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50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体减振器(D1),其包括由缸体(1)支撑的环状密封构件(3),以使前端与活塞杆(2)弹性地接触。环状致动器(4a)在密封构件(3)的外周上施加向内的力。由在施加直流电压时直径改变的聚合物材料构成致动器(4a)。通过根据活塞杆(2)与缸体(1)之间的相对变位速度控制直流电压,当相对变位速度处于极低操作速度区域中时密封构件(3)施加在活塞杆(2)上的摩擦阻力保持为大,而当相对变位速度增加到超过极低操作速度区域时该摩擦阻力随着致动器(4)减小向内的力而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减振器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线性运动流体减振器通常包括缸体和如插入缸体中的活塞軒等缸插入体(cylinder-inserted body ), 并且在缸插入体相 对于缸体伸缩时通过促进减振器内流体压力损失来产生阻尼 力。在该线性运动流体减振器中,必须在缸体与缸插入体之间 设置密封构件,以防止工作流体从缸体泄漏到外部以及防止尘 埃从外部侵入缸体。为了实现该目的,日本特许厅1996年公开的 JPH08-226546A和曰本特许厅2007年公开的2007-120514A 提出了用于密封构件的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在车辆用的减振器中,即使如在高速行驶下车辆改变车道 的情况下等减振器在极低操作速度区域下操作时,也必须稳定 地产生阻尼力,同时在超出极低操作速度区域的操作速度区域 下保留较好的阻尼力特性。然而,当流体减振器的操作速度处于极低操作速度区域中 并且振动的振幅小时,由于根据流体的可压缩性通过流体阻尼 力产生机构的流量不足或者缸体中的流体室之间的流体运动不 足,减振器可能不会产生足够的阻尼力以抑制振动。当流体阻 尼力产生机构不能如预期那样发挥作用时,减振器产生的阻尼 力仅是根据釭插入体和缸体的相对变位发生变形的密封构件的5弹性力和摩擦阻力的合力。显然,在该情况下减振器不能产生 所需的阻尼力。即使在采用电磁阻尼力产生机构的减振器中, 在极低操作速度区域中也容易出现阻尼力的不足。在极低操作速度区域中产生足够的阻尼力的方法是增加密 封构件和缸插入体之间的接触力,从而增加密封构件和缸插入 体之间的摩擦阻力。然而,在高操作速度下,缸插入体和密封 构件之间的增加的摩擦阻力可能防止缸插入体和缸体之间的平 滑的相对运动,这将不利地影响车辆的乘座舒适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不影响车辆的乘座舒适性的情况 下在车辆用流体减振器的极低操作速度区域中确保足够的阻尼 力以抑制振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减振器,该流体减振器包括缸体;缸插入体,该缸插入体被插入到缸体中; 阻尼力产生机构,该阻尼力产生机构根据缸插入体和缸体沿轴 向的相对变位而产生流体阻尼力;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介于 缸体与缸插入体之间;以及摩擦阻力调节机构,该摩擦阻力调 节机构调节缸体和缸插入体之一与密封构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在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以及其它特征和 优点,并且在附图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液压减振器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液压减振器的操作速度和密封构件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阻力之间的关系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液压减振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与图3类似的图,但是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图5是与图3类似的图,但是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的图l,车辆用液压减振器D1包括缸体l;活塞 杆2,该活塞杆2从轴向插入到缸体1中,作为釭插入体;活塞P, 该活塞P与活塞杆2的在缸体1中的顶端固定。活塞P被嵌合到缸 体1的内周使得活塞P可自由滑动,并且活塞P将缸体1的内部空 间分成位于活塞4干2侧的油室Rl和位于相反侧的油室R2。