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40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涉及檐口防水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支撑弯板,支撑弯板一端与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支撑弯板和安装底板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部自支撑弯板和安装底板的连接侧至另一侧依次安装有支撑机构和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有形变机构,形变机构底部与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具有热敏属性的形变机构,能够在高低温变化时有明显的形状变化,在高温膨胀时会推动密封弧块与支撑弯板的接触力度,从而提高密封效果,在低温时会拉动密封贴片贴附在支撑弯板的内部,也保证了密封效果,二者的联合设置,在高低温变化时都能良好地包装檐口的密封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檐口防水
,具体为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房顶的防水设计时,斜坡形状的屋顶会存在空间较大的檐口,檐口上方排布有防水防护用的瓦片檐口的内部就是房顶的外层,在房屋的长久使用过程中檐口处通常回收潮气和雨水的侵蚀容易造成檐口处的房屋表层损坏,进而导致房顶漏水以及房顶强度减弱灯一些列的问题,因而需要使用一种房顶檐口的防水装置来减少雨水的侵蚀。
[0003]如专利公开号为的CN213837403U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中的筋托板确保外延伸顺水沿不会出现外侧低头的现象,完全能够承受雨水落下的重力,确保外延伸顺水沿既能够接住雨水和雪水,又能够将雨水和雪水顺溜出去。
[0004]但是上述结构中的密封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一种“握紧”的手段进行各个密封件之间的连接,和现有的多数檐口防水装置相同其采用的密封方式就是单纯地进行雨水的围堵,由于檐口处于户外的环境中且会收到太阳的直接照射,大部分檐口材料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热胀冷缩效应,在长久的高低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势必会影响整个防水结构的密封性,故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来解决此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支撑弯板,支撑弯板一端与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支撑弯板和安装底板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部自支撑弯板和安装底板的连接侧至另一侧依次安装有支撑机构和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有形变机构,形变机构底部与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形变机构包括弹性块,弹性块的上表面与密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的下表面与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形变机构内部设置有形变块,形变块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嵌入在弹性块内部的嵌入固定脚,所述嵌入固定脚的截面为T形。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梁,固定梁底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顶部,所述固定梁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梁,转梁顶部与所述支撑弯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梁与转梁形成有100

120
°
夹角,所述固定梁和转梁的夹角内侧设置有与二者固定连接的支撑弹簧。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形变板,形变板底部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形变板为角度为100

120
°
的弯折板,所述形变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弧块,所述形变板弯折方向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贴片,密封贴片与所述支撑弯板顶部内壁相适配,所述形变机构固定在形变板的侧面底部。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弯板远离与安装底板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弧度,所述密封弧块顶部贴合在所述支撑弯板设置有弧度的内壁上。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支撑弯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棉,所述接触棉覆盖在支撑弯板设置有弧度处的两侧区域,所述接触棉的厚度为1

2cm之间。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形变板与所述密封弧块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局有弹性的防护帷幕,所述防护帷幕底端固定在安装底板的端面。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顶部位于支撑弯板和安装底板连接处的侧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支撑弯板原理与安装底板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滴水沿。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形变块包括聚偏氯乙烯(20

30)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0

30)wt%,纤维橡胶(15

20)wt%,丁基橡胶,(10

15)wt%,憎水剂(2

3)wt%,苯甲酸钠(2

3)wt%,防老剂A(2

3)wt%。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通过设置的具有热敏属性的形变机构,能够在高低温变化时有明显的形状变化,在高温膨胀时会推动密封弧块与支撑弯板的接触力度,从而提高密封效果,在低温时会拉动密封贴片贴附在支撑弯板的内部,从而也保证了密封效果,二者的联合设置,其在高低温变化时都能良好地包装檐口的密封性,实用性较强。
[0016]同时,设置在支撑弯板顶部的接触棉能够对边缘的瓦片进行支撑,避免利用接触棉的可变形能力,能够让瓦片与接触棉的接触位置实现密封效果,进一步保证其密封性,设置有支撑弹簧其设置有原始长度,能够为整个结构提供原始的支撑力,并且保证整个结构的形变量不会过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形变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能应用的檐口示意图。
[0022]图中:1、安装底板;2、支撑弯板;3、接触棉;4、支撑机构;401、固定梁;402、转梁;403、支撑弹簧;5、密封机构;501、形变板;502、密封弧块;503、密封贴片;504、防护帷幕;6、形变机构;601、弹性块;602、形变块;603、嵌入固定脚;8、安装孔;9、滴水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
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6]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7]如图5所示为常见的使用瓦片作为屋顶防护的而成型的檐口,本专利技术针对此种檐口进行防水性设计,其主要目的就是放置雨水对檐口处的屋顶造成侵蚀,进而影响房屋整体的防水性,传统的檐口防水装置才有的大部分为填上密封胶或者使用密封结构进行防水,短时间内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但是户外的环境较为恶劣,温度变化也较为明显,普通的防水结构和防水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老化变形,特别是有限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支撑弯板(2),支撑弯板(2)一端与安装底板(1)固定连接,支撑弯板(2)和安装底板(1)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部自支撑弯板(2)和安装底板(1)的连接侧至另一侧依次安装有支撑机构(4)和密封机构(5),密封机构(5)底部固定连接有形变机构(6),形变机构(6)底部与安装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形变机构(6)包括弹性块(601),弹性块(601)的上表面与密封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601)的下表面与安装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形变机构(6)内部设置有形变块(602),形变块(602)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嵌入在弹性块(601)内部的嵌入固定脚(603),所述嵌入固定脚(603)的截面为T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固定梁(401),固定梁(401)底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1)顶部,所述固定梁(40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梁(402),转梁(402)顶部与所述支撑弯板(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梁(401)与转梁(402)形成有100

120
°
夹角,所述固定梁(401)和转梁(402)的夹角内侧设置有与二者固定连接的支撑弹簧(4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5)包括形变板(501),形变板(501)底部与所述安装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形变板(501)为角度为100

120
°
的弯折板,所述形变板(501)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弧块(502),所述形变板(501)弯折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巍贺一明马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