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超厚三维平板织机的多剑杆引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245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宽超厚三维平板织机的多剑杆引纬系统,包括包括气缸、滚轮组件、多剑杆引纬机构,多剑杆选取机构,剑杆固定机构以及剑杆托举机构,所述多剑杆引纬机构,多剑杆选取机构,剑杆固定机构以及剑杆托举机构分别固定在主机架上,所述多剑杆引纬机构包括剑杆、光电传感器、直线轴承和直线模组,所述剑杆通过连接块与直线模组连接在一起,所述剑杆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剑杆在其对应的端部均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剑杆的另一端安装直线轴承,光点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剑杆的状态。在织造一定厚度的多层织物时,可根据不同的编织规律同时选择不同纬线进行引纬动作,完成多剑杆编织的自动织造,提高了织造效率。高了织造效率。高了织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宽超厚三维平板织机的多剑杆引纬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归属于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超宽超厚三维平板织机的多剑杆引纬系统,通过设计多剑杆引纬机构、多剑杆选取机构以及多剑杆托举机构,进而提高织机引纬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织物的整体结构性能。

技术介绍

[0002]具有一定厚度的三维碳纤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是以三维碳纤维织物为基础,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使其与树脂复合而成。三维纺织结构有机织、针织、编织和非织造。超宽超厚三维织机由系统组成,三维立体织物的织造过程一般分为提综、引纬、打纬、送经、卷取五大运动。对于超宽超厚立体织物往往需要多根纬纱同时引纬,及其超宽超厚的织物要求会对引纬机构有一些特殊要求。
[0003]目前,具有一定厚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织物,由于其具有轻量化、高强度、易加工、寿命长、多样化以及可回收等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三维平板织机已经可以实现全自动运作,现有的可以织造出一定厚度织物的小型三维平板织机都可完成全自动高效的完成织造,其引纬机构的主要工作原理一般为喷气式引纬、喷水式引纬以及多剑杆引纬等。但对于长远距离引纬额引纬机构的合理设计这一技术难题,我们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比如要求织造超宽超厚织物时,引纬的距离也随之增大,而现有的这些引纬机构的工作方式会存在剑杆下垂、剑杆抖动等问题,进而影响纬线下垂以及对边线机构和打纬机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织物的结构以及织机的整体织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织造具有一定厚度的织物尤其是有特殊要求的织物时,选择剑杆引纬的方式来提高长距离引纬的可控性及准确性,但选用剑杆进行长距离引纬的方式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剑杆下垂以及剑杆抖动;织物厚度方向具有多根纬纱,使用单剑杆依次进行引纬时影响织造效率,而使用现有多剑杆同时引纬进行织造造成不需要引纬的剑杆也必须通过梭口,而会对纱线造成损伤。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宽超厚三维平板织机的多剑杆引纬系统,包括包括气缸、滚轮组件、多剑杆引纬机构,多剑杆选取机构,剑杆固定机构以及剑杆托举机构,所述多剑杆引纬机构,多剑杆选取机构,剑杆固定机构以及剑杆托举机构分别固定在主机架上,所述多剑杆引纬机构包括剑杆、光电传感器、直线轴承和直线模组,所述剑杆通过连接块与直线模组连接在一起,所述剑杆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剑杆在其对应的端部均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剑杆的另一端安装直线轴承,光点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剑杆的状态,直线轴承对剑杆起着导向作用,同时对剑杆有着初步支撑作用,以提高引
纬系统的稳定性。
[0008]优选的,所述多剑杆选取机构包括气缸固定板、气缸、气缸推头以及剑杆固定组件,所述气缸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气缸安装在固定板上,气缸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气缸的一端均安装有气缸推头,其若干所述气缸均对应一套剑杆选取机构,通过控制气缸动作,使气缸推头按下所要选择的剑杆选取组件,锁死剑杆,使选择后的剑杆能随直线模组运动,没被选择的剑杆则停留原地,不做动作,且光电传感器实时反馈各个剑杆的状态,以此来确保剑杆选取的精确性。
