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率低的焚烧尾气喷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04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率低的焚烧尾气喷淋塔,涉及喷淋塔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焚烧尾气处理装置中设置的喷淋塔,喷淋结构较为单一,烟气与喷淋面间易产生间隙,使得烟气无法全面均匀的进行过滤处理的问题。过滤台,其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另一端的上方,所述过滤台的上方安装有喷淋塔,所述喷淋塔一侧的下端设置有进烟管,所述喷淋塔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循环泵,其安装在所述进水管的一侧,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安装有抽水管,且抽水管贯穿并延伸至蓄水池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管,所述输水管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支管;第一喷淋架,其安装在所述喷淋塔的内部。安装在所述喷淋塔的内部。安装在所述喷淋塔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率低的焚烧尾气喷淋塔


[0001]本技术涉及喷淋塔
,具体为一种污染率低的焚烧尾气喷淋塔。

技术介绍

[0002]喷淋塔作为环保废气处理的一种处理设备而存在,根据工作原理分为循环水喷淋塔,碱液喷淋塔,酸液喷淋塔。根据塔体材质分为玻璃钢喷淋塔、pp喷淋塔、不锈钢喷淋塔。根据废气性质不一样选择合理的喷淋材质和喷淋工艺。其是焚烧尾气处理的主要设备;
[0003]如公告号CN213160056U名为一种环保用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喷淋塔一侧连通有用于输送垃圾焚烧后尾气的进气管道,喷淋塔内腔位于进气管道上方连接滤网,滤网顶部设有用于去除尾气中飞灰和尘土的喷淋组件,喷淋塔内腔底部设有用于储存喷淋后污水的污水池,污水池内设有用于污水和絮凝剂混合均匀的搅拌组件,污水池通过排污管连接沉淀池,沉淀池内腔连接有用于抽取沉淀池内清水的抽水管,抽水管连接有用于向喷淋组件供水的供水组件。
[0004]上述焚烧尾气处理装置中设置的喷淋塔,喷淋结构较为单一,烟气与喷淋面间易产生间隙,使得烟气无法全面均匀的进行过滤处理;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染率低的焚烧尾气喷淋塔,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率低的焚烧尾气喷淋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焚烧尾气处理装置中设置的喷淋塔,喷淋结构较为单一,烟气与喷淋面间易产生间隙,使得烟气无法全面均匀的进行过滤处理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率低的焚烧尾气喷淋塔,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一端内的上方安装有进水管;
[0007]还包括:
[0008]过滤台,其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另一端的上方,所述过滤台的上方安装有喷淋塔,所述喷淋塔一侧的下端设置有进烟管,所述喷淋塔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
[0009]循环泵,其安装在所述进水管的一侧,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安装有抽水管,且抽水管贯穿并延伸至蓄水池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管,所述输水管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支管;
[0010]第一喷淋架,其安装在所述喷淋塔的内部,所述第一喷淋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主管,且第一主管与第一支管相连通,所述第一主管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分流管,且第一分流管十四个,所述第一主管和第一分流管的下端均安装有多个第一喷嘴;
[0011]第二喷淋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喷淋架的下方,所述第二喷淋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主管,且第二主管与第二支管相连通,所述第二主管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分流管,且第二分流管设置有十六个,所述第二分流管的上端安装有多个第二喷嘴;
[0012]所述第一喷淋架内的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喷淋架内的第二分流管错位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过滤台内壁的两侧均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抽拉盒,且抽拉盒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抽拉盒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含有滤网和蜂窝状活性炭板,且滤网设置在蜂窝状活性炭板的表面。
[0014]优选的,所述抽拉盒的前端安装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的前端安装有拉杆,所述导轨的前端设置有磁吸片,且导轨通过磁吸片与抽拉板磁力吸附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喷淋架的下方设置有折流层,所述折流层的内部设置有波形折流道,且波形折流道设置有多个。
[0016]优选的,所述蓄水池一端的前方安装有排水阀。
