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紧急制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87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梯紧急制动结构,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的顶部设置有牵引急停机构,所述牵引急停机构的左侧设置有调速机构,所述调速机构栓接在平板顶部的左侧,所述内凹槽内部的四角设置有缓冲机构,通过设置牵引急停机构,在人员在电梯的内部且突然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时,急停组件会立刻的将牵引组件进行紧急的制动,在此同时牵引组件在运行时会根据电梯的重量来控制牵引组件的运行速度,在此同时牵引组件在再次通电的情况下会根据电梯的重量来缓慢的再次运行,通过设置调速机构。构。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紧急制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涉及电梯紧急制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进行升降使用,而紧急制动结构则是在电梯断电或者钢丝绳断开时将轿厢固定,防止轿厢向下自由落体,以避免对轿厢内部的人员带来伤害。
[0003]目前,公号为:CN205739849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紧急制动装置,此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导轨、轿厢、制动器、主控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制动器包括伸缩弹簧、旋转吸盘,所述导轨设置在轿厢的四边,所述制动器设置在轿厢的底部四角,所述主控器设置在电梯井道的顶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轿厢的顶部,所述轿厢的内部设有紧急按钮,该电梯紧急制动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减少了突发性事故对使用者的伤害以及提高了乘坐人员被困电梯时的自救能力,设计合理。
[0004]现有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在停电时曳引机无法工作的时候有以下的缺点,突然的停电会使紧急制动结构会很突然的将曳引机的输出端锁死,会导致与轿厢连接的钢丝绳受曳引机的影响会带给轿厢一定的冲击,易导致轿厢内部的人员站立不稳的现象,以及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紧急制动结构会将曳引机的输出端急停,会导致紧急制动结构的磨损较大,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电梯紧急制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在停电时曳引机无法工作的时候有以下的缺点,突然的停电会使紧急制动结构会很突然的将曳引机的输出端锁死,会导致与轿厢连接的钢丝绳受曳引机的影响会带给轿厢一定的冲击,易导致轿厢内部的人员站立不稳的现象,以及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紧急制动结构会将曳引机的输出端急停,会导致紧急制动结构的磨损较大,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的顶部设置有牵引急停机构,所述牵引急停机构的左侧设置有调速机构,所述调速机构栓接在平板顶部的左侧,所述内凹槽内部的四角设置有缓冲机构;
[0007]所述牵引急停机构包括牵引组件和急停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支撑块、牵引电机、轮毂、螺纹轴、拉力传感块、U型块、齿轮和钢丝绳转盘,所述支撑块栓接在平板顶部的右侧,所述牵引电机栓接在支撑块的顶部,所述轮毂的后侧与牵引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所述螺纹轴的右侧与轮毂的前侧焊接,所述拉力传感块栓接在平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U型块
栓接在拉力传感块的顶部,所述齿轮的前侧与前侧U型块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与螺纹轴啮合,所述钢丝绳转盘的后侧与后侧U型块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钢丝绳转盘的前侧与齿轮的后侧焊接。
[0008]为了达到对牵引组件进行急停限位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急停组件包括固定板、滑动杆、移动板、制动块、拉伸电磁阀、限位杆、张力弹簧和抵压板,所述固定板焊接在平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滑动杆贯穿固定板内侧的内壁,所述移动板的外侧与滑动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焊接,所述制动块焊接在移动板的内侧,所述拉伸电磁阀栓接在前侧移动板的前侧,所述拉伸电磁阀的伸缩端贯穿前侧移动板并与后侧移动板的前侧焊接,所述限位杆的后侧与后侧移动板的前侧焊接,所述限位杆的前侧贯穿前侧移动板的后侧,所述张力弹簧套设在限位杆前侧的外侧,所述张力弹簧的后侧与前侧移动板的前侧接触,所述抵压板焊接在限位杆的前侧,所述抵压板的后侧与张力弹簧接触。
[0009]为了达到降低牵引组件和急停组件之间较大磨损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优选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内半圆板、左横板、L型板、多位线圈、连接轴、配重盘和永磁块,所述内半圆板栓接在平板顶部的左侧,所述左横板栓接在内半圆板的左侧,所述L型板栓接在内半圆板右侧的两侧,所述多位线圈栓接在左横板的右侧和L型板的左侧,所述连接轴的右侧与螺纹轴的左侧焊接,所述配重盘的右侧与连接轴焊接,所述永磁块焊接在配重盘的两侧。
