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06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钢模板,两个钢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对拉体系组件,对拉体系组件包括PVC管和钢管,钢管套设于PVC管内,钢管的两端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钢模板连接;在两个钢模板之间逐层浇筑片石混凝土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重复利用,简便高效,提高现场操作效率及完成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支挡
,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重力式挡土墙作为常用的支挡结构,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挡土墙前后均无支撑体系,给施工过程中的支模造成一定的困难。
[0003]现在常用的支模方式,基本是利用已浇筑挡土墙墙身进行支模。常用的有:在墙身钻孔植筋,作为模板底部支撑,中间采用四根对拉钢筋进行固定。或是墙顶钻孔植筋,然后在模板内侧分别利用斜拉钢筋进行固定。
[0004]以上支模措施均可满足墙身混凝土浇筑的需求,避免跑模。然而,面对拆模后钢筋头的处理比较麻烦。部分施工单位则置之不管,这样伸出墙体的钢筋不仅对外观质量有一定影响,同时会对墙背实施的反滤层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如果人工切割钢筋头,则又是费时费力的工作。
[0005]将临时支撑与泄水孔合二为一,简化施工;支模材料重复利用,绿色经济,本专利技术可以弥补现有施工工艺的技术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可重复利用,简便高效,提高现场操作效率及完成的施工质量。
[0007]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钢模板,两个钢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对拉体系组件,对拉体系组件包括PVC管31和钢管32,钢管套设于PVC管内,钢管的两端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钢模板连接;在两个钢模板之间逐层浇筑片石混凝土墙。
[0009]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钢管的端部穿过钢模板,通过螺母与钢模板连接。
[0010]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钢模板的长宽尺寸为(1.2m~1.8m)
×
(1.2m~1.8m)。
[0011]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对拉体系组件的个数为4个,分别布置于钢模板的四角。
[0012]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钢模板的四角布置有圆孔,圆孔个数与对拉体系组件个数一致,各钢管穿过相应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为5cm。
[0013]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钢管的直径为5cm,PVC管的内径为5cm。
[0014]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钢模板分别布置于PVC管的两端;PVC管的长度与待浇筑的墙身厚度一致。
[0015]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钢管的两端相较PVC管的两端各长5~10cm。
[0016]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钢管上涂刷有脱模剂。
[0017]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钢模板的厚度为2~3cm。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通过四组对拉体系满足模板定位及混凝土浇筑过程稳定的要求,钢管与钢模板通
过螺纹式机械连接,避免焊接固定,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钢管可以从PVC管内拔出重复利用,提高材料的使用率,并且该实施方案可以将泄水孔与支模一并实施,减少施工工序,可重复利用,低碳环保,绿色经济;工序合一,简便高效,提高现场操作效率及完成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拉体系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中,1

片石混凝土墙身;2

钢模板;3

对拉体系组件;31

PVC管;32

钢管;33

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4]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一中的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钢模板,两个钢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对拉体系组件,对拉体系组件包括PVC管31和钢管32,钢管套设于PVC管内,钢管的两端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钢模板连接;在两个钢模板之间逐层浇筑片石混凝土墙。
[0025]进一步地,钢管的端部穿过钢模板,通过螺母与钢模板连接。
[0026]进一步地,钢模板的尺寸为(1.2m~1.8m)
×
1.5m。
[0027]进一步地,对拉体系组件的个数为4个,分别布置于钢模板的四角。
[0028]进一步地,钢模板的四角布置有圆孔,圆孔个数与对拉体系组件个数一致,各钢管穿过相应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为5cm。
[0029]进一步地,钢管的直径为5cm,PVC管的内径为5cm。
[0030]进一步地,两个钢模板分别布置于PVC管的两端;PVC管的长度与待浇筑的墙身厚度一致。
[0031]进一步地,钢管的两端相较PVC管的两端各长5~10cm。
[0032]进一步地,钢管上涂刷有脱模剂。
[0033]进一步地,所述的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还可包括辅助支架,辅助支架布置于两个钢模板的外侧,辅助支架的高度大于等于浇注后的挡土墙高度,方便在钢模板逐级爬升和逐级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对钢模板进安装,同时也对两个钢模板起到加固作用,图1中并未标出。
[0034]进一步地,两个钢模板之间浇筑片石混凝土墙完成后,拆掉钢模板,并将钢管从PVC管内取出,原PVC管内腔可作为泄水孔。
[0035]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钢模板中部内侧安装有止水钢板,该止水钢板浇入砼内1/2的高度。
[003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该结构包括挡土墙左右侧两块2cm厚的钢模板,尺寸分别为1.5m
×
1.5m,钢模板在距四个角边缘5cm位置各开有直径5cm圆孔。对拉钢管通过以上四个圆孔形成4组对拉体系组件,将两块钢模板进行对拉,对拉体系组件端部采用螺母进行机械固定。
[003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钢管直径5cm,可由其它高性能材料代替,其端部为螺丝
构造。
[003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钢管穿过内径5cm的PVC管,PVC管长度与墙身厚度一致,其内侧穿过的钢管两端较PVC管各长5~10cm,满足螺母施工空间。
[003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为避免PVC管刺破后影响钢管脱模,可在钢管外壁刷有脱模剂,方便拆模后钢管拔出。
[004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提供的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1]浇筑墙身混凝土前,将直径5cm钢管涂上脱模剂,穿过内径5cm的PVC管。浇筑第一层墙身时,可以利用基础支撑模板底部,采用PVC管、钢管、螺母形成的对拉体系组件固定钢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浇筑下一层墙身时,可利用原先上层两根对拉钢管作为底部支撑,同时固定上部两根对拉钢管,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以此类推。
[0042]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避开对钢管撞击,造成钢管变形以及PVC管破裂,影响钢管拔出及重复使用。
[004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PVC管可以取消,保证钢管脱模及重复利用即可。
[0044]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钢模板,两个钢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对拉体系组件,对拉体系组件包括PVC管和钢管,钢管套设于PVC管内,钢管的两端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钢模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管的端部穿过钢模板,通过螺母与钢模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模板的长宽尺寸为(1.2m~1.8m)
×
(1.2m~1.8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拉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程小亮刘宇闻赵振军肖东东韩雷雷王雪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