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29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封板,筒体内设置有不锈钢螺旋管,不锈钢螺旋管的两端均与靠近其一端的封板相通,不锈钢螺旋管的两端分别与输液器连接;筒体顶面的封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螺孔,筒体内放置有发热包、水,发热包和水均能从螺孔进入,螺孔上设置有螺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筒体内放置有发热包、水,从而对不锈钢螺旋管加热,输液器的液体从不锈钢螺旋管内持续流通状态,能完成野战救治情况下对伤员所输液体的适度加热,减少了输液(常温液体)造成的低体温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后续救治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对凝血功能等的影响。功能等的影响。功能等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加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低体温是战伤救治输液时常见的问题。低体温的发生可能增加后续治疗中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研究表明,术中低体温患者术后心肌缺血率比正常者高3倍,而术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是正常的12倍;而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可能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概率。
[0003]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常规的输液加热器多为满足手术时对所输液体的加热需要,虽然功能全面,但设计较为复杂,会给野战救治带来过重的操作负担;2)、常规手术用输液加热器对电源依赖性大,即对救治条件有限制,无法完成恶劣环境下的救治;3)、常规手术用输液加热器成本极高,很难完成在基层部队的使用和推广。
[0004]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野战救治需要的简易输液加热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封板,筒体内设置有不锈钢螺旋管,不锈钢螺旋管的两端均与靠近其一端的封板相通,不锈钢螺旋管的两端分别与输液器连接;筒体顶面的封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螺孔,筒体内放置有发热包、水,发热包和水均能从螺孔进入,螺孔上设置有螺塞。
[0007]本技术采用在筒体内放置有发热包、水,从而对不锈钢螺旋管加热,输液器的液体从不锈钢螺旋管内持续流通状态,能完成野战救治情况下对伤员所输液体的适度加热,减少了输液(常温液体)造成的低体温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后续救治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对凝血功能等的影响;克服了常规加热器成本高、过程繁琐、对电源的依赖等缺点,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可在各种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使用,充分迎合野战救治的需要。
[0008]优选,所述筒体的内壁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由内层的不锈钢内胆和外层的不锈钢器身组成,不锈钢内胆和不锈钢器身之间设置有真空层。
[0009]本技术的不锈钢内胆和不锈钢器身采用双层不锈钢真空构造,真空层不传递热量,相当于切断热传导介质;采用无尾抽真空技术,真空度高,保温时间长,且保证长期不漏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2]图中:1.不锈钢器身;2.真空层;3.不锈钢内胆;4.不锈钢螺旋管;5.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参阅图1

2,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5]实施例一、一种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参考图1、图2,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封板,筒体内设置有不锈钢螺旋管4,不锈钢螺旋管4的两端均与靠近其一端的封板相通,不锈钢螺旋管4的两端分别与输液器连接;筒体顶面的封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螺孔,筒体内放置有发热包、水,发热包和水均能从螺孔进入,螺孔上设置有螺塞5。本技术采用在筒体内放置有发热包、水,从而对不锈钢螺旋管加热,使用发热包加热无需火、电,方便快捷,输液器的液体从不锈钢螺旋管内持续流通状态,能完成野战救治情况下对伤员所输液体的适度加热,减少了输液(常温液体)造成的低体温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后续救治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对凝血功能等的影响;克服了常规加热器成本高、过程繁琐、对电源的依赖等缺点,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可在各种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使用,充分迎合野战救治的需要。
[001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筒体的内壁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由内层的不锈钢内胆3和外层的不锈钢器身1组成,不锈钢内胆3和不锈钢器身1之间设置有真空层2。本技术的不锈钢内胆和不锈钢器身采用双层不锈钢真空构造,真空层不传递热量,相当于切断热传导介质;采用无尾抽真空技术,真空度高,保温时间长,且保证长期不漏气,使用寿命长。
[001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不锈钢内胆3的内圈设置有镀铜层。本技术在不锈钢内胆的内圈设置有镀铜层,相当于形成一层隔热网,镀铜层可以通过反射热辐射,有效降低了通过辐射丢失的热量。
[0018]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不锈钢螺旋管4的直径为4.5mm,不锈钢螺旋管4的上端口连接莫菲氏滴管段,不锈钢螺旋管4的下端口连接输液器的针头段。本技术的不锈钢螺旋管根据市面输液器管径设计,与常规输液器直接连接使用,操作简便,降低成本;莫菲氏滴管段以及输液速度调节均位于不锈钢螺旋管的上端口,保证了不锈钢螺旋管内的液体为持续流通状态,避免了液体过长时间的停留导致温度过高而形成的组织烫伤。
[0019]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螺孔与螺塞5之间为细牙螺纹连接。本技术的螺孔与螺塞之间采用细牙螺纹连接,形成密封连接。
[0020]具体实施时,本技术的发热包的成分主要是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碳酸钠等的混合物,焙烧硅藻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通过加水反应
升温。
[0021]本技术使用时的主要反应过程:
[0022]1).将螺塞5打开,将加热包放入不锈钢内胆3,并加入适量水,将螺塞5关闭,形成密闭空间;
[0023]2).发热包遇到水后在3~5秒内即刻升温,温度高达150℃以上,蒸汽温度达200℃,发热包中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铁粉、碳粉、盐构成原电池氧化放热;
[0024]3).硅藻土和铝粉混合,在较高温度条件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0025]4).将常规输液器剪成两段,分为针头段和莫菲氏滴管段,莫菲氏滴管段以及输液速度调节均位于不锈钢螺旋管4的上端口,针头段连接不锈钢螺旋管4的下端口,保证了不锈钢螺旋管4内的液体为持续流通状态,避免了液体过长时间的停留导致温度过高而形成的组织烫伤;
[0026]5).开始输液。
[0027]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封板,筒体内设置有不锈钢螺旋管(4),不锈钢螺旋管(4)的两端均与靠近其一端的封板相通,不锈钢螺旋管(4)的两端分别与输液器连接;筒体顶面的封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螺孔,筒体内放置有发热包、水,发热包和水均能从螺孔进入,螺孔上设置有螺塞(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简易输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由内层的不锈钢内胆(3)和外层的不锈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择黄轩刘忠堂林荣强张永进布子恒徐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