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光装置、照明系统和内窥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372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4
本申请涉及一种收光装置、照明系统和内窥镜,该收光装置应用于内窥镜。该收光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光束准直组件和耦合组件;耦合组件远离第一光源的耦合面为球面;光束准直组件用于收集第一光源发射的光束,并将光束准直出射至耦合组件;耦合组件用于将准直后的光束耦合至光纤束。本申请提供的收光装置能够提高第一光源的光能利用率。光源的光能利用率。光源的光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光装置、照明系统和内窥镜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收光装置、照明系统和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成像系统主要用于人体内部组织的成像探测,由于人体内部是一个暗腔,需要使用照明系统为内窥镜的成像探测提供一定的光照,因此,照明系统是内窥镜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常用的内窥镜成像系统中的照明系统中,通常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冷光源提供光照。
[0003]传统技术中,LED光源包括使用封装组件封装的发光芯片。经过封装后的LED光源为郎伯发射体,郎伯发射体发射的光使用光纤束进行照明光线传导。
[0004]但是,上述郎伯发射体发射的光源不能被光纤束完全接收,导致LED光源的光能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收光装置、照明系统和内窥镜。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收光装置,收光装置应用于内窥镜,收光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光束准直组件和耦合组件;所述耦合组件远离第一光源的耦合面为球面;
[0007]光束准直组件,用于收集第一光源发射的光束,并将光束准直出射至耦合组件;
[0008]耦合组件,用于将准直后的光束耦合至光纤束。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束准直组件和耦合组件间隔预设距离。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束准直组件包括准直中间部和准直周边部,准直中间部和准直周边部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一容纳腔;
[0011]准直中间部,用于对第一光源发射的光束中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束进行准直;
[0012]准直周边部,用于对第一光源发射的光束中在预设角度范围外的光束进行准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准直中间部的第一入射侧为平面,准直中间部的第一出射侧为非球面。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准直周边部包括第二入射侧、第二出射侧和第一侧壁,准直周边部的第二入射侧为第一容纳腔的侧面,第二出射侧为平面,第一侧壁为自由曲面;
[0015]准直周边部,用于将第一光源中在预设角度范围外的光束折射至第一侧壁,经过第一侧壁反射后从第二出射侧准直出射。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光装置还包括壳体,第一光源、光束准直组件和耦合组件均位于壳体内。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光装置还包括双色镜、准直透镜和第二光源,双色镜设置于光束准直组件和耦合组件之间,准直透镜设置于双色镜和第二光源之间;
[0018]准直透镜,用于将从第二光源发射的光束准直后出射至双色镜;
[0019]双色镜,用于将从准直透镜出射的光束反射至耦合组件,以及将光束准直组件出射的光束透射至耦合组件。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出射端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固定光纤束。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束准直组件和耦合组件一体成型。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束准直组件的入射侧设置有第二容纳腔,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底面为非球面,第二容纳腔的侧面为平面,光束准直组件包括第二侧壁;
[0023]底面,用于将从第一光源发射的光束中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束准直后出射;
[0024]第二侧壁,用于将折射的光束反射后准直出射,其中,折射的光束是从第一光源发射的光束中在预设角度范围外的光束经过第二容纳腔的侧面折射后的光束。
[0025]第二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包括光纤束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收光装置。
[0026]第三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照明系统。
[002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光装置、照明系统和内窥镜。收光装置应用于内窥镜。收光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光束准直组件和耦合组件。耦合组件远离第一光源的耦合面为球面。光束准直组件用于收集第一光源发射的光束,并将光束准直出射至耦合组件;耦合组件用于将准直后的光束耦合至光纤束。本申请提供的收光装置中第一光源发射的分散的全部光束会进入光束准直组件,光束准直组件将收集到的光束全部准直输出至耦合组件后,耦合组件通过耦合面将接收到的光束耦合至光纤束。第一光源发射的光束全部进入光束准直组件,并且经过光束准直组件和耦合组件耦合至光纤束的光束几乎没有损耗,也就是说,第一光源发射的光束能够被光纤束完全接收,能够提高第一光源的光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收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光束准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光束准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光束装置组件中准直周边部的第一侧壁的设计示意图;
[0033]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0、收光装置;100、第一光源;200、光束准直组件;210、准直中间部;211、第一入射侧;212、第一出射侧;220;准直周边部;221、第一准直周边部;222、第二准直周边部;230、第一容纳腔;223、第二入射侧;224、第二出射侧;225、第一侧壁;240、第二容纳腔;241、底面;250、第二侧壁;300、耦合组件;301、耦合面;400、限位垫圈;500、壳体;510、限位组件;600、双色镜;700、准直透镜;800、第二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9]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0]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光装置(10)应用于内窥镜,所述收光装置(10)包括第一光源(100)、光束准直组件(200)和耦合组件(300);所述耦合组件(300)远离所述第一光源(100)的耦合面(301)为球面;所述光束准直组件(200),用于收集所述第一光源(100)发射的光束,并将所述光束准直出射至所述耦合组件(300);所述耦合组件(300),用于将准直后的光束耦合至光纤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准直组件(200)和所述耦合组件(300)间隔预设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准直组件(200)包括准直中间部(210)和准直周边部(220),所述准直中间部(210)和所述准直周边部(220)形成第一容纳腔(230),所述第一光源(1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30);所述准直中间部(210),用于对所述第一光源(100)发射的光束中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束进行准直;所述准直周边部(220),用于对所述第一光源(100)发射的光束中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外的光束进行准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中间部(210)的第一入射侧(211)为平面,所述准直中间部(210)的第一出射侧(212)为非球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周边部(220)包括第二入射侧(223)、第二出射侧(224)和第一侧壁(225),所述准直周边部(220)的第二入射侧(223)为所述第一容纳腔(230)的侧面,所述第二出射侧(224)为平面,所述第一侧壁(225)为自由曲面;所述准直周边部(220),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100)中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外的光束折射至所述第一侧壁(225),经过所述第一侧壁(225)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射侧(224)准直出射。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收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光装置(10)还包括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