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50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包括防滑扣本体和防滑扣滑块;防滑扣本体呈框型结构,具有内部放置腔,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有供织带穿过的第一通缝;防滑扣滑块设有供织带穿过的第二通缝,至少部分置于内部放置腔中;织带依次穿过防滑扣本体上表面的第一通缝、防滑扣滑块的第二通缝和防滑扣本体下表面的第一通缝;防滑扣滑块可沿防滑扣本体的厚度方向在放松位置和夹紧位置间往复移动,防滑扣主体上设有弹性体,弹性体始终推动防滑扣滑块由放松位置向夹紧位置移动。该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能够在安全带织带上任意调节固定位置,限制织带回收长度,降低织带磨损,保障人员安全。障人员安全。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辆安全带约束系统能够为乘坐人员提供安全保护。由于安全带织带在不使用时会通过卷收装置收拢,使用佩戴时再次拉出,反复的收拉动作会使得安全带织带的边缘磨损,引起强度降低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能够在安全带织带上任意调节固定位置,限制织带回收长度,降低织带磨损,保障人员安全。
[0004]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包括:防滑扣本体和防滑扣滑块;
[0006]所述防滑扣本体呈框型结构,具有内部放置腔,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有供织带穿过的第一通缝;
[0007]所述防滑扣滑块设有供所述织带穿过的第二通缝,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内部放置腔中;
[0008]所述织带依次穿过所述防滑扣本体上表面的所述第一通缝、所述防滑扣滑块的所述第二通缝和所述防滑扣本体下表面的所述第一通缝;
[0009]所述防滑扣滑块可沿所述防滑扣本体的厚度方向在放松位置和夹紧位置间往复移动,所述防滑扣还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始终推动所述防滑扣滑块由所述放松位置向所述夹紧位置移动。
[0010]在上述方案中,一部分织带位于防滑扣本体的第一通缝和防滑扣滑块的第二通缝中,防滑扣本体通过弹性体向防滑扣滑块始终施加推力,从而减小第一通缝和第二通缝之间的垂直距离,织带的两面在第一通缝和第二通缝的相邻位置受到反方向的推压作用力,使得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固定于织带上,当防滑扣本体和防滑扣滑块受到外力按压时,弹性体被压缩,第一通缝和第二通缝之间的垂直距离增大,织带的两面不再受到第一通缝和第二通缝的推压作用力,可以沿织带的长度方向自由移动,调节相对于织带的位置,当防滑扣本体和防滑扣滑块上的外部按压力消失时,再次固定在织带上。从而能够方便地实现该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在织带上的滑动和固定功能,方便驾乘人员调节其固定位置,限制织带回收长度,降低织带磨损,保证织带强度,保障驾乘人员安全。
[0011]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案,当所述防滑扣滑块处于所述夹紧位置时,所述第一通缝靠近所述防滑扣滑块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通缝靠近所述防滑扣主体的一侧分别紧贴在所述织带的两面。
[0012]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案,所述防滑扣主体远离所述防滑扣滑块的前侧面板形成有第一按压部,所述防滑扣滑块远离所述防滑扣主体的后侧面板形成有第二按压
部;
[0013]当向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施加相向作用力时,所述防滑扣滑块从所述夹紧位置移动至所述放松位置。
[0014]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案,所述第一按压部的在所述后侧面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按压部的外轮廓内;
[0015]或,所述第二按压部的在所述前侧面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外轮廓内。
[0016]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案,所述防滑扣滑块靠近所述织带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还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用于与所述防滑扣本体的框体抵接,以限制所述防滑扣滑块沿所述防滑扣本体的厚度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
[0017]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案,所述防滑扣本体朝向所述织带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的内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防滑扣滑块朝向所述织带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的侧壁对应所述滑槽的位置设置有滑块。
[0018]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案,所述滑槽为多个,且沿所述防滑扣本体的中轴线两侧对称设置。
[0019]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案,所述弹性体包括弹性支臂;
[0020]所述弹性支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扣本体,所述弹性支臂朝所述防滑扣滑块所在位置凸起,以使所述弹性支臂的第二端抵接所述防滑扣滑块;
[0021]或,所述弹性支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扣滑块,所述弹性支臂朝所述防滑扣本体所在位置凸起,以使所述弹性支臂的第二端抵接所述防滑扣本体。
[0022]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案,所述弹性支臂与所述防滑扣本体或所述防滑扣滑块一体成型。
[0023]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案,所述防滑扣滑块朝向所述防滑扣本体的内侧面板靠近所述弹性支臂的第一端的一侧设置有凸脊,所述凸脊用于抵接所述防滑扣本体朝向所述防滑扣滑块的内侧壁以限制所述弹性支臂的形变程度。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该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易于在安全带织带上安装和拆卸,便于更换;能够方便地在安全带织带上固定和滑动,从而调节安全带的拉出和回收长度,适用不同体型的驾乘人员,并且可以限制安全带的回收,避免织带边缘在回收和拉出过程中的磨损,延长安全带使用寿命,保障驾乘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6]图1是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安装于安全带织带时的立体图;
[0027]图2是防滑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防滑扣本体的正视图,图2(b)是防滑扣本体的俯视图,图2(c)是防滑扣本体的侧视图,图2(d)是防滑扣本体的正面立体图,图2(e)是防滑扣本体的反面立体图);
[0028]图3是防滑扣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防滑扣滑块的正视图,图3(b)是防滑扣滑块的俯视图,图3(c)是防滑扣滑块的侧视图,图3(d)是防滑扣滑块的正面立体图,图3(e)是防滑扣滑块的反面立体图);
[0029]图4是防滑扣滑块和防滑扣滑块的装配方向的示意图;
[0030]图5是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机构示意图(图5(a)是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机构的正面立体图,图5(b)是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机构的反面立体图,图5(c)是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机构的正视图,图5(d)是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机构的侧视图);
[0031]图6是防滑扣滑块处于夹紧位置时的俯视图;
[0032]图7是防滑扣滑块处于放松位置时的俯视图;
[0033]图8是图5(c)中A

A位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4]图9是图5(c)中B

B位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5]其中,10、安全带织带,20、安全带锁舌,30、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40、防滑扣本体,41、第一通缝,42、滑槽,45、弹性支臂,48、第一按压部,50、防滑扣滑块,51、第二通缝,52、滑块,53、凸缘,54、凸脊,58、第二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滑扣本体和防滑扣滑块;所述防滑扣本体呈框型结构,具有内部放置腔,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有供织带穿过的第一通缝;所述防滑扣滑块设有供所述织带穿过的第二通缝,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内部放置腔中;所述织带依次穿过所述防滑扣本体上表面的所述第一通缝、所述防滑扣滑块的所述第二通缝和所述防滑扣本体下表面的所述第一通缝;所述防滑扣滑块可沿所述防滑扣本体的厚度方向在放松位置和夹紧位置间往复移动,所述防滑扣还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始终推动所述防滑扣滑块由所述放松位置向所述夹紧位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防滑扣滑块处于所述夹紧位置时,所述第一通缝靠近所述防滑扣滑块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通缝靠近所述防滑扣主体的一侧分别紧贴在所述织带的两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扣主体远离所述防滑扣滑块的前侧面板形成有第一按压部,所述防滑扣滑块远离所述防滑扣主体的后侧面板形成有第二按压部;当向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施加相向作用力时,所述防滑扣滑块从所述夹紧位置移动至所述放松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安全带织带防滑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在所述后侧面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按压部的外轮廓内;或,所述第二按压部的在所述前侧面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外轮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佳骏徐世聪徐志军钱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