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油烟滤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包括外隔热管、内传热管,所述内传热管的外壁缠绕自限温伴热电缆形成有自限温加热层;所述自限温加热层位于外隔热管、内传热管之间;所述自限温加热层外壁复合有隔热安全组合层;所述内传热管内填充有油烟复合滤网;所述油烟复合滤网包括褶形支撑骨架和油烟吸附棉,所述油烟吸附棉填充于褶形支撑骨架内。本申请具有使用者可自行进行解析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使用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
[0001]本申请涉及油烟滤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
技术介绍
[0002] 油烟滤芯主要用于工业油烟处理设备,用于吸附处理油烟气体。工业油烟处理设备使用时,车间带有油烟气体经过油烟滤芯,被吸附于油烟滤芯的滤网中,所排放的过滤气体烟油含量小于1.0mg/m3,油烟颗粒小于5.0 mg/m3。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油烟滤芯,包括支撑骨架和油烟滤网,油烟滤网填充于支撑骨架。油烟滤网由基体网材料、后整助剂制成。基体网材料是采用中空涤纶丝通过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后整助剂中包含有粘结剂、多孔隙结构的硅藻土、抗菌剂,经过后整助剂浸渍处理的基体网材料表面粘附有硅藻土、抗菌剂,起到抗菌、吸附油烟颗粒,去除油烟中的氨气、异戊酸等油烟气味的作用。
[0004]申请方实际生产研究发现了以下缺陷:现有油烟滤芯吸附饱和后就需要进行油烟滤网的更换,而换下来的油烟滤网,使用者无法循环使用。虽然换下来的油烟滤网厂家进行解析回收再利用,但是使用单位不具备这个技术,导致整体的使用成本偏昂贵的问题,限制了其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包括外隔热管、内传热管,所述内传热管的外壁缠绕自限温伴热电缆形成有自限温加热层;所述自限温加热层位于外隔热管、内传热管之间;所述自限温加热层外壁复合有隔热安全组合层;所述内传热管内填充有油烟复合滤网;所述油烟复合滤网包括褶形支撑骨架和油烟吸附棉,所述油烟吸附棉填充于褶形支撑骨架内。
[0008]本申请中的自限温伴热电缆通道产生热量,对油烟复合滤网中的油烟吸附棉进行加热解析,可使得油烟吸附棉中吸附的油烟物质脱落油烟吸附棉的舒服,挥发至环境中,通过外界抽风装置即可实现油烟吸附棉的解析再利用,因此,本申请制备的油烟滤芯具有使用者可自行进行解析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使用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隔热安全组合层包括由内向外复合于自限温加热层的玻纤网格布、热辐射反射金属纸、多孔隔热棉。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升热量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且避免外隔热管出现安全事故,提升本申请的使用安全性能。
[0011]优选的,所述传热管内设置有油烟收集组件;所述油烟收集组件设置于油烟吸附棉内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烟收集组件可对解析的油烟进行富集处理,进而改善解析操作的便捷性能。
[0013]优选的,所述油烟收集组件包括收集主管、收集支管组、导流收集管,所述收集支管组垂直固定连通于收集主管;相邻所述收集支管组的间隔相等;单个所述收集支管组包含至少四根收集支管,所述收集支管垂直固定连通于收集主管,且相邻收集支管形成的夹角相等;所述导流收集管一端垂直固定连通于收集主管的中部,且另一端依次穿设油烟复合滤网、内传热管、外隔热管伸至于外隔热管的外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收集支管组和多个收集支管的技术设计,可有效吸附解析产生的油烟物质,便于将油烟物质富集处理,提升解析效率且可进一步进而改善解析操作的便捷性能。
[0015]优选的,单个所述收集支管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单个所述收集支管表面沿自身轴向开设多个导流线槽;所述导流线槽与通孔相连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对解析的油烟进行富集处理,进一步提升解析效率,改善解析操作的便捷性能。
[0017]优选的,所述油烟吸附棉包括:油烟吸附棉A和油烟吸附棉B,所述褶形支撑骨架包括褶形支撑骨架A和褶形支撑骨架B,所述油烟吸附棉B套设在收集主管外壁,褶形支撑骨架A包覆在油烟吸附棉A外侧,油烟吸附棉A包覆在褶形支撑骨架A外侧,褶形支撑骨架B包覆在油烟吸附棉B外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处理气体的流通量,同时有效除去油烟物质。
