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68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润滑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包括钢轨本体,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固定安装在钢轨本体的一侧,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开设在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一滑腔的内部设置有反复推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滑板下移使得第一气囊受力被压缩,进而使得第一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连通管进行传输,最后到达第二壳体内部的第二气囊内部,从而使得第二滑腔内部的第二滑板向上移动,进而推动第二滑腔内顶部的润滑油通过由第二单向阀控制的第二连接管进行传输,最终到达喷洒管喷出,对火车车轮与钢轨本体接触位置进行润滑,实现了润滑油的精控喷洒,增强了润滑油的使用效果,同时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提高了钢轨润滑装置的适用性。滑装置的适用性。滑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润滑设备
,具体地说是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是一类在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轨道交通被广泛运用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和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0003]火车在钢轨上行驶时,火车车轮与钢轨之间存在摩擦,使得钢轨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钢轨损坏,影响钢轨的使用;现在的轨道润滑装置大多是安装在轨道一侧,然后通过出液口对轨道进行润滑;
[0004]然而,这种润滑装置虽然可以对轨道进行润滑,但是容易在钢轨上引起“油楔”现象,存在润滑油浪费的情况,使得钢轨润滑的效果较差,进而降低了钢轨润滑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润滑装置容易在钢轨上引起“油楔”现象,存在润滑油浪费的情况,使得钢轨润滑的效果较差,进而降低了钢轨润滑装置的使用效果等问题。
[0006]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包括钢轨本体,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钢轨本体的一侧,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滑腔的内部设置有反复推动机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开设在所述钢轨本体的一侧,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钢轨本体的另一侧,液体腔,所述液体腔开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液体腔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开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滑腔的内部设置有往复喷洒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反复推动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腔的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滑板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具备伸缩效果,所述第一气囊的底端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外部,且所述连通管贯穿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压块顶部的两侧均进行倒角处理,压块倒角处理对比直角可以减少压块的损坏。
[0009]优选的,所述往复喷洒机构包括密封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腔内侧壁的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腔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具备伸缩效果,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滑板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延伸至所述第二滑腔的内部,且所述连通管与第二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二滑腔的内顶部设置有润滑油,所述第二滑腔的顶部连通有由第二单向阀控制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滑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顶端
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喷洒管,喷洒管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直径小,所述液体腔的一侧连通有由第一单向阀控制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滑腔相靠近的一端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液体腔的另一侧连通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壳体的外部,且所述补液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控制阀套接在补液管的外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的内部设置有推动输气机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管贯穿第一腔室。
[0012]优选的,所述推动输气机构包括密封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滑腔内侧壁的推板,所述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腔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二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腔的顶部连通有双通管。
[0013]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侧壁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气囊,所述双通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且所述双通管的一端与伸缩气囊相连通,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部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压块贯穿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挤压机构呈中心对称,所述压块的外部套接有密封环,密封环是一种带有缺口的环状密封件,靠被压拢后所具有的弹性而抵紧在静止件的内孔壁上起密封作用。
[0015]优选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侧壁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密封环相接触,所述挤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腔室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车轮挤压压块向第一壳体内部进行移动,然后通过第一滑腔内部的第一滑板下移挤压第一弹簧,同时第一滑板下移使得第一气囊受力被压缩,进而使得第一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连通管进行传输,最后到达第二壳体内部的第二气囊内部,从而使得第二滑腔内部的第二滑板向上移动,进而推动第二滑腔内顶部的润滑油通过由第二单向阀控制的第二连接管进行传输,最终到达喷洒管喷出,对火车车轮与钢轨本体接触位置进行润滑,实现了润滑油的精控喷洒,增强了润滑油的使用效果,同时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提高了钢轨润滑装置的适用性。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杆使得推板在第三滑腔内部进行上移,进而使得第三滑腔内上部的气体通过双通管进行传输,最后到达第一腔室内部的伸缩气囊内部,然后通过滑块移动使得齿条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齿轮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管进行转动,增大了润滑油喷洒的范围,增强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提高了钢轨润滑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存在恢复原状的力,进而推动挤压板,使得挤压板持续的挤压第二腔室内部的密封环,使得密封环密封的效果较好,防止了压块在移动时带着外部灰尘进入到第一壳体内部,提高了钢轨润滑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钢轨本体外部结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壳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壳体外部结构立体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壳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气囊外部结构立体图;
[0025]图6为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6]图7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7]图中:
[0028]1、钢轨本体;2、第一壳体;3、第一滑腔;4、第一滑板;5、压块;6、第一弹簧;7、第一气囊;8、连通管;9、通孔;10、第二壳体;11、第二滑腔;12、第二气囊;13、第二滑板;14、液体腔;15、第一连接管;16、第一单向阀;17、补液管;18、第二连接管;19、第二单向阀;20、喷洒管;21、第三滑腔;22、连接杆;23、推板;24、双通管;25、第一腔室;26、滑块;27、伸缩气囊;28、齿条;29、齿轮;30、第二腔室;31、密封环;32、挤压板;3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轨本体(1);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钢轨本体(1)的一侧;第一滑腔(3),所述第一滑腔(3)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滑腔(3)的内部设置有反复推动机构;通孔(9),所述通孔(9)贯穿开设在所述钢轨本体(1)的一侧;第二壳体(10),所述第二壳体(10)固定安装在所述钢轨本体(1)的另一侧;液体腔(14),所述液体腔(14)开设在所述第二壳体(10)的内部;第二滑腔(11),所述第二滑腔(11)开设在所述第二壳体(10)的内部,所述第二滑腔(11)的内部设置有往复喷洒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复推动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腔(3)的第一滑板(4),所述第一滑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块(5),所述压块(5)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2)的外部,所述第一滑板(4)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第一滑腔(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7),所述第一气囊(7)的底端连通有连通管(8),所述连通管(8)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壳体(2)的外部,且所述连通管(8)贯穿通孔(9)。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5)顶部的两侧均进行倒角处理。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交通用钢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喷洒机构包括密封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腔(11)内侧壁的第二滑板(13),所述第二滑腔(1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12),所述第二气囊(12)与第二滑板(13)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8)延伸至所述第二滑腔(11)的内部,且所述连通管(8)与第二气囊(12)相连通,所述第二滑腔(11)的内顶部设置有润滑油,所述第二滑腔(11)的顶部连通有由第二单向阀(19)控制的第二连接管(18),所述第二连接管(18)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10)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管(18)的一端连通有喷洒管(20);所述液体腔(14)的一侧连通有由第一单向阀(16)控制的第一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祝竹杨昌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