的外顶盖130,外壳110及外顶盖130内侧固定有多个第一弹性件120;
[0025]内防护组件200包括位于外壳110内部的内壳210,内壳210内侧固定有稳压电源H;
[0026]支撑机构300包括前后平行设置且两端部与外壳110内壁固定连接的导向杆360、滑动连接在导向杆360上且左右对称设置的滑块310、一端部与滑块310顶端万向旋转连接且另一端与内壳210的底部万向旋转连接的支撑杆320、套设在导向杆360上且位于滑块310与外壳110内壁之间的第二弹性件330、套设在导向杆360上且位于两个滑块310之间的第三弹性件340;
[0027]第二弹性件330和第三弹性件340分别为直径相等、并呈水平布置的弹簧,当设备由上而下摔落时,稳压电源H会通过内壳210将其冲击惯性快速传递至支撑杆320,此时滑块310则被动向两侧滑动,并受到第二弹性件330的强力反推及缓冲,同时第三弹性件340可对两端的滑块310形成弹性牵引,因此在导向杆360、支撑杆320和弹簧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有效增大稳压电源H的缓冲行程和弹性支撑韧性,大幅提高其防碰撞性能;
[0028]滑块310和内壳210与支撑杆320的端部连接处设置为万向轴节350,通过万向轴节350使得支撑杆320能够灵活应对稳压电源H的水平及上下方向运动,外壳110内侧底部还设置有与滑块310相适配的滑轨110a,通过设置滑轨110a能够对滑块310进行限位,使其在滑动时更加稳定;
[0029]进一步的,第一弹性件120为圆盘状的橡胶气囊,同时该橡胶气囊自由端抵贴于内壳210外壁,其中,外壳110内侧、除底部外的每一个面至少设置有两个橡胶气囊,外顶盖130的底部同样不少于两个橡胶气囊,虽然在支撑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防护组件(100),包括顶部为敞口结构的外壳(110),以及用于封闭所述外壳(110)顶部的外顶盖(130),所述外壳(110)及外顶盖(130)内侧固定有多个第一弹性件(120);内防护组件(200),包括位于外壳(110)内部的内壳(210),所述内壳(210)内侧固定有稳压电源(H);支撑机构(300),包括前后平行设置且两端部与所述外壳(110)内壁连接的导向杆(360)、套设在所述导向杆(360)上且左右对称设置的滑块(310)、一端部与所述滑块(310)顶端万向旋转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内壳(210)的底部万向旋转连接的支撑杆(320)、套设在所述导向杆(360)上且位于滑块(310)与外壳(110)内壁之间的第二弹性件(330)、套设在所述导向杆(360)上且位于两个滑块(310)之间的第三弹性件(3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30)和第三弹性件(340)分别为直径相等、并呈水平布置的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壳体防碰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10)和内壳(210)与支撑杆(320)的端部连接处设置为万向轴节(3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鼎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