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44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涉及乳化釜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底板,所述釜体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轴,所述釜体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通过在釜体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利用旋转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带动釜体进行旋转,使得釜体的旋转方向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故可对釜体内部的医用凝胶进行全面搅拌处理,使得医用凝胶的搅拌效果更好,也使得医用凝胶的乳化效果更好,从而大大提高了该乳化釜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用时的工作效率。用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


[0001]本技术涉及乳化釜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医用凝胶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了,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即透明质酸钠(又称玻璃酸钠)是一种糖胺聚糖,在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功能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是医学胶的一种,医用凝胶在生产加工时需要使用乳化釜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0003]现有的医用凝胶乳化釜在加工时,乳化釜内部的搅拌装置基本都是固定,在搅拌时,利用搅拌轴带动医用凝胶顺着同一个方向进行搅拌,只能实现对平面范围内的原材进行乳化搅拌,使得医用凝胶在搅拌时效果不好,不便对医用凝胶乳化釜进行旋转,使得医用凝胶在乳化时的效果和速度较为低下,从而大大降低了该医用凝胶乳化釜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已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对医用凝胶乳化釜进行旋转,使得医用凝胶在乳化时的效果和速度较为低下,从而大大降低了该医用凝胶乳化釜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底板,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釜体,所述釜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端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座的外部,所述釜体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块,所述釜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釜体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轴,所述釜体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
[0006]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腔、主动齿轮、第二伺服电机、传动齿牙和限位结构,所述安装腔安装于固定座的一侧,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腔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齿牙安装于釜体的外侧壁,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齿牙之间相互啮合。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槽设置于固定座内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端与釜体的底端连接。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大于限位块的横截面,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轴在转轴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轴在转轴的外侧壁呈等间距分布。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腔、阻尼器、伸缩弹簧、活动板、连接杆和
导向结构,所述固定腔安装于底板的顶端,所述固定腔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外侧壁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阻尼器的顶端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支撑腿的底端连接。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限位杆和限位套,所述限位杆安装于固定腔内部的两侧,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一侧与活动板的一侧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釜体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利用旋转机构的安装腔、主动齿轮、第二伺服电机、传动齿牙、限位槽和限位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带动釜体进行旋转,使得釜体的旋转方向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故可对釜体内部的医用凝胶进行全面搅拌处理,使得医用凝胶的搅拌效果更好,也使得医用凝胶的乳化效果更好,从而大大提高了该乳化釜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通过在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利用缓冲机构的固定腔、阻尼器、伸缩弹簧、活动板、连接杆、限位杆和限位套的相互配合,可对该乳化釜在进行移动或使用时,对其进行缓冲处理,使得乳化釜的使用效果更好,不易因经常震动而受到损坏,从而延长了乳化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固定座;2、支撑腿;3、底板;4、釜体;5、进料口;6、出料口;7、加热块;8、第一伺服电机;9、转轴;10、搅拌轴;11、安装腔;12、主动齿轮;13、第二伺服电机;14、传动齿牙;15、限位槽;16、限位块;17、固定腔;18、阻尼器;19、伸缩弹簧;20、活动板;21、连接杆;22、限位杆;23、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9]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底板3,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安装有釜体4,所述釜体4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进料口5,所述釜体4的底端安装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座1的外部,所述釜体4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块7,所述釜体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8,所述釜体4的内部安装有转轴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与转轴9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9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轴10,所述釜体4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使用时,将医用凝胶原料从进料口5倒入釜体4的内部,此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8带动转轴9进行旋转,故带动搅拌轴10旋转,利用搅拌轴10对医用凝胶进行搅拌处理。
[0020]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腔11、主动齿轮12、第二伺服电机13、传动齿牙14和限位结构,所述安装腔11安装于固定座1的一侧,所述安装腔11的内部安装有主动齿轮12,所述安装腔11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12的一端
连接,所述传动齿牙14安装于釜体4的外侧壁,所述主动齿轮12与传动齿牙14之间相互啮合,使用时,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3带动主动齿轮12进行旋转,由于主动齿轮12与传动齿牙14之间相互啮合,故带动传动齿牙14进行转动,进而在限位槽15和限位块16的限位下,利用传动齿牙14带动釜体4进行旋转,使得釜体4的转动方向和搅拌轴10的旋转方向相反,对釜体4内部的医用凝胶进行全面搅拌处理,使得医用凝胶的搅拌效果更好,也使得医用凝胶的乳化效果更好,从而大大提高了该乳化釜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
[0021]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15和限位块16,所述限位槽15设置于固定座1内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槽1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顶端与釜体4的底端连接,所述限位槽15的横截面大于限位块16的横截面,所述限位槽15与限位块16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使用时,利用限位槽15和限位块16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釜体4在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底板(3),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安装有釜体(4),所述釜体(4)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进料口(5),所述釜体(4)的底端安装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座(1)的外部,所述釜体(4)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块(7),所述釜体(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8),所述釜体(4)的内部安装有转轴(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与转轴(9)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9)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轴(10),所述釜体(4)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腔(11)、主动齿轮(12)、第二伺服电机(13)、传动齿牙(14)和限位结构,所述安装腔(11)安装于固定座(1)的一侧,所述安装腔(11)的内部安装有主动齿轮(12),所述安装腔(11)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12)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齿牙(14)安装于釜体(4)的外侧壁,所述主动齿轮(12)与传动齿牙(14)之间相互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凝胶乳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15)和限位块(16),所述限位槽(15)设置于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波冯艳丽范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午阳光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