[0017]优选的,所述喷淋塔的前端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设置有两个。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通过在喷淋塔内设置两组喷淋架,烟气在喷淋塔内上移时,因第一喷淋架为向上喷淋结构,水体上升以及落下回流的过程均能与烟气接触,提高了与烟气的接触时间,而第二喷淋架为向下喷淋结构,因第一喷淋架内的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喷淋架内的第二分流管错位设置,故第一喷淋架与第二喷淋架配合,能够使喷淋面全面均匀的与烟气接触,解决了现有焚烧尾气处理装置中设置的喷淋塔,喷淋结构较为单一,烟气与喷淋面间易产生间隙,使得烟气无法全面均匀的进行过滤处理的问题。
[0020]2、通过在第二喷淋架的下方设置有折流层,折流层的内部设置有波形折流道,且波形折流道设置有多个,过滤时,烟气首先进入折流层,沿波形折流道上移的过程中,能够与喷淋水预接触,进一步提升后续过滤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折流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喷淋架底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喷淋架顶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蓄水池;2、进水管;3、排水阀;4、过滤台;5、抽拉板;6、拉杆;7、喷淋塔;8、观察窗;9、排烟管;10、循环泵;11、输水管;12、第一支管;13、第二支管;14、过滤层;141、滤网;142、蜂窝状活性炭板;15、抽水管;16、折流层;161、波形折流道;17、第一喷淋架;171、第一主管;172、第一分流管;173、第一喷嘴;18、第二喷淋架;181、第二主管;182、第二分流管;183、第二喷嘴;19、抽拉盒;20、导轨;21、磁吸片;22、进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污染率低的焚烧尾气喷淋塔,包括蓄水池1,蓄水池1一端内的上方安装有进水管2;
[0030]还包括:
[0031]过滤台4,其设置在蓄水池1另一端的上方,过滤台4的上方安装有喷淋塔7,喷淋塔7一侧的下端设置有进烟管22,喷淋塔7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9;
[0032]循环泵10,其安装在进水管2的一侧,循环泵10的进水口安装有抽水管15,且抽水管15贯穿并延伸至蓄水池1的内部,循环泵10的出水口安装有输水管11,输水管1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管12,输水管11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支管13;
[0033]第一喷淋架17,其安装在喷淋塔7的内部,第一喷淋架1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主管171,且第一主管171与第一支管12相连通,第一主管17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分流管172,且第一分流管172十四个,第一主管171和第一分流管172的下端均安装有多个第一喷嘴173;
[0034]第二喷淋架18,其设置在第一喷淋架17的下方,第二喷淋架18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主管181,且第二主管181与第二支管13相连通,第二主管18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分流管182,且第二分流管182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率低的焚烧尾气喷淋塔,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一端内的上方安装有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台(4),其设置在所述蓄水池(1)另一端的上方,所述过滤台(4)的上方安装有喷淋塔(7),所述喷淋塔(7)一侧的下端设置有进烟管(22),所述喷淋塔(7)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9);循环泵(10),其安装在所述进水管(2)的一侧,所述循环泵(10)的进水口安装有抽水管(15),且抽水管(15)贯穿并延伸至蓄水池(1)的内部,所述循环泵(10)的出水口安装有输水管(11),所述输水管(1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管(12),所述输水管(11)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支管(13);第一喷淋架(17),其安装在所述喷淋塔(7)的内部,所述第一喷淋架(1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主管(171),且第一主管(171)与第一支管(12)相连通,所述第一主管(17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分流管(172),且第一分流管(172)十四个,所述第一主管(171)和第一分流管(172)的下端均安装有多个第一喷嘴(173);第二喷淋架(18),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喷淋架(17)的下方,所述第二喷淋架(18)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主管(181),且第二主管(181)与第二支管(13)相连通,所述第二主管(18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分流管(182),且第二分流管(182)设置有十六个,所述第二分流管(1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振洁宋华磊侯振林李宗洲潘勇锋刘玉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诺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