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光伏阳光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38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光伏阳光房,包括底托机构,所述底托机构包括底托,所述底托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承重的承重机构,所述承重机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承重机构的外侧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定位槽的内侧,该装配式光伏阳光房,通过在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排水槽,可以将在连接处的渗透的雨水排出,同时外部的空气可以吹入排水槽的内部,也可以将未及时排出的雨水给吹干,防止雨水长时间聚集在密封圈的外侧,造成密封圈长时间水泡造成老化,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防止雨水停留在密封处而从密封圈的缝隙处渗透进入阳光房的内部。的缝隙处渗透进入阳光房的内部。的缝隙处渗透进入阳光房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光伏阳光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是装配式光伏阳光房。

技术介绍

[0002]阳光房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品种,常见于独栋住宅、餐馆、温室、展厅、封闭露台,目前的阳光房多以木材、塑钢型材或型钢框架作为骨架,然后骨架中镶嵌玻璃构成,其中,铝合金阳光房均是以铝合金型材为框架、以太阳能电板为墙面和屋顶,构成一个方箱式玻璃房或三角形屋架结构的玻璃房,美观大方。
[0003]专利公开号“202121824314.5”描述的“一种装配式节能环保型阳光房”,该专利通过支撑架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将阳光房组装在一起,同时组装后的支撑架和支撑板通过销轴、固定轴和固定槽的配合使用连接固定在一起,连接后的固定轴和固定槽通过紧固头、紧固槽和紧固弹簧的配合使用达到紧固稳定的效果,从而方便阳光房本体的组装,但是该种结构不设置有排水槽和密封圈,使得该阳光房在下雨时,雨水容易从连接处漏入阳光房的内部,其次也不能对连接处中渗透的雨水及时的排出和风干,使得雨水长时间地浸泡密封圈,导致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降低。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了装配式光伏阳光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装配式光伏阳光房,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装配式光伏阳光房,包括底托机构,所述底托机构包括底托,所述底托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
[0007]所述底托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承重的承重机构,所述承重机构包括承重柱,且承重柱固定连接在底托的顶部,所述承重柱外侧开设有与安装槽配合的定位槽;
[0008]所述承重机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和两组插块;
[0009]所述承重机构的外侧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侧均开设有第二插槽和沉头孔;
[0010]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定位槽的内侧,所述连接螺栓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紧帽,所述锁紧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拨块。
[0011]优选的,所述承重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承重柱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插槽的内部插接有侧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设置在定位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内部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板,且太阳能电板与密封圈贴合,所述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有排水槽。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柱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一组所述插块插接在第一插槽的内部,另一组所述插块插接在第二插槽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门框,所述连接螺栓插接在沉头孔的内部,所述锁紧帽滑动连接在沉头孔的内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侧板的材质均为玻璃。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装配式光伏阳光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装配式光伏阳光房,通过在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排水槽,可以将在连接处的渗透的雨水排出,同时外部的空气可以吹入排水槽的内部,也可以将未及时排出的雨水给吹干,防止雨水长时间聚集在密封圈的外侧,造成密封圈长时间水泡造成老化,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防止雨水停留在密封处而从密封圈的缝隙处渗透进入阳光房的内部。
[0019](2)、该装配式光伏阳光房,将侧板插接在第一插槽的内部,再把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对准安装槽和定位槽后,并使得连接螺栓插接在沉头孔的内部,此时可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插入定位槽的内部,随后将锁紧帽扣入沉头孔的内部,再通过拨块把锁紧帽拧入连接螺栓的外侧,此时可通过锁紧帽对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进行固定,随后将连接框盖在承重柱的顶部,并使得定位柱插入定位孔的内部,插块插接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内部,通过该种拼接方式,既能对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进行预固定,也能快速完成对阳关房整体框架的拼接。
[0020](3)、该装配式光伏阳光房安装结束后,由于太阳能电板安装在阳光房的顶部,此时太阳光可以直接太阳能电板上,通过太阳能电板进行发电,太阳能电板发电后会通过导线传输至控制器上,控制器控制逆变器对太阳能电板发出的电进行转化,并通过蓄电池储存,在需要用电时,可直接在蓄电池上外接连接器(如插座),即可对蓄电池中储存的电能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爆炸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另一视角爆炸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立体图。
[0025]图中1、底托机构;11、底托;12、安装槽;2、承重机构;21、承重柱;22、定位孔;23、第一插槽;24、定位槽;3、连接机构;31、连接框;32、排水槽;33、密封槽;34、定位柱;35、插块;4、安装机构;41、第一安装板;42、第二安装板;43、沉头孔;44、第二插槽;45、门框;5、侧板;6、密封圈;7、太阳能电板;8、固定机构;81、连接螺栓;82、锁紧帽;83、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

4,装配式光伏阳光房,包括底托机构1,底托机构1包括底托11,底托1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2;
[0029]底托机构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承重的承重机构2,承重机构2包括承重柱21,且承重柱21固定连接在底托11的顶部,承重柱21外侧开设有与安装槽12配合的定位槽24,承重柱2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插槽23,承重柱21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22,第一插槽23的内部插接有侧板5,第一安装板41和第二安装板42均设置在定位槽24的内部;
[0030]承重机构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框31,连接框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4和两组插块35,连接框31的内部开设有密封槽33,密封槽3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6,密封槽3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板7,底托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逆变器和蓄电池,逆变器与蓄电池电连接,且逆变器的外侧电信连接有控制器,且太阳能电板7与控制器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线,太阳能电板7、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均为现有技术,且四者之间的线路连接均为简单的电路控制技术,为本领徐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太阳能电板7与密封圈6贴合,密封槽33的底部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光伏阳光房,包括底托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机构(1)包括底托(11),所述底托(1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底托机构(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承重的承重机构(2),所述承重机构(2)包括承重柱(21),且承重柱(21)固定连接在底托(11)的顶部,所述承重柱(21)外侧开设有与安装槽(12)配合的定位槽(24);所述承重机构(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框(31),所述连接框(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4)和两组插块(35);所述承重机构(2)的外侧通过固定机构(8)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4),所述安装机构(4)包括第一安装板(41)和第二安装板(42),所述第一安装板(41)和第二安装板(42)的外侧均开设有第二插槽(44)和沉头孔(43);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连接螺栓(81),且连接螺栓(81)固定连接在定位槽(24)的内侧,所述连接螺栓(8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紧帽(82),所述锁紧帽(8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拨块(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光伏阳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2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燕张银娣杨廷洪钟世泉李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元天科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