[0019]优选的,伸至于外隔热管外部的导流收集管的管端连通有外接收集瓶;所述外接收集瓶连接有具有负压抽气功能的抽取装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接收集瓶可对解析的油烟物质进行相似相容,有效除去解析的油烟物质,保证油烟吸附棉的解析效率,使用者可自行进行解析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使用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0021]优选的,伸至于外隔热管外部的导流收集管的管端连通有冷凝管件;所述冷凝管件与外接收集瓶相连通。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管件可将解析出来的气态油烟物质冷凝为液态物,可提升整体的解析效率,降低回收利用的人力成本,进而降低整体的使用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0023]优选的,冷凝管件的内通道为螺旋通道;所述冷凝管件包括内冷凝管和外套管,外套管可拆卸连接于内冷凝管,外套管和内冷凝管之间形成有储存冷却介质的夹层腔室;所述外套管连通有用于向夹层腔室中注入冷却介质的外接管;所述外接管密封连接有封盖。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通道可延长待处理油烟气体与冷凝介质的接触管程,可提升整体的解析效率,降低回收利用的人力成本。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0026]1、本申请具有使用者可自行进行解析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使用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0027] 2、本申请中外接收集瓶的设置可对解析的油烟物质进行相似相容,有效除去解析的油烟物质,保证油烟吸附棉的解析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集支管的横截面结构展示图。
[003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流收集管、冷凝管件、外接收集瓶、抽取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褶形支撑骨架;10、油烟复合滤网;11、褶形支撑骨架A;12、褶形支撑骨架B;2、油烟吸附棉;21、油烟吸附棉A;22、油烟吸附棉B;3、外隔热管;4、内传热管;5、自限温加热层;50、隔热安全组合层;51、玻纤网格布;52、热辐射反射金属纸;53、多孔隔热棉;6、油烟收集组件;61、收集主管;62、收集支管组;620、收集支管;621、通孔;622、导流线槽;63、导流收集管;7、冷凝管件;70、外接收集瓶;700、夹层腔室;71、内冷凝管;72、外套管;73、外接管;74、封盖;8、抽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33]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包括油烟复合滤网10、外隔热管3、内传热管4、自限温加热层5,其中,内传热管4的外壁缠绕自限温伴热电缆形成自限温加热层5,自限温加热层5位于外隔热管3、内传热管4之间。油烟复合滤网10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隔热管(3)、内传热管(4),所述内传热管(4)的外壁缠绕自限温伴热电缆形成有自限温加热层(5);所述自限温加热层(5)位于外隔热管(3)、内传热管(4)之间;所述自限温加热层(5)外壁复合有隔热安全组合层(50);所述内传热管(4)内填充有油烟复合滤网(10);所述油烟复合滤网(10)包括褶形支撑骨架(1)和油烟吸附棉(2),所述油烟吸附棉(2)填充于褶形支撑骨架(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安全组合层(50)包括由内向外复合于自限温加热层(5)的玻纤网格布(51)、热辐射反射金属纸(52)、多孔隔热棉(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传热管(4)内设置有油烟收集组件(6);所述油烟收集组件(6)设置于油烟吸附棉(2)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收集组件(6)包括收集主管(61)、收集支管组(62)、导流收集管(63),所述收集支管组(62)垂直固定连通于收集主管(61);相邻所述收集支管组(62)的间隔相等;单个所述收集支管组(62)包含至少四根收集支管(620),所述收集支管(620)垂直固定连通于收集主管(61),且相邻收集支管(620)形成的夹角相等;所述导流收集管(63)一端垂直固定连通于收集主管(61)的中部,且另一端依次穿设油烟复合滤网、内传热管(4)、外隔热管(3)伸至于外隔热管(3)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油烟滤芯,其特征在于:单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越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