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及组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78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及组队方法,属于智能手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杖体、主板、通讯模块、报警模块、通话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包括与手机互联的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还包括杖体之间相互通讯的433Mhz无线通讯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主板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杖体的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机连接,手机通过网络连接基站以及后台服务器,从而实现组队、查看队友位置等功能。采用无线蓝牙技术、433Mh无线通讯技术实现队友之间的及时信息交互以及报警功能。报警功能能保证第一时间让求救者得到最快速的救援;掉队报警功能能保证队友在一定范围内不让队友失联。一定范围内不让队友失联。一定范围内不让队友失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及组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手杖
,尤其涉及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及组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外出需求的与日俱增,无论是通过旅游团的形式还是通过组团自助旅游或组团户外探险等,人们对户外出行设备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在户外出行爬山过程中,由于人的体能不同以及所处爬山环境不同,常常会有掉队、遇险的情况。同时,分散队友之间的沟通通常需要采用对讲机或手机,然而携带手机或对讲机均有其弊端,携带手机时,网络不好难以对话、定位,也不方便拿在手里;而对讲机信号遇到阻挡不能通讯,体积大且通讯距离有限,同样也不方便拿在手里。为此,提出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利用多种通讯方案解决现有户外网络不佳、队友之间不能组队、不方便携带通讯终端、紧急情况下不能最短时间发出求救信号通知队友和救援平台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及组队方法,旨在解决所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户外通讯设备存在网络不佳、组队难、紧急情况下不能最短时间发出求救信号通知队友和救援平台等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包括杖体、主板、通讯模块、报警模块、通话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主板、通讯模块、报警模块、通话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安装在杖体内部,通信模块包括与手机互联的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还包括杖体之间相互通讯的433Mh无线通讯模块。该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在爬山过程中,无需手持手机、对讲机就可通过杖体与队友之间通话,并且采用多种通信技术,当手机网络出现问题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433Mh无线通讯模块通讯。
[0004]对前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杖体采用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机通讯,手机端的队友app通过后端服务器与其他用户的杖体组网形成队友,用户之间通过通话模块实现多对多、一对多或一对一相互交流。在手机断网的情况下,杖体之间采用433Mh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交流、报警。
[0005]进一步的,杖体内部还设有重力感应器,当杖体的重力感应器检测到用户摔倒或从高处坠落时时,启动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机通讯并发送定位信息和求救信号,手机通过服务器通知其他队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当地救援平台,同时433Mh无线通讯模块向其他队友报警,有效保证求救信息及时准确无误的发送到队友、其他人或当地救援平台,从而提高救援快捷性与准确性。
[0006]进一步的,杖体内部还设有生理传感器、测温器、计步器,生理传感器、测温器、计步器与主板电性连接,户外运动过程中,生理传感器会实时监测运动者的生理数据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手机APP,当实时监测的生理数据不符合APP设定值时会主动提醒用户及其
队友。
[0007]本申请还包括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组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在手机app注册,将注册信息上传服务器;
[0009]S2:注册好的用户在app中点击创建队友,并可添加其他已注册的用户;
[0010]S3:组队完成后,杖体通过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机通讯,各杖体的通话模块、报警模块的信息通过后端服务器或433Mh无线通讯模块进行互联共享对话、报警信息、位置信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通讯方式,填补各通讯的缺点:采用杖体的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机连接,手机通过网络连接基站以及后台服务器实现实时信息交互,采用433Mh无线通讯实现对话聊天,有效保证队友之间及时信息交流。
[0013]2、杖体内的重力感应器在用户来不及按压报警按钮的情况下,可在检测到相应信号后发送报警信息给队友或当地救援平台;
[0014]3、组队成功后的对话聊天功能能提高户外运动的娱乐性;报警功能能第一时间让求救者得到最快速的救援;掉队报警功能能保证队友在一定范围内不让队友失联。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原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杖体433无线通讯连接示意图。
[0017]BT:ClassicBluetooth,经典蓝牙。
[0018]BLE:BluetoothLowEnergy,低功耗蓝牙。
[0019]433无线通讯:是指433MHz技术使用433MHz无线频段的一种无线电通信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如图1、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包括杖体、主板、通讯模块、报警模块、通话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主板、通讯模块、报警模块、通话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安装在杖体内部,通信模块包括与手机互联的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还包括杖体之间相互通讯的433Mh无线通讯模块。
[0023]请参阅图2所示,当启动433通信模块时,队内的手杖可以跟其他任一队内手杖进行互联互通。即杖体1不但可以跟杖体2互联互通,还可以与杖体3杖体4互联互通,以此类推。
[0024]杖体采用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机通讯,手机端的队友app通过后端服务器与其他用户的杖体组网形成队友,队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内链接的地图看到每个队友实时位置;用户之间通过通话模块实现多对多、一对多或一对一相互交流,在手机断网的情况
下,杖体之间采用433Mh无线通讯模块交流、报警。
[0025]杖体内部还设有重力感应器,当杖体的重力感应器检测到用户摔倒或从高处坠落时时同时启动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机通讯并发送定位信息和求救信号,手机通过服务器通知其他队友或其它人或当地救援平台,同时433Mh无线通讯模块向其他队友报警,提高救援的快速性与准确性。
[0026]杖体内部还设有生理传感器、测温器、计步器,生理传感器、测温器、计步器与主板连接。在户外运动过程中,生理传感器会实时监测运动者的生理数据,如心率、血压、血氧,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手机APP,当实时监测的生理数据不符合APP设定值时会主动提醒用户及其队友。
[0027]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组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在手机app注册,将注册信息上传服务器;
[0029]S2:注册好的用户在app中点击创建队友,并可添加其他已注册的用户;
[0030]S3:组队完成后,杖体通过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包括杖体、主板、通讯模块、报警模块、通话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主板、通讯模块、报警模块、通话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安装在杖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包括与手机互联的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还包括杖体之间相互通讯的433Mh无线通讯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杖体采用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机通讯,手机端的app通过后端服务器与其他用户的杖体组网形成队友,用户之间通过BT模块、433Mh无线通讯模块进行多对多、一对多或一对一对话。在手机断网的情况下,杖体之间采用433Mh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交流、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自组网的户外智能登山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杖体内部还设有重力感应器,当杖体的重力感应器检测到用户摔倒或从高处坠落时同时启动BT模块、BLE模块、WiFi模块与手机通讯并发送定位信息和求救信号,手机通过服务器通知其他队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