[0010]为了达到在牵引组件急停后对轿厢进行缓冲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方板、弹簧柱和顶方板,所述底方板栓接在内凹槽内部底部的四角,所述弹簧柱焊接在底方板的顶部,所述顶方板的底部与弹簧柱的顶部栓接,所述顶方板的顶部与平板栓接。
[0011]为了达到降低制动块质量以及在制动块进行紧急制动时增加阻力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制动块的内侧开设有降重孔。
[0012]为了达到辅助滑动杆在滑动时的使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平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与滑动杆焊接。
[0013]为了达到遮挡固定板内部结构防止灰尘从顶部落入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栓接有遮挡板。
[0014]为了达到对配重盘进行辅助支撑转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内半圆板内部的顶部粘接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外侧为金属材料内部为弹性棉材料。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该电梯紧急制动结构,通过设置牵引急停机构,在人员在电梯的内部且突然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时,急停组件会立刻的将牵引组件进行紧急的制动,在此同时牵引组件在运行时会根据电梯的重量来控制牵引组件的运行速度,在此同时牵引组件在再次通电的情况下会根据电梯的重量来缓慢的再次运行,通过设置调速机构,在牵引组件运行的同时作为配重的调速机构在通电的状态下会受电磁力的影响协同牵引组件一并进行运行,当突然断电时,急停组件对牵引组件进行制动时,则调速机构则作为配重配合急停组件来降低突
然制动带来的磨损,以增加急停组件和牵引组件的使用寿命,通过缓冲机构,在急停组件对牵引组件进行紧急的制动时,会使与与轿厢连接的钢丝绳受曳引机的影响会带给轿厢一定的冲击,而经过缓冲机构则可以对急停带来的冲击进行缓冲,以此可以避免轿厢内部的人员站立不稳的现象,同时以可降低急停组件和牵引组件的消耗磨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内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牵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急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调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紧急制动结构,包括衔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1)的顶部开设有内凹槽(2),所述内凹槽(2)的顶部设置有平板(3),所述平板(3)的顶部设置有牵引急停机构(4),所述牵引急停机构(4)的左侧设置有调速机构(5),所述调速机构(5)栓接在平板(3)顶部的左侧,所述内凹槽(2)内部的四角设置有缓冲机构(6);所述牵引急停机构(4)包括牵引组件(401)和急停组件(402),所述牵引组件(401)包括支撑块(4011)、牵引电机(4012)、轮毂(4013)、螺纹轴(4014)、拉力传感块(4015)、U型块(4016)、齿轮(4017)和钢丝绳转盘(4018),所述支撑块(4011)栓接在平板(3)顶部的右侧,所述牵引电机(4012)栓接在支撑块(4011)的顶部,所述轮毂(4013)的后侧与牵引电机(4012)的输出端焊接,所述螺纹轴(4014)的右侧与轮毂(4013)的前侧焊接,所述拉力传感块(4015)栓接在平板(3)顶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U型块(4016)栓接在拉力传感块(4015)的顶部,所述齿轮(4017)的前侧与前侧U型块(4016)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齿轮(4017)与螺纹轴(4014)啮合,所述钢丝绳转盘(4018)的后侧与后侧U型块(4016)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钢丝绳转盘(4018)的前侧与齿轮(4017)的后侧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紧急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停组件(402)包括固定板(4021)、滑动杆(4022)、移动板(4023)、制动块(4024)、拉伸电磁阀(4025)、限位杆(4026)、张力弹簧(4027)和抵压板(4028),所述固定板(4021)焊接在平板(3)顶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滑动杆(4022)贯穿固定板(4021)内侧的内壁,所述移动板(4023)的外侧与滑动杆(4022)远离固定板(4021)的一端焊接,所述制动块(4024)焊接在移动板(4023)的内侧,所述拉伸电磁阀(4025)栓接在前侧移动板(4023)的前侧,所述拉伸电磁阀(4025)的伸缩端贯穿前侧移动板(4023)并与后侧移动板(4023)的前侧焊接,所述限位杆(4026)的后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李镔融王喜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金烨天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