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运行范围保护的涡旋压缩机,包括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盘,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凸部;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盘内,且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抵接;第二密封盘,夹设在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之间,且位于所述涡旋压缩机构的凹槽内;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凸部抵接,内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面抵接;第三密封圈,外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外侧壁面抵接;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当所述涡旋压缩机的高压压强超出运行范围时,所述第二密封盘受到向下的载荷,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圈向下脱离所述第一密封盘,形成泄露通道,完成卸载。完成卸载。完成卸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运行范围保护的涡旋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运行范围保护的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涡旋压缩机是应用在空调等系统中的主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压缩为高压高温的制冷剂。根据电机所在的压力区域,涡旋压缩机又可以分为低压侧压缩机和高压侧压缩机。在低压侧压缩机中,存在一种压缩机,其静涡旋组件具有沿着轴向移动的自由度,而此自由度的控制通常由密封机构控制。
[0003]现有设计中,内密封圈安装在上密封盘的凹部,隔离高压区和低压区。当上密封盘位于靠近隔板的位置和远离隔板的位置时,内密封圈会始终和隔板接触不脱离,且同时上密封盘与下密封盘通过铆压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成的整体。当运行超范围时,该类密封机构无法实现设备的卸载,无法对设备的进行运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运行范围保护的涡旋压缩机,在特定的工况下可以实现第一密封盘与第二密封圈的分离,实现压缩机卸载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包括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运行范围保护的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和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涡旋压缩机构、密封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涡旋压缩机构,设置在隔板的下方;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隔板与所述涡旋压缩机构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涡旋压缩机构的下方,并与所述涡旋压缩机构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盘,上端面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凸部;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盘内,且其上端面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抵接;第二密封盘,夹设在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之间,且位于所述涡旋压缩机构的凹槽内;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凸部抵接,内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面抵接;第三密封圈,外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外侧壁面抵接;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使得所述第一密封盘始终与所述隔板抵接;当所述涡旋压缩机的高压压强超出运行范围时,所述第二密封盘受到向下的载荷,使得所述第二密封圈向下脱离所述第一密封盘,以形成泄露通道,完成卸载。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盘包括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下端面高于所述凸部的下端面。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抵靠部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二密封盘的内端面之间形成有一间隙。
[000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抵靠部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二密封盘的内端面抵靠,且所述抵靠部上开设有至少一通孔。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竖直设置。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圆孔。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方孔。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剖面形状与所述抵靠部的剖面形状相同。
[0013]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密封机构在所述涡旋压缩机运行超范围时,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密封盘和第二密封圈的分离,并形成泄露通路,达到卸载目的;同时,当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吸入口堵塞时,可以有效防止所述涡旋压缩机抽真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种具有运行范围保护的涡旋压缩机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显示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6]图3显示为本技术中密封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4显示为本技术中密封机构第一实施例卸载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5显示为本技术中密封机构第二实施例卸载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6显示为本技术中密封机构第三实施例卸载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至图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须知,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22]另外,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文中的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说明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运行范围保护的涡旋压缩机1,可以包括壳体10、涡旋压缩机构20、密封机构30和驱动机构40,所述壳体10可以容纳所述涡旋压缩机构20、密封机构30和驱动机构40。所述密封机构30可以设置在隔板14和所述涡旋压缩机构20之间,所述驱动机构40可以竖向地设置在所述涡旋压缩机构20的下方。
[0024]所述壳体10可以包括上壳体11、主壳体12和下壳体13,所述上壳体11通过隔板14与所述主壳体12的上端连接,所述隔板14可以将所述涡旋压缩机1分隔成高压区和低压区,
且所述隔板14的上方为高压区,所述隔板14的下方为低压区;所述下壳体13与所述主壳体1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壳体12上设置有吸入口121,所述吸入口121用于将所述涡旋压缩机1外部的工作流体吸入所述涡旋压缩机1的低压区;所述上壳体11上设置有排出口111,所述排出口111用于将已被压缩的工作流体排出所述涡旋压缩机1的高压区。
[0025]所述涡旋压缩机构20可以设置在所述隔板14的下方,且位于所述主壳体12的顶部。所述涡旋压缩机构20可以包括有静涡旋组件21和动涡旋组件22,所述静涡旋组件21包括静端板211和设置在所述静端板211一侧的静涡旋叶片212。所述静端板211另一侧上开设有凹槽213,所述凹槽213用于放置密封机构30。所述动涡旋组件22包括动端板221和设置在所述动端板221一侧的动涡旋叶片222,所述动涡旋叶片222与所述静涡旋叶片212彼此啮合地接合,并在所述静涡旋叶片212和动涡旋叶片222之间形成多个流体压缩腔230,多个所述流体压缩腔230的体积在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逐渐减小。所述动端板221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223,所述动涡旋组件22经由所述连接部223和衬套与所述驱动机构40的驱动轴41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运行范围保护的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和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涡旋压缩机构、密封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涡旋压缩机构,设置在隔板的下方;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隔板与所述涡旋压缩机构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涡旋压缩机构的下方,并与所述涡旋压缩机构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盘,上端面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凸部;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盘内,且其上端面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抵接;第二密封盘,夹设在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之间,且位于所述涡旋压缩机构的凹槽内;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凸部抵接,内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面抵接;第三密封圈,外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外侧壁面抵接;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使得所述第一密封盘始终与所述隔板抵接;当所述涡旋压缩机的高压压强超出运行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贵,顾毓敏,吕贤亮,符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赛科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