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52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包括集成块主体,所述集成块主体的侧面位置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集成块主体底部的四角位置开设有安装螺孔且安装螺孔的内部旋合有防移动结构,所述防移动结构的底部与集成块主体的放置面相接触,集成块主体与放置面接触后,接触柱与放置面接触进而伸入到安装螺筒的内部,滑动块也随之向上侧移动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进而与安装孔相旋合的移动柱位置也发生改变,将防拆标签粘合到粘贴槽的内部,在移动集成块主体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接触柱伸出安装螺筒,而与接触柱相固定的滑动块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与移动柱相粘合的防拆标签也损坏,进而可以提醒工作人员集成块主体被移动了。了。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涉及液压站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中,极大的促进了液压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使液压系统设计与制造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在液压元件中,经常使用液压集成块作为液压控制集成系统来使用,液压集成块又称组合式液压块,是60年代出现的液压系统一种新型的阀块和联接方法。元件之间借助于块中钻出的孔道而连通,组成各种液压回路。液压块的上下两面又有若干联接孔,作为块与块之间的联接,以便将各种回路叠积在一起成为所需要的系统。而由于集成块整体体积较大,在安装后如果出现发生意外移动则会造成部分与液压集成块连接的外部连接管路的接头位置会受到拉扯,导致出现错位甚至损坏,造成接头位置密封存在问题,进而出现漏水等现象,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使用,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结构来确保液压集成块在移动后可以及时的被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包括集成块主体,所述集成块主体的侧面位置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集成块主体底部的四角位置开设有安装螺孔且安装螺孔的内部旋合有防移动结构,所述防移动结构的底部与集成块主体的放置面相接触,所述集成块主体两侧壁的底部位置对称开设有粘贴槽且粘贴槽与安装螺孔相贯通,所述粘贴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柱且所述移动柱与防移动结构相连接固定。
[0005]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块主体的上侧端面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吊环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0006]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块主体的中间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粘贴有防倾倒标签。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移动结构包括安装螺筒,所述安装螺筒的外侧分布有外螺纹,分布在安装螺筒外侧的外螺纹与设置在集成块主体底部位置的螺孔相旋合,所述安装螺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端面与接触柱相固定,所述接触柱穿过安装筒与集成块主体的放置面相接触,所述滑动块的另一侧端面与复位弹簧的一端相贴合,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螺筒的筒壁相贴合,所述安装螺筒的侧面位置开设有滑动槽,且所述滑动槽贯穿安装螺筒的筒壁进行设置,所述滑动块的侧面位置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旋合有移动柱,设置在粘贴槽内部的防拆标签与移动柱的表面相贴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螺筒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拆卸槽,所述拆卸槽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拆卸槽之间呈180
°
夹角新型排列,所述拆卸槽为向内凹陷的槽孔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块主体的底部端面设置有接触凸柱,所述接触凸柱为弧形结构,所述接触凸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接触凸柱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集成块主体的上侧位置设置有吊环,通过吊环便于对集成块主体进行吊持,进而大大的提高了集成块主体移动的便捷性;
[0011]集成块主体与放置面接触后,接触柱与放置面接触进而伸入到安装螺筒的内部,滑动块也随之向上侧移动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进而与安装孔相旋合的移动柱位置也发生改变,将防拆标签粘合到粘贴槽的内部,在移动集成块主体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接触柱伸出安装螺筒,而与接触柱相固定的滑动块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与移动柱相粘合的防拆标签也损坏,进而可以提醒工作人员集成块主体被移动了,起到警示工作人员的目的;
[0012]防倾倒标签的设计则可以在集成块主体倾倒后出现警示标示,进而提醒工作人员该集成块主体出现过倾倒。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中防移动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中防移动结构的剖面图;
[0017]图中:1

吊环、2

集成块主体、3

输送管道、4

防移动结构、5

防倾倒标签、6

移动柱、7

防拆标签、41

安装螺筒、42

滑动块、43

安装孔、44

接触柱、45

复位弹簧、46

滑动槽、47

拆卸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包括集成块主体2,集成块主体2的侧面位置设置有输送管道3,集成块主体2底部的四角位置开设有安装螺孔且安装螺孔的内部旋合有防移动结构4,防移动结构4的底部与集成块主体2的放置面相接触,集成块主体2两侧壁的底部位置对称开设有粘贴槽且粘贴槽与安装螺孔相贯通,粘贴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柱6且移动柱6与防移动结构4相连接固定,集成块主体2的上侧端面设置有吊环1,吊环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吊环1之间等距进行排列,通过吊环1便于对集成块主体2进行吊持,进而大大的提高了集成块主体2移动的便捷性,集成块主体2的底部端面设置有接触凸柱,接触凸柱为弧形结构,接触凸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接触凸柱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0020]集成块主体2的中间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粘贴有防倾倒标签5,防倾倒标签5的设计则可以在集成块主体2倾倒后出现警示标示,进而提醒工作人员该集成块主体2出现过倾倒。
[0021]请参阅图2与图3,防移动结构4包括安装螺筒41,安装螺筒41的外侧分布有外螺纹,分布在安装螺筒41外侧的外螺纹与设置在集成块主体2底部位置的螺孔相旋合,安装螺
筒4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2,滑动块42的一侧端面与接触柱44相固定,接触柱44穿过安装筒与集成块主体2的放置面相接触,滑动块42的另一侧端面与复位弹簧45的一端相贴合,复位弹簧45的另一端与安装螺筒41的筒壁相贴合,安装螺筒41的侧面位置开设有滑动槽46,且滑动槽46贯穿安装螺筒41的筒壁进行设置,滑动块42的侧面位置设置有安装孔43且安装孔43的内部旋合有移动柱6,设置在粘贴槽内部的防拆标签7与移动柱6的表面相贴合,集成块主体2与放置面接触后,接触柱44与放置面接触进而伸入到安装螺筒41的内部,滑动块42也随之向上侧移动对复位弹簧45进行挤压,进而与安装孔43相旋合的移动柱6位置也发生改变,将防拆标签7粘合到粘贴槽的内部,在移动集成块主体2时在复位弹簧45的作用下,接触柱44伸出安装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包括集成块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主体(2)的侧面位置设置有输送管道(3),所述集成块主体(2)底部的四角位置开设有安装螺孔且安装螺孔的内部旋合有防移动结构(4),所述防移动结构(4)的底部与集成块主体(2)的放置面相接触,所述集成块主体(2)两侧壁的底部位置对称开设有粘贴槽且粘贴槽与安装螺孔相贯通,所述粘贴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柱(6)且所述移动柱(6)与防移动结构(4)相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主体(2)的上侧端面设置有吊环(1),所述吊环(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吊环(1)之间等距进行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主体(2)的中间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粘贴有防倾倒标签(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站液压集成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移动结构(4)包括安装螺筒(41),所述安装螺筒(41)的外侧分布有外螺纹,分布在安装螺筒(41)外侧的外螺纹与设置在集成块主体(2)底部位置的螺孔相旋合,所述安装螺筒(4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成合刘坚强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科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