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和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86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和压缩机,包括转子铁心和永磁体,转子铁心沿其周向上设置有多组磁障,每组磁障包括曲槽,曲槽两端朝向转子铁心的边缘延伸,曲槽的内槽壁与转子铁心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多个磁障孔,多个磁障孔沿曲槽的内槽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形成至少一层磁障孔层;永磁体嵌入曲槽内。由于在电机转子上只设置一层永磁体,大大减少了永磁体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电机生产节拍。同时,对永磁体在电机转子的直轴方向上的厚度T与各层磁障孔的厚度之和G的比值进行优化调整,使得永磁体磁密分布均匀,从而降低饱和效应的影响,有效地增加电机转子的输出转矩,提高电机转子的性能。提高电机转子的性能。提高电机转子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和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和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同步磁阻电机具有多层转子磁障,依靠转子磁路不对称产生的磁阻转矩工作。这种电机具有成本低、制造简单、转子损耗小的优点,但存在功率因数和转矩密度低以及转矩脉动较大的缺点。为了提高这类电机的转矩和功率因数,可以在转子磁障中插入一定的低性能永磁体(铁氧体或粘接钕铁硼) 辅助励磁,从而能够降低电机电流的励磁分量并产生永磁转矩,这就是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
[0003]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作为永磁同步电机和同步磁阻电机的结合体,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同步磁阻电机的磁阻转矩,并采用永磁转矩进行辅助,综合了两种电机的优点,其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效率和功率因数都较高,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4]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提高永磁体的性能来提高电动机性能,即通过提高永磁转矩的做法来提高合成转矩的值,进而提高电动机效率,常见的做法就是内置稀土类永磁体。但是,由于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且价格昂贵,因此该种电动机更广泛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0005]另外,当前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大多采用设置两层或者两层以上永磁体(磁钢)的结构,从而电机成本高,抗退磁能力弱,电机转子的输出转矩小,对电机转子的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机转子,旨在提高电机转子的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电机转子,包括:
[0008]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沿其周向上设置有多组磁障,每组所述磁障包括曲槽,所述曲槽两端朝向所述转子铁心的边缘延伸,所述曲槽的内槽壁与所述转子铁心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多个磁障孔,所述多个磁障孔沿所述曲槽的内槽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形成至少一层磁障孔层;
[0009]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嵌入所述曲槽内;
[0010]其中,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电机转子的直轴方向上的厚度为T,单层所述磁障孔从远离所述曲槽的一侧边到靠近所述曲槽的另一侧边的距离,为所述磁障孔的厚度,各层所述磁障孔的厚度之和为G,G和T满足:G/T不大于1,且不小于0.1。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曲槽的内槽壁与所述转子铁心的边缘之间设置有2

6 个所述磁障孔,所述磁障孔沿所述曲槽的内槽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形成一层所述磁障孔层。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障孔层包括四个所述磁障孔。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障孔的厚度为g,g和T满足:g/T不大于1,且不小于0.1。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磁障孔形成两层所述磁障孔层,所述磁障孔层包括第一层所述磁障孔和第二层所述磁障孔,所述第一磁障孔层形成于所述第二磁障孔层与所述曲
槽之间。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障孔层的厚度为g1,所述第二磁障孔层的厚度为g2,g1、g2和T满足:(g1+g2)/T不大于1,且不小于0.1。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障孔呈具有圆角的梯形。
[0017]在一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电机转子轴向上的截面,所述永磁体两端的最小宽度为E,T和E满足:T不小于E。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曲槽的两端与所述永磁体之间形成有空隙。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隙中填充非导磁介质。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曲槽为弧形。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曲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电机转子的交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关于所述电机转子的直轴对称;所述曲槽还包括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靠近所述转子铁心的一端连通。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槽为弧形或直线型。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心沿其周向上设置有4

8组所述磁障,任意相邻和任意相对的两组所述磁障中的所述永磁体在靠近所述电机转子中心一侧的磁极相反。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包括:
[0025]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沿其周向上设置有多组磁障,每组所述磁障包括曲槽,所述曲槽两端朝向所述转子铁心的边缘延伸,所述曲槽的内槽壁与所述转子铁心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多个磁障孔,所述多个磁障孔沿所述曲槽的内槽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形成至少一层磁障孔层;
[0026]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嵌入所述曲槽内;
[0027]其中,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电机转子的直轴方向上的厚度为T,单层所述磁障孔从远离所述曲槽的一侧边到靠近所述曲槽的另一侧边的距离,为所述磁障孔的厚度,各层所述磁障孔的厚度之和为G,G和T满足:G/T不大于1,且不小于0.1;
[0028]所述电机还包括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套设在所述电机转子外周,所述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心以及缠绕在定子齿上的绕组。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所述电机。
[003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机转子上设置曲槽和磁障孔,并在曲槽内嵌入永磁体。由于在电机转子上只设置一层永磁体,大大减少了永磁体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电机生产节拍。同时,对永磁体在电机转子的直轴方向上的厚度T与各层磁障孔的厚度之和G的比值进行优化调整,使得永磁体磁密分布均匀,从而降低饱和效应的影响,有效地增加电机转子的输出转矩,提高电机转子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电机转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4]图3为电机转子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36]图5为电机转子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电机转子的g/T与电机输出转矩的关系示意图;
[0038]图7为图6中电机转子的g/T与合成转矩的关系示意图;
[0039]图8为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9为电机转子高度与电机定子高度之间的比值与磁链及电感差值的关系示意图。
[0041]附图标号说明:
[004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电机转子100转子铁心111第一安装槽200永磁体112第二安装槽110曲槽113第三安装槽120磁障孔20电机定子22定子齿21定子铁心
ꢀꢀ
[004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沿其周向上设置有多组磁障,每组所述磁障包括曲槽,所述曲槽两端朝向所述转子铁心的边缘延伸,所述曲槽的内槽壁与所述转子铁心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多个磁障孔,所述多个磁障孔沿所述曲槽的内槽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形成至少一层磁障孔层;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嵌入所述曲槽内;其中,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电机转子的直轴方向上的厚度为T,单层所述磁障孔从远离所述曲槽的一侧边到靠近所述曲槽的另一侧边的距离,为所述磁障孔的厚度,各层所述磁障孔的厚度之和为G,G和T满足:G/T不大于1,且不小于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槽的内槽壁与所述转子铁心的边缘之间设置有2

6个所述磁障孔,所述磁障孔沿所述曲槽的内槽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形成一层所述磁障孔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障孔层包括四个所述磁障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障孔的厚度为g,g和T满足:g/T不大于1,且不小于0.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磁障孔形成两层所述磁障孔层,所述磁障孔层包括第一层所述磁障孔和第二层所述磁障孔,所述第一磁障孔层形成于所述第二磁障孔层与所述曲槽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障孔层的厚度为g1,所述第二磁障孔层的厚度为g2,g1、g2和T满足:(g1+g2)/T不大于1,且不小于0.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华杨向宇朱晓光李宏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