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氧化铍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89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陶瓷
,具体涉及一种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陶瓷因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能,如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抗氧化性、耐腐蚀、耐磨损、抗热震和高热导率等,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以及未来先进反应堆等领域。但作为强共价键材料(共价键占比达到88%),纯碳化硅陶瓷自扩散系数很小,硅与碳原子的体积和晶界自扩散相对较低,常规条件下很难烧结致密,需要在超高温和超高压的条件(如2500℃,5GPa)下进行烧结才能获得接近理论密度的陶瓷。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烧结温度获得致密的碳化硅陶瓷,一般采用的是添加助烧剂的制备方法。但是,第二相及杂质的存在,会显著影响碳化硅陶瓷的热导率,因此,设计一种有效提高碳化硅陶瓷导热性能和致密度的技术,对碳化硅陶瓷的组织形貌和热导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利用碳化硅粉体、氧化铍粉体和助烧剂,经混合、干燥、放电等离子烧结后制备而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常规条件下难以烧结的碳化硅陶瓷而言,本专利技术中加入了高导热氧化铍以及助烧剂的复合陶瓷,不仅导热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且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陶瓷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而成,可有效的提高复合陶瓷的致密度以及组织的均匀性。
[0005]一、碳化硅单晶的理论室温热导率可以达到490W/(m
·
K),但实际碳化硅陶瓷的热导率受助烧剂、晶界、气孔、杂质等因素的影响远低于该理论值,因此在碳化硅中添加高导热组分对改善其热导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氧化铍陶瓷具有高熔点(2530
±
10℃)、高强度和高化学性和热稳定性的特点,尤其是具有目前实用陶瓷材料中最高的热导率。纯度高于99%,致密度达到99%以上的氧化铍陶瓷室温热导率可以达到310W/(m
·
K),是致密氧化铝陶瓷的7

8倍,所以在碳化硅陶瓷中加入氧化铍,可使碳化硅的热导率达到理论热导率的50%。
[0006]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主要利用电流脉冲作用于导电模具内样品两端,在短时间内可产生大量的焦耳热,同时施加单轴压力,从而实现材料的快速烧结;该技术具有烧结速度快、组织结构可控、节能环保等特点,是一种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对于烧结性较差的碳化硅陶瓷而言,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中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将碳化硅粉体、氧化铍粉体和助烧剂,经混合、干燥、放电等离子烧结后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碳化硅粉体与氧化铍粉体的质量比为(5

18):1;所述助烧剂质量为所述碳化硅粉体和所述氧化铍粉体总质量的5%

12%。
[0009]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制得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的相对致密度>98.0%,热导率>100W/(m
·
K)。
[0010]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化硅粉体的纯度>99.9%,平均粒径<50μm;所述氧化铍粉体的纯度>99.9%,平均粒径<50μm。
[0011]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助烧剂为氧化铝、氧化钇和氧化镁的组合物,且所述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镁的质量比为(3

20):(3

12):1。
[0012]本专利技术中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配料:分别称取碳化硅粉体、氧化铍粉体和助烧剂;
[0014]混粉:将称取的原料粉末和磨球装入球磨罐中,加入分散介质进行球磨混合;
[0015]干燥:将球磨混合后的混合料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烘干;
[0016]过筛:将烘干后的粉体进行振动过筛;
[0017]烧结:将干燥、过筛后的粉体装入石墨磨具中,放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分阶段进行烧结,得到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
[0018]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粉步骤中,磨球为氧化铝磨球,分散介质为无水乙醇;球料比为(3

5):1,球磨转速为250

300rpm,球磨时间为12

24h。
[0019]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干燥步骤中,对混合料进行烘干的温度为60

80℃,烘干的时间为12

24h;所述过筛步骤中,对粉体进行振动过筛所用筛网的目数为150

200目。
[0020]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烧结步骤中,烧结之前先将放电等离子烧结炉抽真空至1.0
×
10
‑3Pa的真空状态,随后充入高纯氩气进行惰性气体保护。
[0021]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烧结步骤中,包括四个阶段的烧结,其中,
[0022]第一阶段:将放电等离子烧结炉的烧结压力调节至12

15MPa,烧结温度从室温调节至800

1000℃,对粉体进行第一阶段的烧结;
[0023]第二阶段:将烧结压力增加至30

40MPa,烧结温度增加至1800

1900℃,对粉体进行第二阶段的烧结;
[0024]第三阶段:在烧结压力30

40MPa、烧结温度1800

1900℃条件下,保温10

20min;
[0025]第四阶段:停止加热,烧结样品随炉自然冷却,得到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或先在烧结压力30

40MPa、烧结温度1000

1100℃条件下,保温5

10min,随后停止加热,将烧结样品随炉自然冷却,得到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
[0026]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烧结步骤中,升温速率为80

120℃/min,升压速率为2.5

3MPa/min。
[002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0028]1、本专利技术中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利用碳化硅粉体、氧化铍粉体和助烧剂,经混合、干燥、放电等离子烧结后制备而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常规条件
下难以烧结的碳化硅陶瓷而言,加入了高导热氧化铍以及助烧剂的复合陶瓷,不仅导热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且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其特征在于,将碳化硅粉体、氧化铍粉体和助烧剂,经混合、干燥、放电等离子烧结后制5备而成;其中,所述碳化硅粉体与氧化铍粉体的质量比为(5

18):1;所述助烧剂质量为所述碳化硅粉体和所述氧化铍粉体总质量的5%

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其特征在于,所制得10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的相对致密度>98.0%,热导率>100W/(m
·
K)。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粉体的纯度>99.9%,平均粒径<50μm;所述氧化铍粉体的纯度>99.9%,平均粒径<5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助15烧剂为氧化铝、氧化钇和氧化镁的组合物,且所述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镁的质量比为(3

20):(3

12):1。5.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一种高致密度、高导热的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料:分别称取碳化硅粉体、氧化铍粉体和助烧剂;20混粉:将称取的原料粉末和磨球装入球磨罐中,加入分散介质进行球磨混合;干燥:将球磨混合后的混合料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烘干;过筛:将烘干后的粉体进行振动过筛;烧结:将干燥、过筛后的粉体装入石墨磨具中,放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25炉中分阶段进行烧结,得到碳化硅

氧化铍复合陶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粉步骤中,磨球为氧化铝磨球,分散介质为无水乙醇;球料比为(3

5):1,球磨转速为2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王苍龙刘懿文孟召仓刘季韬赵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