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66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涉及土球固定技术领域。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包括上框架、多个支撑腿,多个支撑腿固定连接在上框架的下部,支撑腿朝上框架的外侧方向倾斜设置,上框架与多个支撑腿形成上小下大的棱台或锥台结构;上框架的中部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容纳树干,棱台或锥台结构的外部缠绕设有可降解麻绳,棱台或锥台结构内部具有供土球放置的土球容纳腔,且支撑腿下端设置有支脚,支脚用于与建筑结构顶板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植物根部土球放置于土球容置腔内,能够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可降解麻绳间存在间隙,植物根部可进行营养物质交换,且随时间推移,植物根部生长的同时可降解麻绳会发生降解,不会限制植物根部的生长。制植物根部的生长。制植物根部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球固定
,特别是涉及一种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在局部区域种植乔灌木进行绿化美化,当乔灌木种植于地下室顶板或屋顶花园等种植土覆土较浅处的浅土层处时,覆土荷载有限,难以满足乔灌木的稳固种植和防风抗倒伏需求,不利于乔灌木的稳定生长,给周边人群活动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现有普通乔灌木支撑一般是在地面之上,采用竹子、木材或钢管材料在地面至树木一米高度范围内形成三角或四角支撑,并以普通绳索或钢管连接构件进行维系连接,这种支撑一般总高度在1

1.3米,是地面以上使用,会影响景观的整体美观效果。
[0004]目前一般使用普通砖砌或混凝土种植池来稳固土层下植物根部并提供种植土空间和营养,但是砖砌或混凝土种植池所用材料自重较大,且围合成的硬质人工封闭空间会对植物根系生长束缚极大,严重影响植物生长,不利于空气水分微生物等的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土球固定装置不能在确保美观度的同时确保植物根系生长不受影响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为:
[0007]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包括上框架、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框架的下部,所述支撑腿朝所述上框架的外侧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上框架与多个所述支撑腿形成上小下大的棱台或锥台结构;
[0008]所述上框架的中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容纳树干,所述棱台或锥台结构的外部缠绕设有可降解麻绳,所述棱台或锥台结构的内部具有供土球放置的土球容纳腔,且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用于与建筑结构顶板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框架包括至少三个上连杆,至少三个所述上连杆固定连接呈正多边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杆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与所述上连杆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腿连接于所述上连杆的端部,且四个所述上连杆与四个所述支撑腿形成正四棱台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框架的四个顶角的内侧缠绕有可降解麻绳。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还包括下框架,所述下框架包括有多个下连杆,多个所述下连杆连接在多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之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还包括中部框架,所述中部框架包括有多个中部连杆,多个所述中部连杆连接在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中部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可降解麻绳与所述卡扣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脚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土层下方的建筑结构顶板螺纹连接。
[0016]有益效果: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包括上框架、多个支撑腿,多个支撑腿固定连接在上框架的下部,支撑腿朝上框架的外侧方向倾斜设置,上框架与多个支撑腿形成上小下大的棱台或锥台结构;上框架的中部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容纳树干,棱台或锥台结构的外部缠绕设有可降解麻绳,棱台或锥台结构的内部具有供土球放置的土球容纳腔。
[0017]在使用时,将植物根部土球放置于土球容置腔内,土球容置腔内正常填土,再在棱台或锥台外侧缠绕可降解麻绳,能够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且可降解麻绳之间存在间隙,不会影响植物根部的空气水分微生物的交换,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根部生长的同时可降解麻绳会发生降解,不会限制植物根部的生长。
[0018]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支脚,支脚用于与建筑结构顶板固定连接,使得植物根部稳固扎实可抗风及抗外力倒伏,对周边环境人群活动的有安全保障;并且整个装置隐蔽在浅薄的覆土中,不需突出地面,确保了地面景观效果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中:1

支撑腿,2

上框架,3

可降解麻绳,4

卡扣,5

固定板,6

固定螺栓,7

植物根部土球,8

植物树干。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本技术的一种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包括上框架2、多个支撑腿1,多个支撑腿1固定连接在上框架2的下部,支撑腿1朝上框架2的外侧方向倾斜设置,上框架2与多个支撑腿1形成上小下大的棱台或锥台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上框架2包括至少三个上连杆,至少三个上连杆固定连接呈正多边形,具体的,上连杆设置有四个,支撑腿1的数量与上连杆的数量相同也具有四个,支撑腿1连接于上连杆的顶点处,且四个上连杆与四个支撑腿1形成正四棱台结构。上框架2的中部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容纳树干,正四棱台结构的内部具有供土球放置的土球容纳腔,正四棱台框架的侧面为梯形,能够有效放大基础接触面,提供充分的种植空间的同时保障了正四棱台内外的正常生物能量交换。
[0025]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还包括下框架和中部框架,下框架包括有多个下连杆,多个下连杆连接在多个支撑腿1的底部之间;中部框架包括有多个中部连杆,多个中部连杆连接在多个支撑腿1的中部之间,具体的,下连杆与中部连杆的数量均与上连杆的数量相同,下框架与中部框架的设置可有效增强正四棱台结构的稳固性。
[0026]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支撑腿1的下端设置有支脚,支脚用于与建筑结构顶板固定连
接,具体的,支脚为固定板5,固定板5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各固定孔内均安装有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与土层下方的建筑结构顶板螺纹连接,使得植物根部稳固扎实可抗风及抗外力倒伏,对周边环境人群活动的有安全保障;并且整个固定框架隐蔽在浅薄的覆土中,不需突出地面,确保了地面景观效果简洁美观;且支撑腿1、上框架2、中部框架、下框架及固定板5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有足够的刚度、强度、韧性,结构框架耐腐蚀,能适应种植土环境中的使用耐久性,可有效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7]上框架2的四个顶角的内侧缠绕有可降解麻绳3用于固定树干的位置,正四棱台结构的外部缠绕设有可降解麻绳3,支撑腿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4,在本实施例中,上框架2与中部框架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扣4,中部框架与下框架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扣4,可降解麻绳3缠绕在四棱台结构的外部并与卡扣4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将植物根部土球7放置于土球容置腔内,正四棱台结构内正常填土以保证能在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框架的下部,所述支撑腿朝所述上框架的外侧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上框架与多个所述支撑腿形成上小下大的棱台或锥台结构;所述上框架的中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容纳树干,所述棱台或锥台结构的外部缠绕设有可降解麻绳,所述棱台或锥台结构的内部具有供土球放置的土球容纳腔,且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用于与建筑结构顶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框架包括至少三个上连杆,至少三个所述上连杆固定连接呈正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蔽式土球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连杆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与所述上连杆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腿连接于所述上连杆的端部,且四个所述上连杆与四个所述支撑腿形成正四棱台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晶杨江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