连接油室R1和R2的节流口 ( choke ) 5贯通活塞P形成,作 为阻尼力产生机构。当活塞杆2沿活塞杆2的伸长方向 (elongation direction)行进时节流口 5允i午工作油从油室Rl 向油室R2移动,并且根据活塞P的行进速度产生伸长阻尼力。 当活塞杆2沿活塞杆2的缩回方向(contraction direction)行 进时节流口 5允许工作油从油室R 2向油室R1移动,并且根据活 塞P的行进速度产生缩回阻尼力。油室R1的容积和油室R2的容积之和随着活塞杆2侵入缸 体1的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换句话说油室R1的容积和油室 R2的容积之和根据液压减振器D1的伸长/缩回状态而变化。为 了补偿该容积的变化,在缸体l的外部设置贮存器,当液压减 振器D1伸长时该贮存器向油室R 2供给工作油,并且当液压减 振器D1缩回时该贮存器从油室R1接收过剩的工作油。应注意,在填充有不可压缩的工作油作为工作流体的液压 减振器D1中需要贮存器,但是在填充有不可压缩的气体作为工 作流体的气体减振器中不需要贮存器。使具有如下所述的支撑结构的密封构件3介于缸体1与活 塞杆2之间。液压减振器D1包括设置在缸体1的顶端的杆导引件6,该杆导引件6用于封闭缸体1的开口并且支撑活塞杆2 。活塞杆2经由 环状轴承7贯通杆导引件6。唇缘保持环(lip retaining ring )3在其外周部上设置有环状槽3d。通过将唇缘保持环14的内周 嵌合进该环状槽3d中,由该唇缘保持环14支撑密封构件3。密封构件3的内周部被分成油唇缘3a,其顶端与活塞杆2 的位于唇缘保持环14的下方的外周接触;以及尘埃唇缘3c,其 顶端与活塞杆2的位于唇缘保持环14的上方的外周接触。油唇缘3a具有以下功能当活塞杆2进行伸长动作时,通 过刮擦掉附着到活塞杆2的外周上的工作油来防止工作油从缸 体1漏出。尘埃唇缘3c具有以下功能当活塞杆2进行缩回动作 时,通过刮擦掉附着到活塞杆2的外周上的尘埃来防止尘埃侵 入釭体l。液压减振器D1还包括调节油唇缘3 a与活塞杆2之间的摩擦 阻力的摩擦阻力调节机构4。摩擦阻力调节机构4包括环状聚 合物致动器4a,其嵌合在油唇缘3a的外周上;电池4e,其对聚 合物致动器4a施加直流电压;可编程控制器4b,其控制施加在 聚合物致动器4a上的直流电压;以及行程传感器4c,其检测活 塞杆2和缸体1的相对变位位置。聚合物致动器4a由如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等导电聚合 物材料;聚合物电解质凝胶;或者离子交换膜制成。换句话说, 聚合物致动器4a由具有施加直流电时发生膨胀的特性的材料 制成。作为可选方案,可以由例如日本特i午厅2001年7>开的 动器4a。聚合物致动器4 a被装配在油唇缘3 a的外周上。聚合物致动器4a具有一对电极。通过经由控制器4b从设置在缸体l的外部 的电池4e向这些电极施加直流电,聚合物致动器4a膨胀并减小 聚合物致动器4a施加在油唇缘3a上的向内的力。向内的力的减 小使油唇缘3a与活塞杆2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聚合物致动器 4a施加在油唇缘3a上的向内的力随着控制器4b使施加到聚合 物致动器4a的电极上的直流电的增大而减小。控制器4b由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输入/输出接口 (1/0接口 )的微型 计算机构成。控制器可以由多个微型计算机构成。控制器4b被如下编程。具体地,控制器4b被编程为监视活塞杆2和缸体l在轴向上 的相对变位速度(displacement speed ), 该相对变位速度由 来自行程传感器4c的输入的信号的微分处理获得。控制器4b还被编程为当相对变位速度处于极低的操作速 度区域时,不向聚合物致动器4a的电极施加电池4e的直流电 压。当没有向电才及施加直流电时,聚合物致动器4a施加在油唇 缘3a上的向内的力达到最大,并且油唇缘3a和活塞杆2的外周 之间的摩擦阻力也达到最大。当相对变位速度增加到超出极低操作速度区域时,控制器 4b开始向聚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减振器(D1),其包括: 缸体(1); 缸插入体(2),该缸插入体(2)被插入到所述缸体(1)中; 阻尼力产生机构(5),该阻尼力产生机构(5)根据所述缸插入体(2)和所述缸体(1)沿轴向的相对变位而产生流体阻尼力 ; 密封构件(3),该密封构件介于所述缸体(1)与所述缸插入体(2)之间;以及 摩擦阻力调节机构(4),该摩擦阻力调节机构(4)调节所述缸体(1)和所述缸插入体(2)之一与所述密封构件(3)之间的摩擦阻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井静
申请(专利权)人: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