[0009]优选的,所述剑杆固定机构包括上壳、转芯、扭簧、销轴、下壳以及压簧,上、下壳连接在一起后一起固定在剑杆固定块以及模组连接板上,所述上壳内壁装有滑块,所述下壳内壁有方槽型轨道;所述方槽型轨道内部结构为转芯、扭簧、销轴以及压簧,所述转芯外圈有槽型轨道,所述销轴端部侧面有前后对称的两个滑块,在气缸的运作下,气缸推头下压转芯,转芯在上壳内壁滑块的作用下转动,上转芯与销轴通过扭簧连接,转芯下压时也会使销轴下压,锁住剑杆;气缸推头再次下压转芯时,销轴被压簧弹起,松开剑杆,以此来保证选择所需剑杆的精确性与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剑杆托举机构包括U型槽滚动轮、滚轮固定板、滚轮固定座,滑轨,所述气缸以及气缸固定板,以及经整个剑杆托举机构均通过固定板固定于主机架上,所述滚轮组件通过滚轮固定座与滑轨的滑块连接,在气缸的作用下所述滚轮组件可沿滑轨做伸出、回收动作。该装置在剑杆伸出时,离该引纬组件较远的剑杆托举机构在气缸的推动下沿滑轨伸出一定距离,对伸出的剑杆在其端部给予支撑,每两个滚轮间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可弥补剑杆的下垂量,U型槽滚动轮对剑杆有导向作用,同时也可削弱剑杆的抖动。以此来确保引纬的稳定性,为打纬做准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宽超厚三维平板织机的多剑杆引纬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种超宽超厚三维立体平板织机的多剑杆引纬系统中,采用直线模组驱动机构,根多剑杆通过连接块、连接板与直线模组连接,连接板上固定有剑杆选取机构,在扣板的另一端有一剑杆托举机构通过固定板固定于主机架上,三大机构配合运作,完成长距离多剑杆引纬运动。
[0013]该机构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
[0014]1、在织造一定厚度的多层织物时,可根据不同的编织规律同时选择不同纬线进行引纬动作,完成多剑杆编织的自动织造,提高了织造效率。
[0015]2、克服了剑杆织机在长远距离引纬时出现的剑杆下垂和剑杆抖动这些技术难题,使多剑杆长距离引纬成为可行的引纬方式。
[0016]3、提高了长距离多剑杆引纬的稳定性,同时也为立体织物的特殊交织结构提供了保障,为打纬做好准备,使织机能达到更好的织造效果。
[0017]4、多个剑杆同时运动,只需一个动力元件,同时能够实现每个剑杆单独控制。
[0018]本专利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长距离剑杆引纬机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本专利技术多剑杆引纬系统稳定性高,整体效率高,织物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多剑杆引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多剑杆选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剑杆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剑杆托举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剑杆固定机构转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剑杆固定机构下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组件连接垫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主机架;2、引纬支撑架;3、多剑杆选取机构;4、多剑杆引纬机构;5、剑杆托举机构;6、打纬扣板;10、模组电机;11、直线模组模块;15、感应片;16、垫高块;19、引纬固定板;20、引纬剑杆;23、剑杆选取气缸;24、剑杆选取气缸固定板;25、剑杆固定机构;26、组件连接垫块;27、剑杆固定块;28、剑杆选取气缸推头;29、剑杆固定机构下壳;30、销轴;31、剑杆固定机构上壳;32、转芯;33、扭簧;34、压簧;35、剑杆托举滑块;36、剑杆托举导轨;37、剑杆托举气缸;38、托举气缸固定板金;39、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超厚三维平板织机的多剑杆引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滚轮组件、多剑杆引纬机构,多剑杆选取机构,剑杆固定机构以及剑杆托举机构,所述多剑杆引纬机构,多剑杆选取机构,剑杆固定机构以及剑杆托举机构分别固定在主机架上,所述多剑杆引纬机构包括剑杆、光电传感器、直线轴承和直线模组,所述剑杆通过连接块与直线模组连接在一起,所述剑杆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剑杆在其对应的端部均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剑杆的另一端安装直线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超厚三维平板织机的多剑杆引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剑杆选取机构包括气缸固定板、气缸、气缸推头以及剑杆固定组件,所述气缸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气缸安装在固定板上,气缸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气缸的一端均安装有气缸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豪匡延华徐天鄢梦麟林富生宋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