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53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及方法,多功能防暴露装置包括通过折合连接体与腕部防护带活动折合连接的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在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外侧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止血纱布层,在止血纱布层的外侧贴敷有透明隔离防护层,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是采用透明硬质变形塑料制成的能够沿着折合连接体与腕部防护带的外侧面形成0至90度角的片状结构;整体能够避免过多的皮肤接触,安全系数高,防护级别高,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同时在包裹作业和运行的过程中,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在采集作业的过程中,利用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实施防止针刺伤的防护作业,避免采集针刺伤和过多皮肤接触,在采集后,利用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上安装的止血纱布层实施非接触式穿刺点的按压止血作业,整体防护级别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冠状病毒新毒株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且在感染严重时会导致肺炎和呼吸困难。通过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可检测有无酸碱失衡、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判断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依靠的依据。
[0003]常见的动脉血气采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使用动脉血气针实施桡动脉的血液采集作业,虽然新冠病毒不会通过血液实施传播,但是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新冠病毒的特殊传染性,是需要尽量避免医护人员在采集过程中的接触的,即使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和医用检查手套或者医用无菌手套,但是采集过程不可避免的需要手部对患者皮肤实施接触作业,因为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采血姿势实施矫正,并且在动脉血气采集的过程中,传统的方法是医护人员在对患者采集位置实施消毒后,一手按压碰触定位到患者桡动脉位置,然后另一手手持采血针实施穿刺采集作业,在完成规定数量的血液采集后,对采集针实施密封管理,同时需要采用止血棉对穿刺位置实施止血按压。在上述操作过程中,需要多次对患者的皮肤实施接触,新冠患者的手腕部位很可能附带大量的传染病毒,这就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险,即使在采集后实施消毒作业,仍然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患者携带病毒的皮肤,整个采集过程还是存在很大职业暴露的风险。
[0004]在上述操作过程的同时,动脉血气采集过程除了与新冠病毒患者皮肤接触带来的危险之外,还不可避免的存在针刺伤暴露风险,虽然新冠病毒不会通过血压传播,但是一旦医用手套穿刺存在缺口,病毒很可能会与医护人员直接接触,这种暴露风险的可能性极大,在对新冠病毒患者实施动脉血气采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存在紧张情绪,这种情绪极易导致操作不当发生针刺伤,使医护人员置于危险的职业暴露风险中。
[0005]综上所述,传统的动脉血气采集过程中,特别是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过程中极易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防护级别高,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方便医护人员操作,避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单人操作,提高采集连贯性,避免采集针刺伤和过多皮肤接触,方法简单易操作的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及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防护级别高,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方便医护人员操作,避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单人操作,提高采集连贯性,避免采集针刺伤和过多皮肤接触,方法简单易操作的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及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
包括腕部防护带,所述的腕部防护带的中部一端外侧面通过折合连接体与多功能防暴露装置相连接。
[0008]所述的多功能防暴露装置包括通过折合连接体与腕部防护带活动折合连接的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在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外侧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止血纱布层,在止血纱布层的外侧贴敷有透明隔离防护层,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是采用透明硬质变形塑料制成的能够沿着折合连接体与腕部防护带的外侧面形成0至90度角的片状结构。
[0009]所述的腕部防护带是采用软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形带状结构,在腕部防护带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魔术粘毛层,在腕部防护带的另一端内侧设置有与魔术粘毛层相配合的魔术粘钩层,折合连接体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长条形带状结构,折合连接体的内侧面与腕部防护带的中部一端外侧面固定连接,折合连接体的外侧面与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所述的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为扇形结构,止血纱布层为扇形结构,止血纱布层的一侧与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外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透明隔离防护层设置在止血纱布层的外侧,透明隔离防护层为扇形结构,透明隔离防护层的面积不大于防暴露防护片的面积,并且透明隔离防护层的面积不小于止血纱布层的面积,在透明隔离防护层的内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双面胶层,透明隔离防护层的内侧边缘通过该双面胶层与防暴露防护片的外侧面相连接,止血纱布层设置在该双面胶层内侧的透明隔离防护层与防暴露防护片之间。
