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25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包括防夹装置和/或堵转装置。防夹装置包括防夹框架和防夹部件;防夹部件包括第一伸缩组件和防夹力检测组件,第一伸缩组件设置于防夹框架上,防夹力检测组件设置于第一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上。第一伸缩组件带动防夹力检测组件沿防夹框架的宽度方向相对电动滑移门伸出或缩回,以检测电动滑移门的防夹力。堵转装置包括堵转框架和堵转部件,堵转部件包括第二伸缩组件以及堵转力检测组件,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堵转框架上,堵转力检测组件设置于第二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上。第二伸缩组件带动堵转力检测组件沿堵转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电动滑移门伸出或缩回,以检测电动滑移门的堵转力。门的堵转力。门的堵转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

技术介绍

[0002]滑移门广泛应用于MPV(多用途汽车)等各类车型中,从驱动类型上主要分为手动滑移门和电动滑移门,两种类型的滑移门开闭耐久的考核方式并不相同,其中,电动滑移门除正常开闭外,为保护乘客及车门自身机械,还要考核前端防夹和后端堵转两种情况,另外电动滑移门考核还要附加上坡和下坡情况。但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装置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0003]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装置存在无法很好的检测电动滑移门的前端防夹、后端堵转以及上坡和下坡状态下滑移门的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装置存在无法很好的检测电动滑移门的前端防夹、后端堵转以及上坡和下坡状态下滑移门的性能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包括防夹装置和/或堵转装置。其中,防夹装置包括防夹框架和防夹部件;防夹部件包括第一伸缩组件和防夹力检测组件,第一伸缩组件设置于防夹框架上,防夹力检测组件设置于第一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上。并且,第一伸缩组件能够带动防夹力检测组件沿防夹框架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待检测电动滑移门处于伸出状态或者缩回状态,以检测待检测电动滑移门的防夹力。
[0006]堵转装置包括堵转框架和堵转部件,堵转部件包括第二伸缩组件和堵转力检测组件,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堵转框架上,堵转力检测组件设置于第二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上。并且,第二伸缩组件带动堵转力检测组件沿堵转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待检测电动滑移门处于伸出状态或者缩回状态,以检测待检测电动滑移门的堵转力。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夹框架用于对防夹部件起到支撑作用。第一伸缩组件用于带动防夹力检测组件沿防夹框架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待检测电动滑移门处于伸出状态或者缩回状态。防夹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该电动滑移门的横向的防夹力。堵转框架用于对堵转部件起到支撑作用。第二伸缩组件用于带动堵转力检测组件沿堵转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待检测电动滑移门处于伸出状态或者缩回状态。堵转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该电动滑移门的堵转力。因此,该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能够很好的检测到电动滑移门的前端防夹和后端堵转性能。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防夹部件还包括防夹底板,并且防夹底板滑动连接于防夹框架上,以使防夹底板相对于防夹框架
可在防夹框架的高度方向和防夹框架的宽度方向上滑动。
[0009]第一伸缩组件包括滑台、滑动杆以及第一驱动件;滑台滑动套设于滑动杆上,且滑台的一侧固定连接于防夹底板远离防夹框架的一侧;滑动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防夹力检测组件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能够带动滑动杆相对于滑台滑动,以带动设置于滑动杆的另一端的防夹力检测组件沿防夹框架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待检测电动滑移门处于伸出状态或者缩回状态,进而完成防夹力的检测。相比于不设置滑台,滑台滑动套设于滑动杆上,且滑台的一侧固定连接于防夹底板上能够对滑动杆起到支撑作用,以保证滑动杆连接的稳固性。防夹底板滑动连接于防夹框架上,能够使得防夹底板带动防夹部件相对于防夹框架可在防夹框架的高度方向和防夹框架的宽度方向上滑动,以便于防夹装置调节防夹部件的位置,进而能够使得防夹装置检测不同尺寸的电动滑移门的防夹力,提高使用该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的便捷性。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防夹力检测组件包括防夹力检测件和挡头。滑动杆包括两个杆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滑台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孔,并且滑台通过两个贯穿孔套设于两个杆部上。第一驱动件设置为第一气缸。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与两个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与两个杆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与防夹力检测件的一端固定连接,防夹力检测件的另一端与挡头固定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杆通过第二连接部与防夹力检测件连接能够增加滑动杆与防夹力检测件之间的连接面,进而加强滑动杆与防夹力检测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挡头的设置能够对防夹力检测件起到保护作用,以避免因电动滑移门直接将力施加到防夹力检测件上而对防夹力检测件造成损伤。相比于设置一个杆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两个杆部连接,能够增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滑动杆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气缸连接能够增加滑动杆与第一气缸之间的连接面,加强滑动杆与第一气缸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并且,第一连接部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能够在增加安装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气缸的便捷性的同时,还能够消除安装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气缸时产生的误差,提高该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检测的准确性。相比于其他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设置为第一气缸能够加强第一驱动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而避免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下,因环境变化对第一驱动件造成影响而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该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检测的准确性。