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障碍的治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885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神经障碍的治疗有效的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剂,其为神经障碍的治疗剂,上述治疗剂为包含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的静脉内施用制剂,且与对患者的神经施加刺激并用,上述施加刺激是在施用上述治疗剂前至施用上述治疗剂后6小时内进行的。前至施用上述治疗剂后6小时内进行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神经障碍的治疗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障碍的治疗剂。

技术介绍

[0002]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各种疾病的治疗剂而被应用。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2中提出了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治疗神经疾病等。
[0003]此外,在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有并用间充质干细胞的施用与复健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88457号;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3

5080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但是,存在对通过施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提高神经障碍的治疗效果的进一步需求。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神经障碍的治疗有效的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剂。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并用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的静脉内施用和对患者的神经施加刺激,以及调节施加该刺激的时机和施加刺激的部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以至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方案。
[0013](1)一种治疗剂,其为神经障碍的治疗剂,
[0014]上述治疗剂为包含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的静脉内施用制剂,且与对患者的神经施加刺激并用,
[0015]上述施加刺激是在施用上述治疗剂前至施用上述治疗剂后6小时内进行的。
[0016](2)一种治疗剂,其为神经障碍的治疗剂,
[0017]上述治疗剂为包含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的静脉内施用制剂,且与对患者的神经施加刺激并用,
[0018]上述刺激优先施加在选自神经损伤部位、神经损伤部位的周围部位以及代偿神经损伤部位功能的部位中的一个以上部位。
[0019](3)根据(1)或(2)所述的治疗剂,其中,
[0020]上述刺激为选自运动刺激、感觉刺激、电刺激、磁刺激、语言刺激和高级脑功能刺激中的一种以上。
[0021]专利技术效果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对神经障碍的治疗有效的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此。
[0024]<治疗剂>
[0025]本专利技术的神经障碍的治疗剂(以下,也称为“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剂”)为包含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的静脉内施用制剂,且与对患者的神经施加刺激并用,在其使用方式中包含以下两种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剂可以具有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也可以具有两种。
[0026](1)施加刺激是在施用治疗剂前至施用治疗剂后6小时内进行的方式。
[0027](2)刺激优先施加在选自神经损伤部位、神经损伤部位的周围部位以及代偿神经损伤部位功能的部位中的一个以上部位的方式。
[0028]间充质干细胞的静脉内施用在神经障碍的治疗中有效是众所周知的。此外,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当组合间充质干细胞的静脉内施用和复健(全身运动)时,治疗效果提高。
[0029]然而,专利文献1和2并未公开间充质干细胞的静脉施用与复健的时机关系。
[0030]与此相对,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对患者的神经施加刺激在施用间充质干细胞前至施用间充质干细胞后6小时内进行时,治疗效果特别好。
[0031]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相比于间充质干细胞的静脉内施用与全身运动(使用了跑步机等的运动等)并用,间充质干细胞的静脉内施用与对患者的神经施加刺激并用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0032]进而,本专利技术人还意外地发现,当对患者的神经施加刺激优先施加在选自神经损伤部位、神经损伤部位的周围部位以及代偿神经损伤部位功能的部位中的一个以上部位时,治疗效果特别好。
[0033]推测通过本专利技术神经障碍的治疗效果提高的原因是因为:通过如上述那样调节施加刺激的时机和/或施加刺激的部位,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变得容易迁移至患部(神经损伤部位等),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所产生的效果。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神经障碍”是指损害神经自身或其功能的任意的障碍,导致神经障碍的疾病、神经的损伤部位等没有特别限定。
[0035]作为导致神经障碍的疾病,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导致神经障碍的任意的疾病。作为这些疾病,可举出例如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炎、失智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脊髓损伤、脊髓炎、椎间盘突出、以及其它中枢神经疾病和/或末梢神经障碍等。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神经障碍的治疗”是指伴随神经障碍的各种症状(运动障碍、构音障碍、吞咽障碍、高级脑功能障碍、失智症、失语症、帕金森综合症、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疼痛、发冷、麻木、发热等)缓解或治愈。
[0037]神经障碍的治疗效果是否奏效可基于根据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mRS(modified Rankin scale:改良Rankin量表)、AIS(ASIA Impairment Scale:ASIA残损分级)、Frankel分类、SIAS(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脑卒中病损评估表)、BRS(Brunnstrom stage:Brunnstrom分级)、FMA(Fugl Meyer Assessment: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MT(manual muscle testing:徒手肌力测试)、FMA(Fugl Meyer Assessment: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
标准失语症检查(SLTA)、WAB失语症检查、表征测验、MMSE(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on:简易精神状况检查)等公知的基准、方法进行评价。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患者”是指发生神经障碍的任意的生物。可举出例如:人、猴、牛、马、猪、狗、猫等哺乳类、鸟类或爬行类、其它任意的宠物等。
[0039]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剂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0040](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
[0041]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剂包含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剂可以包含间充质干细胞和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这两者,也可以包含其中任一者。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剂包含间充质干细胞和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这两者的情况下,它们的细胞数量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可根据所要获得的治疗效果等适当地调节。
[0042]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治疗剂,其为神经障碍的治疗剂,所述治疗剂为包含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的静脉内施用制剂,且与对患者的神经施加刺激并用,所述施加刺激是在施用所述治疗剂前至施用所述治疗剂后6小时内进行的。2.一种治疗剂,其为神经障碍的治疗剂,所述治疗剂为包含间充质干细胞和/或能够分化为间充质干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贵宝院永稔冈田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神经技术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