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润润专利>正文

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54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涉及胸外科技术领域,包括呼吸外壳,所述呼吸外壳的内部设有呼吸锻炼机构,呼吸锻炼机构包括活动板,活动板设置于呼吸外壳的内部,活动板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呼吸外壳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螺环,螺纹杆的底端贯穿螺环并延伸至呼吸外壳的外部,且螺纹杆与螺环螺纹连接。它能够通过螺纹杆在螺环的作用下,向呼吸外壳的内部移动,推动活动板,使活动板对伸缩弹簧进行挤压,降低伸缩弹簧的螺距,从而实现对活动板推动伸缩弹簧阻力的调节,使其整体能够有效的对呼吸训练装置自身训练的呼吸阻力进行调节,使呼吸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病人的需求,使呼吸训练装置达到最佳训练效果。呼吸训练装置达到最佳训练效果。呼吸训练装置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胸外科
,具体是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现代胸外科医师无须像先驱们那样艰难地探索某一种疾病与外科治疗的关系,先人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成功的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经验教训做出总结,形成胸部外科的基础理论。
[0003]对于胸外科治疗之后,为了患者肺部能够更快的恢复,需要对肺部进行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是指保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和痰液引流,以及加强气体交换效率的锻炼方法,传统的呼吸训练装置能不呼吸训练阻力相对较为固定,难以根据胸外科病患的训练要求,对呼吸训练装置的阻力进行调节,导致训练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达到了能够根据胸外科病患的训练要求,对呼吸训练装置的呼吸阻力进行调节,使的呼吸训练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病患的训练要修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包括呼吸外壳,所述呼吸外壳的内部设有呼吸锻炼机构,呼吸锻炼机构包括活动板,活动板设置于呼吸外壳的内部,活动板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呼吸外壳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螺环,螺纹杆的底端贯穿螺环并延伸至呼吸外壳的外部,且螺纹杆与螺环螺纹连接。
[0006]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呼吸外壳相适配的阻力板,呼吸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阻力环。
[0007]呼吸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斗,锥形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底面设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稳定板,两个稳定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呼吸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稳定板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滑环,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杆,两个滑杆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滑环并延伸至滑环的外部。
[0009]进一步的,每个所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的直径值大于滑环的直径值。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咬嘴底座,咬嘴底座的外表面套设有咬嘴本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轮,转轮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2]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外壳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滑套,防滑套的内圈与呼吸外壳的外
表面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位于阻力板的下方,呼吸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指示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螺纹杆在螺环的作用下,向呼吸外壳的内部移动,推动活动板,使活动板对伸缩弹簧进行挤压,降低伸缩弹簧的螺距,从而实现对活动板推动伸缩弹簧阻力的调节,使其整体能够有效的对呼吸训练装置自身训练的呼吸阻力进行调节,使呼吸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病人的需求,使呼吸训练装置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0016]2、本技术通过能够有效的保证活动板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活动板在调节过程中发生偏斜,导致活动板在呼吸外壳的内部发生偏斜,导致卡死,影响训练装置的正常使用,通过限位环能够有效的对滑环进行限位,避免滑环从滑杆的外表面滑出,通过咬嘴底座能够便于对咬嘴本体进行更换,避免不同人使用,导致病菌传染,通过转轮便于肺部训练患者通过转轮对螺纹杆进行转动,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咬嘴底座剖视图。
[0021]图中:1、呼吸外壳;2、呼吸锻炼机构;201、螺纹杆;202、螺环;203、活动板;204、伸缩弹簧;205、阻力板;206、阻力环;3、稳定机构;301、限位环;302、滑杆;303、稳定板;304、滑环;4、出气孔;5、防滑套;6、锥形斗;7、固定板;8、咬嘴本体;9、转轮;10、咬嘴底座;11、操作指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难以根据胸外科病患的训练要求,对呼吸训练装置的阻力进行调节,导致训练效果不佳,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该装置达到了能够根据胸外科病患的训练要求,对呼吸训练装置的呼吸阻力进行调节,使的呼吸训练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病患的训练要修目的。
[0024]实施例1:
[0025]参见图2,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包括呼吸外壳1,呼吸外壳1的内部设有呼吸锻炼机构2,呼吸锻炼机构2包括活动板203,活动板203设置于呼吸外壳1的内部,活动板203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01,呼吸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螺环202,螺纹杆201的底端贯穿螺环202并延伸至呼吸外壳1的外部,且螺纹杆201与螺环202螺纹连接。
[0026]活动板2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204,伸缩弹簧2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呼吸外壳1相适配的阻力板205,呼吸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阻力环206。
[0027]呼吸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斗6,锥形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
[0028]本技术通过螺纹杆201在螺环202的作用下,向呼吸外壳1的内部移动,推动活动板203,使活动板203对伸缩弹簧204进行挤压,降低伸缩弹簧204的螺距,从而实现对阻力板205推动伸缩弹簧204阻力的调节,使其整体能够有效的对呼吸训练装置自身训练的呼吸阻力进行调节,使呼吸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病人的需求,使呼吸训练装置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0029]实施例2:
[0030]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0031]参见图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活动板203的底面设有稳定机构3,稳定机构3包括稳定板303,两个稳定板30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呼吸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稳定板303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滑环304,活动板20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杆302,两个滑杆302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滑环304并延伸至滑环304的外部,能够有效的保证活动板203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活动板203在调节过程中发生偏斜,导致活动板203在呼吸外壳1的内部发生偏斜,导致卡死死,影响训练装置的正常使用。
[0032]每个所滑杆30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01,限位环301的直径值大于滑环304的直径值,能够有效的对滑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包括呼吸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外壳(1)的内部设有呼吸锻炼机构(2),呼吸锻炼机构(2)包括活动板(203),活动板(203)设置于呼吸外壳(1)的内部,活动板(203)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01),呼吸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螺环(202),螺纹杆(201)的底端贯穿螺环(202)并延伸至呼吸外壳(1)的外部,且螺纹杆(201)与螺环(202)螺纹连接;活动板(2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204),伸缩弹簧(2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呼吸外壳(1)相适配的阻力板(205),呼吸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阻力环(206);呼吸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斗(6),锥形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03)的底面设有稳定机构(3),稳定机构(3)包括稳定板(303),两个稳定板(30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呼吸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稳定板(303)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滑环(304),活动板(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润润李萌胡媛娣吕志壮
申请(专利权)人:程润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