[0011]所述的折合连接体的底部外侧面与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中部外侧面在同一个纵向平面上,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厚度与折合连接体的厚度相等,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以及腕部防护带均为防水防渗透材质制成。
[0012]所述的腕部防护带长度为25至30厘米,腕部防护带宽度为10至15厘米,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长度和宽度均至少为5厘米,腕部防护带的厚度为0.1至0.2厘米,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厚度为0.1至0.2厘米,止血纱布层的长度为4厘米,止血纱布层的宽度为3厘米。
[0013]一种如上所述的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的防职业暴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如下:在采集作业开始前,医护人员按照防疫要求穿着防护服和配套一次性无菌手套,并检查腕部防护带和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外侧的止血纱布层上贴敷的透明隔离防护层的完整程度,保证透明隔离防护层完好的贴敷于止血纱布层外侧,腕部防护带、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止血纱布层以及透明隔离防护层均为一次性医用耗材;实施采集作业过程中,被采集者前臂内侧朝上,前臂外侧与支撑面接触,首先将被采集者裸露的上肢前臂位置采用腕部防护带实施包裹,具体操作为将腕部防护带的内侧与被采集者的前臂皮肤外侧接触,使安装有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腕部防护带的一侧朝外,同时保证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位于被采集者前臂内侧中部位置,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初始位置时与腕部防护带的外侧面和被采集者前臂内侧平面均呈90度夹角,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内侧朝向被采集者近心端,安装有止血纱布层的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外侧朝向被采集者手掌内侧位置,按照动脉血气采集要求实施采集过程中,采集者一手通过按压腕部防护带校准动脉位置,然后利用采血针对被采集者实施采集作业,在此过程中,采集者的手部与被采集者皮肤通过腕部防护带实施隔离,同时采集者的手部位于腕部防护带上方的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内侧位置,采集针与采集者手部通过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实施隔离,不会
出现针刺伤的风险;当采集作业完成后,采集者将透明隔离防护层撕掉,止血纱布层露出,然后通过对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的内侧面实施按压旋转,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沿着折合连接体与腕部防护带的外侧面形成0度夹角,将位于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外侧面的止血纱布层连同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一起旋转后与被采集者穿刺点位置接触,并实施按压作业,按压的同时止血纱布层与对穿刺点实施止血作业,采集者的手部通过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与被采集者皮肤实施隔离;整体操作过程中避免采集者与被采集者之间的裸露接触,有效的减少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职业暴露风险。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产品装置采用腕部防护带加多功能防暴露装置组成,整体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包括腕部防护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部防护带(1)的中部一端外侧面通过折合连接体(5)与多功能防暴露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防暴露装置包括通过折合连接体(5)与腕部防护带(1)活动折合连接的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2),在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2)的外侧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止血纱布层(3),在止血纱布层(3)的外侧贴敷有透明隔离防护层(4),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2)是采用透明硬质变形塑料制成的能够沿着折合连接体(5)与腕部防护带(1)的外侧面形成0至90度角的片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部防护带(1)是采用软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形带状结构,在腕部防护带(1)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魔术粘毛层(6),在腕部防护带(1)的另一端内侧设置有与魔术粘毛层(6)相配合的魔术粘钩层(7),折合连接体(5)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长条形带状结构,折合连接体(5)的内侧面与腕部防护带(1)的中部一端外侧面固定连接,折合连接体(5)的外侧面与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2)的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2)为扇形结构,止血纱布层(3)为扇形结构,止血纱布层(3)的一侧与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2)的外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透明隔离防护层(4)设置在止血纱布层(3)的外侧,透明隔离防护层(4)为扇形结构,透明隔离防护层(4)的面积不大于防暴露防护片(2)的面积,并且透明隔离防护层(4)的面积不小于止血纱布层(3)的面积,在透明隔离防护层(4)的内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双面胶层,透明隔离防护层(4)的内侧边缘通过该双面胶层与防暴露防护片(2)的外侧面相连接,止血纱布层(3)设置在该双面胶层内侧的透明隔离防护层(4)与防暴露防护片(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合连接体(5)的底部外侧面与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2)的中部外侧面在同一个纵向平面上,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2)的厚度与折合连接体(5)的厚度相等,多功能防暴露防护片(2)以及腕部防护带(1)均为防水防渗透材质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冠患者动脉血气采集防职业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部防护带(1)长度为25至30厘米,腕部防护带(1)宽度为10至15厘米,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君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