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34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其包括机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第一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座,第一驱动机构能带动第一移动座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移动座上,第二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座,第二驱动机构能带动第二移动座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夹持件和缓冲件,第一安装座与第二移动座连接,缓冲件分别与第一安装座和夹持件连接,夹持件用于夹持电池壳体,缓冲件能缓冲夹持件受到第二方向的作用力。该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在上料过程中,能防止夹持件过渡挤压电池壳体,保证电池壳体的良品率。保证电池壳体的良品率。保证电池壳体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壳体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工序繁杂,各个工序工位之间的物料传递需要通过输送系统进行传送。其中,电池壳体在电芯入壳前,需要对电池壳体进行除尘处理。
[0003]目前,电池壳体的输送平台与除尘机构通常间隔设置,在两者之间需要通过上料装置的夹具将输送平台上的电池壳体抓取至除尘机构上,除尘机构对电池壳体进行除尘后,再通过夹具将除尘后的电池壳体抓取并移动至下一个工序。但是当上料装置的夹具向下移动抓取电池壳体时,由于机械的精准度或驱动机构故障等原因,电池壳体会因受到夹具的过渡挤压而损坏,从而造成电池壳体的不良品率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其防止电池壳体被过渡挤压而损坏。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包括:
[0007]机架;
[0008]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0009]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第二移动座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0010]夹持机构,其包括第一安装座、夹持件和缓冲件,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移动座连接,所述缓冲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夹持件连接,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电池壳体,所述缓冲件能缓冲所述夹持件受到所述第二方向的作用力。
[0011]作为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缓冲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夹持件连接。
[0012]作为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缓冲件还包括导向轴,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另一端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轴外。
[0013]作为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二安装座、气缸和夹爪,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缓冲件连接,所述夹爪包括两块夹板,两块所述夹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背离所述缓冲件的一侧上,两块所述夹板间隔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电池壳体的夹持槽,所述气缸分别与两块所述夹板连接,所述气缸驱动两块所述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4]作为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板包括主体和两个夹持部,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电池壳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电池壳体的侧壁与所述斜面抵接。
[0015]作为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斜面上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电池壳体的侧壁与所述保护层抵接。
[0016]作为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一导轨,另一者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沿所述第二移动座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0017]作为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设置有多个,所有的所述夹持机构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座上。
[0018]作为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组移动模组,两组所述移动模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移动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移动模组连接,两组所述移动模组共同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移动,且所述第二移动座位于两组所述移动模组之间。
[0019]作为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杆,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杆分别与两组所述移动模组连接。
[0020]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座移动,以带动夹持机构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二移动座朝向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朝向电池壳体移动,以通过夹持机构的夹持件对电池壳体进行夹持,当夹持件夹紧电池壳体后,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电池壳体沿第二方向移动至适当位置,接着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电池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下一个工位上,从而实现该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对电池壳体的上料功能。在第二移动座向下移动过程中,带动整个夹持机构向下移动,由于第一安装座与第二移动座固定连接,而夹持件与第一安装座通过缓冲件连接,因此在夹持件夹紧电池壳体后,缓冲件可以缓冲夹持件受到第二方向的的作用力,避免夹持件过渡挤压电池壳体而变形,从而导致电池壳体发生损坏,通过使用该电池壳体上料装置进行上料提高电池壳体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2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壳体上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机构与第二移动座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00、电池壳体;
[0032]1、机架;2、第一驱动机构;21、移动模组;22、第一电机;23、传动杆;3、第二驱动机构;31、第二电机;32、第二丝杆;33、第二螺母;34、联轴器;35、轴承座;4、第一移动座;5、夹持机构;51、第一安装座;511、通孔;512、第一导轨;52、夹持件;521、第二安装座;522、气缸;523、夹板;5231、主体;5232、夹持部;52321、斜面;524、夹持槽;525、保护层;526、第一滑块;527、主气管;528、分气管;53、缓冲件;531、弹簧;532、导向轴;6、第二移动座;7、输送轨道;8、除尘机构;81、第二支架;82、除尘管;83、出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第二移动座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夹持机构,其包括第一安装座、夹持件和缓冲件,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移动座连接,所述缓冲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夹持件连接,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电池壳体,所述缓冲件能缓冲所述夹持件受到所述第二方向的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夹持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还包括导向轴,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另一端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轴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二安装座、气缸和夹爪,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缓冲件连接,所述夹爪包括两块夹板,两块所述夹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背离所述缓冲件的一侧上,两块所述夹板间隔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电池壳体的夹持槽,所述气缸分别与两块所述夹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水林李养德邓明星殷火初李斌王世峰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