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生产线及生产系统,涉及洁净板生产技术领域。其中,复合生产线包括分别设置于地面的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第三传输机构和调节装置;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一传输机构用于传输芯材下壳体,第二传输机构的下游端朝向第一传输机构的中部倾斜,第二传输机构用于传输芯材内框;第三传输机构用于传输复合芯材,第三传输机构的下游端朝向第二传输机构的中部倾斜,调节装置连接于第三传输机构的靠近下游端处,用于调节第三传输机构的倾斜角度。本申请通过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第三传输机构上下设置,集合于同一生产线上,很大程度地简化了设备布局。局。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生产线及生产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洁净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生产线及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洁净板是一种在盒型面板内放置芯材的复合板,具有防静电、防尘等效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验室、电子、制药等场所。
[0003]洁净板通常包括壳体、内框和芯材,芯材由岩棉、玻镁等材料层叠而成,层叠好的芯材先放入内框中,再整体放置在下壳体内,最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形成洁净板。生产时,通常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先放置下壳体,对下壳体淋胶,然后在下壳体中放入内框,再逐层放置芯材原料,并逐层淋胶,最后将上壳体扣合于下壳体。这种工艺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且芯材原料层与层之间较为松散,整体强度低。现有技术中可以利用自动化生产线对芯材原料复合,形成芯材整体结构,上下壳体分别成型后,将芯材通过上料装置抓取搬运到下壳体内,再通过翻板机构将上壳体扣合于下壳体上,并在复合机构中进行复合,这一工艺过程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操作,但芯材和上下壳体分别成型,再单独进行组装,生产线及设备排布复杂,影响生产效率。
[0004]因此,需要一种复合生产线,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生产线,以至少解决洁净板生产时芯材和上下壳体分别成型,再单独进行组装,导致生产线及设备排布复杂,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生产线,包括分别设置于地面的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第三传输机构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三传输机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用于传输芯材下壳体,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下游端朝向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倾斜,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用于传输芯材内框;
[0008]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用于传输复合芯材,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下游端朝向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的中部倾斜,所述调节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靠近下游端处,用于调节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倾斜角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架、第二调节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调节架的底部连接于地面,所述第一调节架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二调节架连接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调节架升降,以调节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倾斜角度。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输机构包括夹持辊组件和第一传送带组件,所述夹持辊组设于传输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设于传输方向的下游;所述调节装置连
接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的中部;所述夹持辊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辊组组件与第二辊组组件,所述第一辊组组件和所述第二辊组组件相对设置,用于分别与所述复合芯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紧密接触。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输机构还包括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设于所述夹持辊组件和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上传送的所述复合芯材进行切割;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辊组组件朝向所述复合芯材的表面、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的上游朝向所述复合芯材的表面相齐平。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辊组件还包括距离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连接于地面的多个支撑柱、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上方;所述第一辊组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内框架和外框架,所述第二辊组组件连接于所述内框架;所述距离调节装置包括多个第二驱动件和多个导柱,多个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外框架,且多个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内框架,多个所述导柱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内框架滑动连接于多个所述导柱;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内框架沿所述导柱升降运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有多个垫块。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复合生产线还包括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设于所述夹持辊组件的底部,所述抓取组件用于抓取位于侧向的框架并运送到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上。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传输辊组件和第二传送带组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分别包括传送带框架、连接于所述传送带框架内的传送带单元和转动连接于所述传送带框架的导向板,所述传送带框架上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导向板,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板上下摆动。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单元和所述导向板之间设有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转动连接于所述传送带框架,所述导向板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传送带框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铰接件连接于一个所述连接轴,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铰接件摆动,以使所述导向板上下摆动。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产系统,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生产线。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复合生产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传输机构传输下壳体,通过第二传输机构传输芯材内框,通过第三传输机构传输复合芯材,三个传输机构上下设置,位于同一生产线上,很大程度地简化了设备布局;第三传输机构倾斜设置以将复合芯材自动导向至第二传输机构上的芯材内框内,第二传输机构倾斜设置以将芯材内框自动导向至第一传输机构的芯材下壳体内,从而实现自动装盒的过程,省去了上料装置的使用数量,简化布局,提高工作效率。
[001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生产系统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复合生产线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1]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0022]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生产线的侧视图;
[0024]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生产线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生产线中夹持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示出了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7]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生产线中第一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于地面的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第三传输机构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三传输机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用于传输芯材下壳体,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下游端朝向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倾斜,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用于传输芯材内框;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用于传输复合芯材,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下游端朝向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的中部倾斜,所述调节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靠近下游端处,用于调节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架、第二调节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调节架的底部连接于地面,所述第一调节架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二调节架连接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调节架升降,以调节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倾斜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包括夹持辊组件和第一传送带组件,所述夹持辊组设于传输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设于传输方向的下游;所述调节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的中部;所述夹持辊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辊组组件与第二辊组组件,所述第一辊组组件和所述第二辊组组件相对设置,用于分别与所述复合芯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紧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还包括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设于所述夹持辊组件和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上传送的所述复合芯材进行切割;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辊组组件朝向所述复合芯材的表面、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的上游朝向所述复合芯材的表面相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鑫硕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