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43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其包括抽料机构、胶体磨机构,所述抽料机构由泵壳、叶轮和转轴构成离心泵结构,所述胶体磨机构由胶体磨外壳和胶体磨转子套接构成,且抽料机构与胶体磨机构形成互相贯通空间,所述胶体磨外壳、泵壳的外壁还匹配套接有电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胶体磨外壳和胶体磨转子之间的间隙较小的结构特点,且使得流经的蚝油被电热器快速且均匀的加热,混合均质及灭菌,同时叶轮同时起着均匀、加热灭菌、抽料的作用,以简易结构实现多种功能。易结构实现多种功能。易结构实现多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


[0001]本技术涉及蚝油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

技术介绍

[0002]蚝油调配后需要经过胶体磨进行均质和加温灭菌(胶体磨指利用相对高速运动,对物质产生强大的物理作用,起到将调配后的蚝油成分破碎均质的作用),由于蚝油的粘稠度较大,使用胶体磨时难以通过蚝油重力作用自动下料,需要额外增加增压设备,且市面上大部分胶体磨设备不具备加温功能,还需要额外设置加温装置进行灭菌,因此设备数量多、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多次转运加工污染大,而作为蚝油,主要原料为蚝汁,属于海鲜产品类,在其加工过程中,其保鲜手段或灭菌手段更加苛刻,时间上长短及加工工序多少的步骤,直接影响蚝油的品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体式带有抽料、胶体磨和加热功能的蚝油调配灭菌器,以达到简化加工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解决了现有的分体式蚝油生产均质、灭菌设备存在数量多、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及简化蚝油加工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包括抽料机构、胶体磨机构,所述抽料机构由泵壳、叶轮和转轴构成离心泵结构,所述胶体磨机构由胶体磨外壳和胶体磨转子套接构成,且抽料机构与胶体磨机构形成互相贯通空间;
[0006]所述叶轮套接于泵壳内通过转轴与泵壳的底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胶体磨外壳固定连接于泵壳的顶端,所述转轴顶端贯穿胶体磨转子并螺纹连接有螺母,且所述转轴中部呈六棱柱设置与胶体磨转子底部匹配插接,所述胶体磨外壳的外壁、泵壳还匹配套接有电热器。
[0007]优选的,所述电热器外壳为陶瓷材质,且所述电热器内绕接有电热丝,所述电热器与胶体磨外壳、泵壳之间设置有导热的硅脂,形成良好的加热灭菌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胶体磨外壳的顶端开口处连接有料斗,所述胶体磨外壳呈倒锥体形,形成入口小,出口大,形成一定空间,便于均质及下部加热,同时也便于叶轮提供空间吸抽的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泵壳的底端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底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泵壳的底端设置圆环凸出套接有轴承,且所述转轴的底端与轴承内环套接。
[0011]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泵壳底端之间还设置有电机座,且所述电机座套接联轴器和轴承。
[0012]优选的,所述电机、转轴和胶体磨转子呈共轴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叶轮包括圆形底板和圆环顶板,且底板和顶板之间环形阵列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沿叶轮的径向设置,设置有圆环顶板,再使胶体磨均质的出口又变小,且叶轮的转轮空间大于均质的出口,形成一定空间,进一步便于加热,同时也便于叶轮提供空间吸抽的空间作用。
[0014]优选的,所述抽料机构、胶体磨机构和料斗均为304不锈钢材质。
[0015]优选的,所述料斗与胶体磨外壳之间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关于胶体磨外壳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该装置一体化设置有胶体磨机构、抽料机构和电热器,胶体磨转子和叶轮共用一组转轴、电机驱动,通过叶轮旋转在轴部产生负压进行抽料,使得料斗内蚝油被向下抽吸并经过胶体磨机构进行均质,且由于胶体磨外壳和胶体磨转子之间的间隙较小的结构特点,且使得流经的蚝油被电热器快速且均匀的加热,混合均质及灭菌,同时叶轮同时起着均匀、加热灭菌、抽料的作用,以简易结构实现多种功能,非常适用于稠状蚝油胶体磨均质调配加工。
