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96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以及车辆,该副车架包括纵梁;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减速器安装部,所述横梁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加强结构,位于所述横梁前侧和后侧的所述加强结构的结构不同。由此,通过设计该副车架,可以提升副车架与减速器的连接刚度,还可以有效衰减减速器和轮胎上的激励振动传递能量,降低车内振动噪声,从而提升减速器安装位置的可靠耐久性及操稳性能和改善车内乘员乘坐舒适性。内乘员乘坐舒适性。内乘员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车架以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副车架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副车架主要承载减速器激励以及轮胎载荷、运动激励,其安装点强弱将直接影响减速器、轮胎激励传递至车身引起整车振动噪声问题。同时车辆操稳性能需要安装点具有较强刚度,以便在进行操稳操作时有较好强度基础。
[0003]相关技术中,现有副车架与减速器连接结构较弱,一方面后副车架与减速器连接面加强结构造型较弱,另一方面后副车架与减速器连接加强结构未进行造型加强设计,强度不够,未有效利用结构形状刚度提升整体安装位置及局部刚度,结构偏弱,容易引起车内噪声振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车架,该副车架可以降低车内振动噪声,提升减速器安装位置的可靠耐久性和操稳性能。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副车架,包括:纵梁;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减速器安装部,所述横梁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加强结构,位于所述横梁前侧和后侧的所述加强结构的结构不同。
[0007]由此,通过设计该副车架,可以提升副车架与减速器的连接刚度,还可以有效衰减减速器和轮胎上的激励振动传递能量,降低车内振动噪声,从而提升减速器安装位置的可靠耐久性及操稳性能和改善车内乘员乘坐舒适性。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位于前侧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位于所述减速器安装部和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为拱形凸起结构且朝向所述减速器安装部凸出设置。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位于后侧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位于所述减速器安装部和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为至少两级的凹坑结构且朝向对应侧的所述纵梁凸出设置。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位于前侧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三加强结构,位于后侧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四加强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四加强结构在所述减速器安装部的外周边缘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三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四加强结构均为弧形凹坑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四加强结构的弧长和数量不同。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加强结构为两个,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的弧长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的弧长;所述第四加强结构为三个且弧长相同。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位于前侧中部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五加强结构,位于后侧中部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六加强结构和第七加强结构,所述第五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六加强结构均为凹坑结构,所述第七加强结构为凹坑结构且设置于所述第六加强结构的下边缘处。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横梁的中部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贯穿所述第五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六加强结构。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减速器安装部包括横向间隔开的第一减速器安装部和第二减速器安装部,所述第一减速器安装部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第一拱形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减速器安装部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第二拱形凸起结构,所述横梁的顶部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坑结构,所述第一凹坑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拱形凸起结构和所述第二拱形凸起结构之间;和/或所述第一减速器安装部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第八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减速器安装部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第九加强结构,所述第八加强结构和所述第九加强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呈曲线形;和/或所述第一减速器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减速器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底部前侧设置有第十加强结构,而且所述第一减速器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减速器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底部后侧设置有第十一加强结构,所述第十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十一加强结构的高宽比不同,和/或所述第十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十一加强结构的数量不同。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横梁的左端在从右向左的方向上构造成宽度递增的扩口状,所述横梁的右端在从左向右的方向上构造成宽度递增的扩口状。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副车架。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的正视图;
[002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梁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梁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副车架;
[0026]10、纵梁;20、横梁;201、第一凹坑结构;21、减速器安装部;
[0027]211、第一减速器安装部;2111、第一拱形凸起结构;212、第二减速器安装部;
[0028]2121、第二拱形凸起结构;22、加强结构;221、第一加强结构;
[0029]222、第二加强结构;223、第三加强结构;224、第四加强结构;
[0030]225、第五加强结构;226、第六加强结构;227、第七加强结构;
[0031]228、第八加强结构;229、第九加强结构;230、第十加强结构;
[0032]231、第十一加强结构;24、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0034]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100,该副车架100位于车辆的底盘系统中,其可以降低车内振动噪声和提升减速器安装位置的可靠性。
[0035]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副车架100包括纵梁10和横梁20,横梁20与纵梁10相连接,横梁20上设置有减速器安装部21,横梁20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加强结构22,位于横梁20前侧和后侧的加强结构22的结构不同。具体地,减速器安装部21设置在横梁20上,横梁20上的减速器安装部21可以安装连接减速器,横梁20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不同的加强结构22,这样可以加强横梁20上减速器安装部21周围区域的空间模态,从而增加横梁20与减速器的连接刚度;还可以使得横梁20前后两侧的强度不同而造成横梁20前后两侧的模态频率不同,从而实现对横梁20的避频设计,降低车内振动噪声,进而提升减速器安装位置的可靠耐久性及操稳性能和改善车内乘员乘坐舒适性。
[0036]由此,通过设计该副车架100,可以提升副车架100与减速器的连接刚度,还可以有效衰减减速器和轮胎上的激励振动传递能量,降低车内振动噪声,从而提升减速器安装位置的可靠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减速器安装部,所述横梁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加强结构,位于所述横梁前侧和后侧的所述加强结构的结构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前侧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位于所述减速器安装部和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为拱形凸起结构且朝向所述减速器安装部凸出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后侧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位于所述减速器安装部和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为至少两级的凹坑结构且朝向对应侧的所述纵梁凸出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前侧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三加强结构,位于后侧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四加强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四加强结构在所述减速器安装部的外周边缘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三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四加强结构均为弧形凹坑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四加强结构的弧长和数量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结构为两个,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的弧长小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的弧长;所述第四加强结构为三个且弧长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前侧中部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五加强结构,位于后侧中部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六加强结构和第七加强结构,所述第五加强结构和所述第六加强结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岳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