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78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其中热泵包括制冷系统和低温制冷系统,其中热泵控制方法为先获取环境温度;再判断环境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温度阈值,生成低温制冷控制信号;如果环境温度不低于温度阈值,生成制冷控制信号;根据低温制冷控制信号,启动变频风机和氟泵,低温制冷系统运行,利用自然冷源制冷;根据制冷控制信号,启动压缩机,制冷系统运行。可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泵控制方法后,可避免压缩机的启动,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节约能源;环境温度越低时越易换热制取冷水,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低温时只启动变频风机与氟泵,能效提高了85%左右。效提高了85%左右。效提高了85%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正常热泵工作的前提下,需要低温制冷需求,满足在低环境温度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冷源通过热传导原理制取冷水,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0003]在中央空调领域中,除了满足正常环境下制冷、制热的需求外,还有许多场所需要恒温恒湿条件,低温环境下都需要制冷,室外温度低于或远低于其循环冷冻水温的情况下亦是如此。现阶段大部分机组是采用制冷循环系统搭配不同的控制手段来实现低温制冷,机组采用压缩机制冷常年运行,能耗较高。
[0004]而自然界存在丰富的冷源,当环境温度低于0℃的,就可以合理利用此部分冷源,另外还有采用冷水加防冻液的形式进行循环冷却降温,因防冻液液有腐蚀、挥发等不良特性,对工程带来不便、成本相对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在低温环境时利用氟泵把制冷剂进行循环,通过热传导原理实现降温,而制冷剂的冰点在

155度,无需防冻,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实现了无压缩机运行制冷,最大限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应用于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所述热泵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热泵还包括低温制冷系统,所述低温制冷系统包括变频风机、氟泵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氟泵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
[0008]所述热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获取环境温度;
[0010]S2、判断环境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
[0011]S3、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温度阈值,生成对应的低温制冷控制信号;
[0012]如果环境温度不低于温度阈值,生成对应的制冷控制信号;
[0013]S40、根据低温制冷控制信号,启动所述变频风机和所述氟泵,低温制冷系统运行,利用自然冷源制冷;
[0014]S41、根据制冷控制信号,启动所述压缩机,制冷系统运行。
[0015]优选方式为,所述S40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环境温度与预设定温度范围进行比较;
[0017]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至所述变频风机。
[0018]优选方式为,所述预设定温度范围包括第一温度范围、第二温度范围和第三温度
范围,且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内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第二温度范围内的温度高于第三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所述S40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9]将环境温度与预设定温度范围进行比较;
[0020]如果环境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输出10V电压信号至所述变频风机;
[0021]如果环境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输出10~2V均匀电压信号至所述变频风机;
[0022]如果环境温度在第三温度范围内,输出10~2V电压信号至所述变频风机。
[0023]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18~48℃,所述第二温度范围为0~18℃,和/或,所述第三温度范围为0~

30℃。
[0024]优选方式为,所述热泵还包括油分离器离器、四通换向阀、第一节流阀、第一单向阀、储液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所述油分离器离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进口、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储液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进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制冷系统闭环回路;且所述第一节流阀的两端并接所述第一单向阀。
[0025]优选方式为,所述S41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6]获取液管温度;
[0027]根据液管温度,控制所述变频风机的转速,以调节风量平衡冷凝压力。
[0028]优选方式为,所述热泵还包括第二节流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所述油分离器离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储液器、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进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依次连接,形成制热系统闭环回路,且所述第二节流阀的两端并接所述第二单向阀;
[0029]则所述热泵控制方法,在所述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0]S0、判断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
[0031]如果是制冷模式,执行所述S1;
[0032]如果不是制冷模式,生成对应的制热控制信号;
[0033]则还包括步骤S42,所述S42为:
[0034]根据制热控制信号,控制四通换向阀得电换向,启动所述制热系统运行。
[0035]优选方式为,所述室外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003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7]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应用于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热泵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换热器,热泵还包括低温制冷系统,低温制冷系统包括变频风机、氟泵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氟泵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分别与室外换热器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热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环境温度;判断环境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温度阈值,生成对应的低温制冷控制信号;如果环境温度不低于温度阈值,生成对应的制冷控制信号;根据低温制冷控制信号,启动变频风机和氟泵,低温制冷系统运行,利用自然冷源制冷;根据制冷控制信号,启动所述压缩机,制冷系统运行。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热泵控制方法后,常规下压缩机在低温启动,容易造成液击的现象,导致损坏系统,而使用本专利技术后可避免压缩机的启动,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节约能源;环境温度越低时越易换热制取冷水,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低温时只启动变频风机与氟泵,与现有制冷系统相比能效提高了85%左右。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的结构示意框图;
[0039]图中:1

压缩机,2

变频风机,3

氟泵,4

四通换向阀,5

油分离器,6

室外换热器,80

第一节流阀,81

第二节流阀,9

第一室内换热器,10

气液分离器,11

第二室内换热器,12

储液器,130

第一单向阀,131

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且不用于限定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应用于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所述热泵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还包括低温制冷系统,所述低温制冷系统包括变频风机、氟泵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氟泵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热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环境温度;S2、判断环境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S3、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温度阈值,生成对应的低温制冷控制信号;如果环境温度不低于温度阈值,生成对应的制冷控制信号;S40、根据低温制冷控制信号,启动所述变频风机和所述氟泵,低温制冷系统运行,利用自然冷源制冷;S41、根据制冷控制信号,启动所述压缩机,制冷系统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还包括以下步骤:将环境温度与预设定温度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至所述变频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定温度范围包括第一温度范围、第二温度范围和第三温度范围,且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内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第二温度范围内的温度高于第三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所述S40还包括以下步骤:将环境温度与预设定温度范围进行比较;如果环境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输出10V电压信号至所述变频风机;如果环境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输出10~2V均匀电压信号至所述变频风机;如果环境温度在第三温度范围内,输出10~2V电压信号至所述变频风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热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18~48℃,所述第二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雅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