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15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该装置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寻针部件和第二寻针部件,所述第一寻针部件包括外部移动装载件,所述外部移动装载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底端面四周设有多个第一金属探测器,所述第二寻针部件包括手持寻针装置,所述手持寻针装置包括环形框,所述环形框的底端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多个第二金属探测器,所述环形框的上端面设有转动连接的提拿握把;所述矩形框的中心穿设有用于活动连接矩形框的矩形插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寻针装置既可以在手术室地面寻针,也可以在手术台面寻针,通过设置绝缘衬垫避免手术室中除手术针之外的金属对金属探测器的检测造成干扰,提高寻针效率,减少出错率。减少出错率。减少出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属于生物实验仪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外科手术种类、难度、精度的不断发展,术中所需缝针型号、类别不断变化,《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中》非常重视对缝针的查对,然而手术缝针作为异物遗留在患者体内仍时有发生,手术缝针是手术中清点的重要物品。由于缝针体积微小,一旦丢失不易寻找,术中常因寻找丢失的缝针而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手术风险的加大,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及经济损失。若管理不当,不但延长手术的时间,而且在极大的消耗医务人员的精力的同时还会增加手术风险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0003]目前,医院对手术针的寻找方式是组织多名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通过肉眼排查寻找,此种方式,不仅仅耽误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这种寻针方式的效率也极低,寻针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手术针的遗漏;此外,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机械寻针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仅仅只能对手术室地面进行扫描排查,直接忽略了手术针直接使用的手术台,不仅仅功能性不佳,且采用的寻针方式单一,因为手术室内遍布金属设备,所以,仅仅采用金属探测器进行寻针,效果十分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金属探测器进行寻针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该寻针装置既可以在手术室地面寻针,也可以在手术台面寻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寻针部件和第二寻针部件,所述第一寻针部件包括外部移动装载件(1),所述外部移动装载件(1)包括矩形框(102),所述矩形框(102)的底端面四周设有多个第一金属探测器(107),所述第二寻针部件包括手持寻针装置(2),所述手持寻针装置(2)包括环形框(201),所述环形框(201)的底端面设有环形槽(208),所述环形槽(208)内设有多个第二金属探测器(206),所述环形框(201)的上端面设有转动连接的提拿握把(203);
[0006]所述矩形框(102)的中心穿设有用于活动连接矩形框(201)的矩形插装孔(101)。
[0007]优选地,所述矩形插装孔(101)内设有用于放置矩形框(201)的环形板(103),所述矩形插装孔(101)与环形板(103)之间设为一体化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矩形框(102)的底端面四周转角处分别设有万向滚轮(105),所述矩形框(102)的上端面设有活动连接的环形推拉杆(111)。
[0009]优选地,所述矩形框(102)的上端面与环形推拉杆(111)通过两根竖杆(109)连接,所述矩形框(102)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竖杆(109)的一端,所述竖杆(10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套(110),所述竖杆(109)与环形推拉杆(111)之间通过螺纹套(110)螺纹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矩形框(102)的上端面设有转动连接的矩形框架(108),所述矩形框架(108)设于左右两侧的竖杆(109)之间,所述矩形框架(108)中间设有矩形放大镜。
[0011]优选地,所述环形框(201)的中心穿设有观测孔(202),所述环形框(201)的底端面于环形槽(208)的内侧设有一体化连接的环形磁铁圈(205),所述环形框(201)的底端面四周拐角处分别设有照明灯(204)。
[0012]优选地,所述矩形框(102)的上端面四周边缘部设有多个第一报警器(104),所述矩形框(102)上下端面设有的第一金属探测器(107)和第一报警器(104)位置一一上下对应,所述环形框(201)的上端面四周边缘部设有多个第二报警器(209),所述环形框(201)的上下端面设有的第二金属探测器(206)和第二报警器(209)位置一一上下对应。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探测器(107)的外表面套设有用于屏蔽四周电磁信号的第一电磁密封衬垫(106),所述环形槽(208)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屏蔽第二金属探测器(206)四周电磁信号的第二电磁密封衬垫(207)。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中的寻针装置既可以在手术室地面寻针,也可以在手术台面寻针,寻针过程中,通过金属探测器进行寻针,可以通过金属探测器直接判断手术针的方向和位置范围,可以通过环形磁铁圈直接吸附手术针,并且,使用者可以通过放大镜直接对寻针位置进行观测,与此同时,通过隔绝屏蔽金属探测器四周的高低频电磁信号,避免手术室中除手术针之外的金属对金属探测器的检测造成干扰,提高寻针效率,减少出错率,功能多样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第一寻针部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第一寻针部件的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第二寻针部件从第一寻针部件中取出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第二寻针部件的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第二寻针部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第一寻针部件和第二寻针部件中的金属探测器和报警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外部移动装载件;2.手持寻针装置;101.矩形插装孔;102.矩形框;103.环形板;104.第一报警器;105.万向滚轮;106.第一电磁密封衬垫;107.第一金属探测器;108.矩形框架;109.竖杆;110.螺纹套;111.环形推拉杆;201.环形框;202.观测孔;203.提拿握把;204.照明灯;205.环形磁铁圈;206.第二金属探测器;207.第二电磁密封衬垫;208.环形槽;209.第二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5]实施例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用于手术室地
面寻针的第一寻针部件和用于手术台面寻针的第二寻针部件,所述第一寻针部件包括外部移动装载件1,所述第二寻针部件包括手持寻针装置2,所述外部移动装载件1包括矩形框102,所述矩形框102的中心穿设有矩形插装孔101,所述矩形插装孔101内一体化连接有环形板103,所述环形板103上放置有手持寻针装置2,所述手持寻针装置2包括环形框201,所述环形框201插装在矩形插装孔101内,所述矩形框102的底端面四周连接安装有万向滚轮105,所述矩形框102的上端面左右两侧转动连接竖杆109一端,所述竖杆109另一端内滑动套装有环形推拉杆111,所述竖杆109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套110,所述螺纹套110通过螺纹转动套装在环形推拉杆111外表面,所述矩形框102的底端面四周连接安装有第一金属探测器107,所述环形框201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环形磁铁圈205,所述环形框201的底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寻针部件和第二寻针部件,所述第一寻针部件包括外部移动装载件(1),所述外部移动装载件(1)包括矩形框(102),所述矩形框(102)的底端面四周设有多个第一金属探测器(107),所述第二寻针部件包括手持寻针装置(2),所述手持寻针装置(2)包括环形框(201),所述环形框(201)的底端面设有环形槽(208),所述环形槽(208)内设有多个第二金属探测器(206),所述环形框(201)的上端面设有转动连接的提拿握把(203);所述矩形框(102)的中心穿设有用于活动连接环形框(201)的矩形插装孔(1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插装孔(101)内设有用于放置环形框(201)的环形板(103),所述矩形插装孔(101)与环形板(103)之间设为一体化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02)的底端面四周转角处分别设有万向滚轮(105),所述矩形框(102)的上端面设有活动连接的环形推拉杆(1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术室寻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02)的上端面与环形推拉杆(111)通过两根竖杆(109)连接,所述矩形框(102)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竖杆(109)的一端,所述竖杆(10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套(1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