[0018]该装置一体式结构简单、紧凑且稳定可靠,解决了现有的分体式蚝油生产均质、灭菌设备存在数量多、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去除漏斗后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抽料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泵壳结构剖解图。
[0023]图中标号:1、泵壳;101、叶轮;102、转轴;103、六棱柱;104、螺母;105、轴承;2、胶体磨外壳;201、胶体磨转子;3、电机;301、电机座;302、联轴器;4、料斗;401、支架;5、电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图4,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包括抽料机构、胶体磨机构,抽料机构由泵壳1、叶轮101和转轴102构成离心泵结构,胶体磨机构由胶体磨外壳2和胶体磨转子201套接构成;叶轮101套接于泵壳1内通过转轴102与泵壳1的底端转动连接,且胶体磨外壳2固定连接于泵壳1的顶端,转轴102顶端贯穿胶体磨转子201并螺纹连接有螺母104,且转轴102中部呈六棱柱103设置与胶体磨转子201底部匹配插接,胶体磨外壳2、泵壳1的外壁还匹配套接有电热器5,转轴102的六棱柱103尺寸略大于螺纹部分,使得螺母104得以将转轴102和胶体磨转子201之间锁紧。且抽料机构与胶体磨机构形成互相贯通空间。
[0026]电热器5外壳为陶瓷材质,且电热器5内绕接有电热丝,电热器5与胶体磨外壳2之间设置有导热的硅脂,电热丝的功率根据蚝油的具体流量、所需温度进行设置。这里电控温度不作进一步的描述,属于成熟电热器。
[0027]参考图2、图3和图4,泵壳1的底端设置有电机3,且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02与转轴102底端固定连接,泵壳1的底端设置圆环凸出套接有轴承105,且转轴102的底端与轴承105内环套接,电机3输出端与泵壳1底端之间还设置有电机座301,且电机座301套接联轴器302和轴承105,电机3、转轴102和胶体磨转子201呈共轴设置,胶体磨机构的胶体磨转子201和抽料机构的叶轮101共用一组转轴102、电机3驱动。
[0028]参考图4,叶轮101包括圆形底板和圆环顶板,且底板和顶板之间环形阵列设置有叶片,叶片沿叶轮101的径向设置,该结构使得叶片结构强度良好且允许较高的流量。设置有圆环顶板,再使胶体磨均质的出口又变小,且叶轮的转轮空间大于均质的出口,形成一定空间,进一步便于加热,同时也便于叶轮提供空间吸抽的作用。
[0029]抽料机构、胶体磨机构和料斗4均为304不锈钢材质,接触的部分需要采用304不锈钢材质,且能实现高温加热。
[0030]参考图1,胶体磨外壳2的顶端开口处连接有料斗4,所述胶体磨外壳呈倒锥体形,形成入口小,出口大,形成一定空间,便于均质及下部加热,同时也便于叶轮提供空间吸抽的作用,所述的料斗4与胶体磨外壳2之间连接有支架401,支架401关于胶体磨外壳2呈环形阵列分布。
[0031]该装置解决现有分体式蚝油生产均质、灭菌设备存在数量多、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工作原理:该装置一体化设置有胶体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料机构、胶体磨机构,所述抽料机构由泵壳(1)、叶轮(101)和转轴(102)构成离心泵结构,所述胶体磨机构由胶体磨外壳(2)和胶体磨转子(201)套接构成,且抽料机构与胶体磨机构形成互相贯通空间,所述胶体磨外壳(2)、泵壳(1)的外壁还匹配套接有电热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器(5)外露壳为陶瓷材质,且所述电热器(5)内绕接有电热丝,所述电热器(5)与胶体磨外壳(2)、泵壳(1)之间设置有导热的硅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磨外壳(2)的顶端开口处连接有料斗(4),所述胶体磨外壳(2)呈倒锥体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蚝油调配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01)套接于泵壳(1)内通过转轴(102)与泵壳(1)的底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胶体磨外壳(2)固定连接于泵壳(1)的顶端,所述转轴(102)顶端贯穿胶体磨转子(201)并螺纹连接有螺母(104),且所述转轴(102)中部呈六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金影黄健玲黄昌治陈建旭曾月洁李广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