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92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的芯丝为锦纶66单股或多股丝,外包纤维为再生纤维素纤维,或者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组成;制备方法为:将芯丝经导丝轮喂入前罗拉钳口,同时将两根平行的外包纤维粗纱经集合器进入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装置,平铺在牵伸区内,外包纤维粗纱经过前罗拉时,芯丝通过导丝架进入两外包纤维粗纱之间,始终位于中间,三者合并加捻卷绕到细纱筒管上,即得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锦纶66和再生纤维素的优良特征,不仅丰富了包芯纱的种类,而且提高了包芯纱的强力、成纱质量和产品的档次。成纱质量和产品的档次。成纱质量和产品的档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芯纱
,涉及一种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环保材料所制造的面料,再生纤维素纤维被更多纺织工作者选择。锦纶66以长丝为主,作为纱线的芯丝,在织物中的使用,可以提高织物的强度和耐磨性。
[0003]锦纶66俗称尼龙66,强度高,回弹性好,耐磨性在纺织纤维中最高,耐多次变形性和耐疲劳性接近于涤纶,高于其他纤维。它有良好的吸温性,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回潮率为4.5%左右。染色性能好,可用分散性染料、酸性染料及其他染料染色,但耐光和耐热性差。锦纶66的熔点255℃,20%盐酸可溶解锦纶66。一般说来锦纶66的手感比锦纶6好,另外锦纶66的舒适性也比锦纶6好,但表面上很难区分锦纶6和锦纶66。氨纶丝强力较低,在加工中如果氨纶丝断裂就会造成无芯纱,同时氨纶丝回弹性较高,使穿着服饰有一定压迫感与束缚感,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中穿着感到舒适性较差,锦纶66长丝作为芯丝在提供适宜的弹力的同时,强力与耐摩性均好于氨纶丝,相比较氨纶更适合做弹力包芯纱。
[0004]赛络包芯纱可在加装了赛络纺装置和包芯纱装置的细纱机上纺制。赛络包芯纱的芯丝经导丝轮喂入前罗拉钳口,两根平行的外包纤维粗纱经集合器进入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装置,平铺在牵伸区内,外包短纤维经过前罗拉时,芯丝在两粗纱之间,始终位于中间,三者合并加捻卷绕到细纱筒管上。传统包芯纱通过加捻和纤维转移来获得强力,而赛络纺纱主要通过单纱间的相互缠绕来获得强力。赛络纺喂入较细的粗纱,纤维须条较窄,使表面纤维有效地束缚在纱体上。两单纱的相互缠绕使纤维的内外转移只是传统纺纱的一半,纤维与纱线轴之间的倾斜角较小,当纱线受到拉伸时,纤维强力利用率较高。为了使两根平行喂入的粗纱条在牵伸前区较好地相互转移抱合,赛络纺喂入喇叭使两根粗纱近距离平行喂入,包芯纱的包覆效果大大提高。赛络纺包芯纱的毛羽比传统环锭纺包芯纱的相对少些。双根粗纱喂入的并合作用,加上两粗纱间距较小,须条中的纤维不会产生较大滑移,因而赛络纺包芯纱的条干较好。
[0005]专利CN211199555U公开了一种保温效果优异的锦纶包芯纱,通过设置多种材质复合共同包覆的外纱层,纱芯本体采用锦纶,纱线层采用全棉,保温纱线层采用羊毛涤纶混纺纱,提高了整个纱线表面的接触舒适性和透气效果,其结构在提供较优性能的同时,生产中比较复杂,不具有普适性。
[0006]专利CN213476221U公开了一种耐磨阻燃芳纶氨纶包芯纱,平行设置的锦纶长丝和氨纶长丝,配合芳纶纤维,不仅为包芯纱提供了弹性,还使得包芯纱具有较高的强力和优异的阻燃性能,该类型纱线主要使用于特种服装中,对于普通消费者不具有实用性。
[0007]专利CN207789906U公开了一种防绒弹力面料,其中采用的锦纶包芯纱由尼龙短纤包缠尼龙长丝形成,通过结构设计,使产品有较好的弹力和透气性,但是锦纶的耐热、耐光性不好,还存在吸湿和染色性不好的现象,单一成分做包芯纱难以满足服用要求。
[0008]专利CN107460587A公开了一种具有储热和调温功能的包芯纱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环锭纺或转杯纺进行改性,得到一种以棉纱为芯纱,涤纶作为中间包覆纱,锦纶作为外包覆纱的包芯纱线,该纱线虽具有储热和调温的功能,但以锦纶作为外包覆纱,所织制的服装难以达到亲肤的效果。
[0009]专利CN1421556A公开了一种莫代尔锦纶包芯纱及其制造方法,用锦纶长丝(40D/12f)作芯丝,以棉型或中长型莫代尔纤维(1.2D
×
38mm)作外包纤维,在喷气纺纱机上纺制,纺纱速度250m/min,总机械牵伸倍数172,主牵伸倍数35,喷嘴~罗拉距离38.7mm,喂入比0.97,卷取比0.99,集合器2mm,喇叭口5.6mm,经过纺纱方法和工艺的改进,成纱的质量有所改善,但重量和条干变异系数仍较大。
[0010]专利CN106811849A公开了一种大豆纤维与竹纤维混纺赛络包芯纱线,对环锭细纱机进行改造,增加一倍吊锭数量,加装氨纶丝积极喂入装置,为保证包覆效果,需将横动装置拆下不用,细纱工序:氨纶丝含量9.7%,气压0.1MPa,钢领PG14254,钢丝圈6903 12/0,牵伸隔距18
×
