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隧道结构沉降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54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隧道结构沉降测量装置,包括隧道,所述的隧道内部的底部位置处设有若干个仰拱钢筋,所述的隧道内部的顶部不同断面位置处设有若干个固定螺杆,所述的固定螺杆上端旋入固定到隧道顶面,所述的固定螺杆下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连杆,所述的连杆上设有数据传输器,所述的连杆下端固定有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安装框体,所述的安装框体中空区域穿过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杆身中间位置处两侧均设有支撑杆。该测量装置可以设置在隧道结构内部,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测量若干个断面位置处的沉降量,满足隧道不同断面位置处多角度的沉降测量需要,免去人工手动测量工作,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用隧道结构沉降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测量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隧道结构沉降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工程沉降测量是指隧道线路基础的沉降测量,即隧道的仰拱部分,隧道的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每25米布设一个断面。隧道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Ⅲ级围岩每400米﹑Ⅳ级围岩每300米﹑

级围岩每200米布设一个观测断面,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及沉降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及沉降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围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路隧分界点处,路隧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观测断面。沉降观测的开始时间是在仰拱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至隧道沉降稳定,进行定期观测并详细记录观测资料、绘制沉降时程曲线,变形观测一般不少于3个月,当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沉降观测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①ꢀ
第一阶段是仰拱施工结束到沉降稳定;
②ꢀ
第二阶段为无碴轨道铺设期间;
③ꢀ
第三阶段为无碴轨道铺设后3个月。
[0003]现有技术的隧道结构沉降测量方式一般为人工手动测量方式,危险性较高,如若隧道结构发生沉降,易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隧道结构沉降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可以设置在隧道结构内部,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测量若干个断面位置处的沉降量,满足隧道不同断面位置处多角度的沉降测量需要,免去人工手动测量工作,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隧道施工用隧道结构沉降测量装置,包括隧道,所述的隧道内部的底部位置处设有若干个仰拱钢筋,所述的隧道内部的顶部不同断面位置处设有若干个固定螺杆,所述的固定螺杆上端旋入固定到隧道顶面,所述的固定螺杆下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连杆,所述的连杆上设有数据传输器,所述的连杆下端固定有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安装框体,所述的安装框体中空区域穿过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杆身中间位置处两侧均设有支撑杆,其中一侧支撑杆外端连接有液体水平仪且另一侧支撑杆外端连接有调整螺母,所述的安装框体上下表面左右对称位置处均设有调整螺栓,所述的调整螺栓穿过安装框体并顶紧在安装框体内部的安装杆外侧面,所述的安装杆上套装有刻度盘且所述的刻度盘前方设有定位套筒,所述的定位套筒外侧对称位置处分别设有测量杆和指针。
[0007]进一步,所述的数据传输器通过后方套筒固定在连杆杆身上,所述的数据传输器通过线路分别连接到所有测量杆上,所述的数据传输器通过2G、3G、4G或5G网络发送信号。
[0008]进一步,所述的测量杆末端设有球形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球形压力传感器紧贴在隧道拱面。
[0009]进一步,所述的定位套筒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安装杆杆身上。
[0010]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杆、安装杆和测量杆等结构部件,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测量若干个断面位置处的沉降量,满足隧道不同断面位置处多角度的沉降测量需要,免去人工手动测量工作,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测量装置在隧道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去除部分隧道外壁);
[0013]图2为本技术测量装置下方结构示意图(去除部分安装框体外壁);
[0014]图3为本技术测量装置上方结构示意图(去除部分安装框体外壁);
[0015]图中:1、隧道;2、仰拱钢筋;3、固定螺杆;4、连杆;5、数据传输器;6、安装杆;7、测量杆;8、安装框体;9、调整螺栓;10、液体水平仪;11、刻度盘;12、定位套筒;13、指针;14、线路;15、调整螺母;16、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在现有的隧道1的仰拱钢筋2之间区域设置了该测量装置,包括隧道1内部的顶部不同断面位置处设有若干个固定螺杆3,固定螺杆3上端旋入固定到隧道1顶面,固定螺杆3下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连杆4,连杆4上设有数据传输器5,连杆4下端固定有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安装框体8,安装框体8中空区域穿过安装杆6,安装杆6杆身中间位置处两侧均设有支撑杆,安装框体8上下表面左右对称位置处均设有调整螺栓9,调整螺栓9穿过安装框体8并顶紧在安装框体8内部的安装杆6外侧面,安装杆6上套装有刻度盘11且刻度盘11前方设有定位套筒12,定位套筒45外侧对称位置处分别设有测量杆7和指针13;
[0018]如图3所示,其中一侧支撑杆外端连接有液体水平仪10且另一侧支撑杆外端连接有调整螺母15。
[0019]具体使用时,在隧道1顶面钻孔并安装固定螺杆,观察液体水平仪10,通过调整螺母15粗调节安装杆6的角度,并结合左右的调整螺栓9微调最终角度,使得安装杆6水平安装,接着根据需要测量的断面数量需要,在安装杆6上设置对应数量的刻度盘11以及定位套筒12,根据每个断面位置处的测量角度需要,调整定位套筒12的转动角度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通过观察指针13在刻度盘11上的位置处进行精确定位,最后布置测量杆7,使得测量杆7末端的球形压力传感器16紧贴在隧道拱面,进行沉降测量工作,当测量位置处发生沉降变化时,压力传感器16检测到压力变化,将电信号通过线路传输给数据传输器5,数据传输器5在通过2G、3G、4G或5G网络发送信号给施工人员的接收终端设备即可实现对于隧道不同断面位置处多角度的沉降测量需要。
[0020]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
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用隧道结构沉降测量装置,包括隧道,所述的隧道内部的底部位置处设有若干个仰拱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内部的顶部不同断面位置处设有若干个固定螺杆,所述的固定螺杆上端旋入固定到隧道顶面,所述的固定螺杆下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连杆,所述的连杆上设有数据传输器,所述的连杆下端固定有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安装框体,所述的安装框体中空区域穿过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杆身中间位置处两侧均设有支撑杆,其中一侧支撑杆外端连接有液体水平仪且另一侧支撑杆外端连接有调整螺母,所述的安装框体上下表面左右对称位置处均设有调整螺栓,所述的调整螺栓穿过安装框体并顶紧在安装框体内部的安装杆外侧面,所述的安装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永磊高博朱少彬王阳张章初霞李长征刘孟林马闪闪靳琪李蒙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