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周转顶管作业提升出土及人工通道装置,包括提升架基础、提升装置、提升固定架和载料斗,提升架基础由矩形固定框架和水平固定在该矩形固定框架底部的两个相对的边框上的支撑横架构成;提升装置包括竖向轨道、与竖向轨道的顶端对接的横向轨道、马达及设置在竖向轨道的长度方向的多个滑轮;提升固定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固定件构成;两根竖向固定件之间平行设置多个沿竖向排列的横向连接件;竖向轨道固定在竖向固定件上,马达固定在提升固定架的底端;多个滑轮对应固定在横向连接件上;马达通过铺设在滑轮上的钢丝与载料斗连接;横向轨道置于两根竖向固定件的顶部间。提高了顶管作业井内施工安全性、经济性和便捷性。经济性和便捷性。经济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周转顶管作业提升出土及人工通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顶管
,具体为一种可周转顶管作业提升出土及人工通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新技术兴起与陈旧技术的淘汰,电葫芦提升装置出于安全考虑已被严令禁止。急需一种新型装置来解决人工顶管出土问题。
[0003]顶管井内作业面狭小,常规安全爬梯多为预埋钢筋,仅能满足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即只能满足作业人员上、下井的需求,不能同时满足顶管出土的需求,不具有较好的经济型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提升出土兼做上下人通道的装置,以提高顶管作业井内现场施工安全性、经济型和便捷性。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周转顶管作业提升出土及人工通道装置,包括提升架基础、提升装置、提升固定架和载料斗,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提升架基础由矩形固定框架和水平固定在该矩形固定框架底部的两个相对的边框上的支撑横架构成;
[0006]所述支撑横架至少是两根,且彼此平行放置;
[0007]所述支撑横架的两端延伸至所述边框外侧,且该支撑横架的两端端部分别通过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一载荷圆形板;
[0008]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竖向轨道、与竖向轨道的顶端对接的横向轨道、马达及设置在竖向轨道的长度方向的多个滑轮;
[0009]所述提升固定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固定件构成;两根竖向固定件之间平行设置多个沿竖向排列的横向连接件;
[0010]所述竖向轨道固定在所述竖向固定件上,所述马达固定在该提升固定架的底端;所述多个滑轮对应固定在所述横向连接件上;
[0011]所述马达通过铺设在所述滑轮上的钢丝与所述载料斗连接;
[0012]所述横向轨道置于所述两根竖向固定件的顶部之间。
[0013]前述矩形固定框架由四根方钢焊接而成;所述支撑横架为方钢;所述连接件为钢筋;所述载荷圆形板为载荷圆形钢板;所述横向连接件为方钢。
[0014]前述横向连接件的间距为40cm。
[0015]前述竖向固定件通过螺栓与墙侧内的预埋件固定连接。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同时满足提升出土和上、下人的需求,提高顶管作业井内现场施工安全性、经济型和便捷性。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提升架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载料斗与横向轨道设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矩形固定框架;2、支撑横架;3、连接件;4、载荷圆形板;5、竖向轨道;6、横向轨道;7、马达;8、竖向固定件;9、横向连接件;10、钢丝;11、载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对齐”、“重叠”、“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本实施例为了可同时满足提升出土和上下人的需求,提高顶管作业井内现场施工安全性、经济型和便捷性,特提供了一种可周转顶管作业提升出土及人工通道装置,包括图1所示的提升架基础、图2所示的提升装置、提升固定架和图3所示的载料斗,其中,提升架基础由图1所示的四根方钢焊接而成的矩形固定框架1和水平固定在该矩形固定框架1底部的两个相对的边框上的方钢制成的支撑横架2构成;其中,支撑横架2至少是两根,且彼此平行放置;支撑横架2的两端延伸至边框外侧,且该支撑横架2的两端端部分别通过10号螺纹钢制成的连接件3固定连接一载荷圆形板4(载荷圆形钢板)。
[0025]而提升装置包括图2所示的竖向轨道5、与竖向轨道5的顶端对接的横向轨道6(见图3)、马达7及设置在竖向轨道5的长度方向的多个滑轮;提升固定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固定件8构成;两根竖向固定件8之间平行设置多个沿竖向排列的横向连接件9,横向连接件9的间距为40cm,作为人上下爬行的爬梯。
[0026]竖向轨道5固定在竖向固定件8上,马达7固定在该提升固定架的底端;多个滑轮对应固定在横向连接件9上,构成钢丝的滑轮支撑系统。而马达7通过铺设在滑轮上的钢丝10与载料斗11连接;横向轨道6置于两根竖向固定件8的顶部之间,确保载料斗11左右正常移动。竖向固定件8通过螺栓与墙侧内的预埋件固定连接,确保支撑的稳固性。
[0027]由此不难看出,该可周转顶管作业提升出土及上下人通道装置共分为3个部分:
[0028](1)提升架基础;(2)简易提升装置;(3)载料斗及提升架(竖向固定件)。
[0029]其中提升架基础为整个装置的固定架,主要由4条方钢焊接并在底部加焊两条方
钢即支撑横架2进行固定。方钢四角采用焊接钢筋+圆形卸荷钢板进行固定。
[0030]简易提升装置提升原理为采用马达+滑轮系统并辅以钢丝绳进行垂直方向的提升(出于安全考虑,每次出土方量为2~3m3若实际提升力仍有富余,可适当增加单次提升重量);提升装置竖向固定架采用螺栓与顶管井侧墙预埋件进行固定。两条竖向固定架之间按40cm间距焊接方钢即横向连接件,作为顶管井上下人楼梯使用。
[0031]载料斗与提升架之间采用滑轨即通过横向导轨6进行连接,载料斗四角带有小型轮滑装置,出土时,将载料斗提升至地面标高后向右拉出,将土运至临时堆放点或需土点;
[0032]具体作业过程是:
[0033]1、整个装置的3个部分按照提升架基础安装在底部、简易提升装置安装在提升架基础上,载料斗及横向导轨安装在地表,并置于提升架之间的顺序组装好,固定于顶管井一角,人工顶管需出土时,将载料斗拉至顶管出土面进行装土完毕后拉至提升装置跟前,通过滑轨与提升架固定牢固。
[0034]2、打开提升装置进行提升,将载料斗垂直提升至现状地面标高。通过横向导轨,向反方向拉至指定弃土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顶管作业提升出土及人工通道装置,包括提升架基础、提升装置、提升固定架和载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基础由矩形固定框架(1)和水平固定在该矩形固定框架(1)底部的两个相对的边框上的支撑横架(2)构成;所述支撑横架(2)至少是两根,且彼此平行放置;所述支撑横架(2)的两端延伸至所述边框外侧,且该支撑横架(2)的两端端部分别通过一连接件(3)固定连接一载荷圆形板(4);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竖向轨道(5)、与竖向轨道(5)的顶端对接的横向轨道(6)、马达(7)及设置在竖向轨道(5)的长度方向的多个滑轮;所述提升固定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固定件(8)构成;两根竖向固定件(8)之间平行设置多个沿竖向排列的横向连接件(9);所述竖向轨道(5)固定在所述竖向固定件(8)上,所述马达(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冲,刘青,黄家弟,毛蕾,高保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