67,总牵伸/后区牵伸倍数60.34/1.29,氨纶丝预牵伸倍数3.5,钳口2.5mm普通钳口,锭速控制在10707r/min,前罗拉转速100r/min,生产出来的纱线条干不匀率较大,在后序加工中容易造成断头和影响布面风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具有较好的成纱质量和强力,主要用于机织产品的开发,可以制成衬衫、T恤、牛仔等服装产品。
[001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芯丝为锦纶66单股或多股丝,外包纤维为再生纤维素纤维,或者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组成。
[0014]本专利技术纺制的包芯纱采用的是赛络纺,与其他专利技术不同,须条在前罗拉输出处有个三角形加捻区,须条受张力作用捻合在一起,形成类似股线的双中心纱条,在受力时,两个须条相互挤压,使纤维间不易滑脱,纤维利用率高,因此赛络纺纱线的特点是毛羽少,强力高,耐磨性好,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包芯纱会具有毛羽少、强力高、纱线光洁等特点。
[0015]赛络纺包芯纱是一种具有股线性质的单纱,其强力、伸长、均匀度优于环锭纺包芯纱,且手感柔软、包覆效果好,赛络纺包芯纱的截面圆整,毛羽少,表面光滑,耐磨性好。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7]如上所述的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中芯丝的含量为8~22wt%;锦纶66单股丝的规格为15~40D/1F,锦纶66多股丝的规格为15~40D/12F;外包纤维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组成时,外包纤维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30~50wt%;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细度为0.9~1.0D。
[0018]如上所述的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的成纱断裂强度为13~19cN/tex,条干CV%为10.6~12.6%,锭间条干变异系数CVb%为1.2~4.0%,+50%千米粗节数为14~49,可达到《T/CCTA30201

2022棉粘胶纤维/锦纶长丝包芯本色纱》优等品水平,此外,本专利技术对包芯纱的包覆不良改进很多,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及露芯纱疵等均达到优等品标准,即3000米的疵点数为0,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包芯纱毛羽较少,毛羽数为38~131根/
100m,毛羽越少,纱线越光洁。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制备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的方法,将芯丝经导丝轮喂入前罗拉钳口,同时将两根平行的外包纤维粗纱经集合器进入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装置,平铺在牵伸区内,外包纤维粗纱经过前罗拉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其特征在于,芯丝为锦纶66单股或多股丝,外包纤维为再生纤维素纤维,或者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其特征在于,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中芯丝的含量为8~22wt%;锦纶66单股丝的规格为15~40D/1F,锦纶66多股丝的规格为15~40D/12F;外包纤维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组成时,外包纤维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30~50wt%;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细度为0.9~1.0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其特征在于,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的成纱断裂强度为13~19cN/tex,条干CV%为10.6~12.6%,锭间条干变异系数CVb%为1.2~4.0%,+50%千米粗节数为14~49,3000米的疵点数为0,毛羽数为38~131根/100m。4.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芯丝经导丝轮喂入前罗拉钳口,同时将两根平行的外包纤维粗纱经集合器进入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装置,平铺在牵伸区内,外包纤维粗纱经过前罗拉时,芯丝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张瑞云刘玉萌刘显煜刘柳谢云利黄莉茜陈昌友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福建华源纺织有限公司福建恒源纺织有限公司福建省立华智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