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堵转部件还包括堵转底板,并且堵转底板滑动连接于堵转框架上,以使堵转底板相对于堵转框架可在堵转框架的高度方向和堵转框架的宽度方向上滑动。第二伸缩组件包括安装板和第二驱动件;安装板的一端绕堵转框架的高度方向上的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堵转底板上,并且,安装板与堵转底板之间设置有紧固件,用于锁定安装板相对于堵转底板的位置。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于安装板上远离堵转底板的一侧,并且堵转力检测组件设置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上。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能够带动堵转检测组件沿堵转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待检测电动滑移门处于伸出状态或者缩回状态,进而完成堵转力的检测。由于电动滑
移门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会绕堵转框架的高度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故安装板的一端绕堵转框架的高度方向上的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堵转底板上,能够便于堵转装置根据电动滑移门在打开或者关闭过程中绕堵转框架的高度方向的不同角度,调整堵转部件的角度,以检测不同位置的电动滑移门的堵转力。堵转底板滑动连接于堵转框架上,能够使得堵转底板带动堵转部件相对于堵转框架可在堵转框架的高度方向和堵转框架的宽度方向上滑动,以便于堵转装置调节堵转部件的位置,进而能够使得堵转装置检测不同尺寸的电动滑移门的堵转力,提高使用该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的便捷性。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堵转力检测组件包括堵转力检测件和橡胶顶头。第二驱动件设置为第二气缸。堵转力检测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转接头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和橡胶顶头连接。安装板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堵转底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耐久试验台包括防夹装置和/或堵转装置;其中,所述防夹装置包括防夹框架和防夹部件;所述防夹部件包括第一伸缩组件和防夹力检测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防夹框架上,所述防夹力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上;并且,所述第一伸缩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防夹力检测组件沿所述防夹框架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待检测电动滑移门处于伸出状态或者缩回状态,以检测所述待检测电动滑移门的防夹力;所述堵转装置包括堵转框架和堵转部件,所述堵转部件包括第二伸缩组件和堵转力检测组件,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堵转框架上,所述堵转力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上;并且,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带动所述堵转力检测组件沿所述堵转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待检测电动滑移门处于伸出状态或者缩回状态,以检测所述待检测电动滑移门的堵转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部件还包括防夹底板,并且所述防夹底板滑动连接于所述防夹框架上,以使所述防夹底板相对于所述防夹框架可在所述防夹框架的高度方向和所述防夹框架的宽度方向上滑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滑台、滑动杆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滑台滑动套设于所述滑动杆上,且所述滑台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防夹底板远离所述防夹框架的一侧;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夹力检测组件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力检测组件包括防夹力检测件和挡头;所述滑动杆包括两个杆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滑台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孔,并且所述滑台通过两个所述贯穿孔套设于两个所述杆部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与两个所述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浮动接头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与两个所述杆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防夹力检测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夹力检测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挡头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堵转部件还包括堵转底板,并且所述堵转底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堵转框架上,以使所述堵转底板相对于所述堵转框架可在所述堵转框架的高度方向和所述堵转框架的宽度方向上滑动;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安装板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安装板的一端绕所述堵转框架的高度方向上的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堵转底板上,并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堵转底板之间设置有紧固件,用于锁定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堵转底板的位置;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远离所述堵转底板的一侧,并且所述堵转力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堵转力检测组件包括堵转力检测件和橡胶顶头;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为第二气缸;所述堵转力检测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转接头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和所述橡胶顶头连接;
所述安装板的所述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所述堵转底板上;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堵转底板中的其中一个上的碰扣头,设置于另一个上的碰扣座,以及设置于所述铰链上的斜撑;并且,所述碰扣头与所述碰扣座相适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的开闭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良于瑞贺夏连周俊陈磊金逸文韩奎姚烈顾宇庆邱海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