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62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干机,包括第一吸附筒、第二吸附筒、第一梭动阀、第二梭动阀和四个管道组件,其中两管道组件分别安装于第一吸附筒的两端并与第一吸附筒围合形成第一吸附空间,另两管道组件分别安装于第二吸附筒的两端并与第二吸附筒围合形成第二吸附空间;第一梭动阀设有第一出入口以及两个第二出入口,第一梭动阀可使第一出入口与其中一第二出入口相导通;第二梭动阀设有第三出入口以及两个第四出入口,第二梭动阀可使第三出入口与其中一第四出入口相导通,第一吸附空间和第二吸附空间均包括两个分别贯穿设于两管道组件内的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为弧形,其中两导气通道分别与两第二出入口连通,另两导气通道分别与两第四出入口连通。入口连通。入口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干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干机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吸干机。

技术介绍

[0002]吸干机也称之为干燥机,吸干机主要应用于压缩气体的后端净化处理,主要利用分子筛的特性,将压缩气体中存在的水分子有效吸附在分子筛中,通过变压吸附的原理,循环再生。
[0003]吸干机主要为双塔式结构,即用两个吸附筒装载分子筛,两个吸附筒之间通过若干梭动阀进行连接,梭动阀让压缩气体交替从两个吸附筒中通过,在程序控制器的控制下,两个吸附筒交替工作,一吸附筒吸附水分,另一吸附筒解吸再生,连续循环的工作。
[0004]但是,现有吸干机的梭动阀与吸附筒之间连接管道的内部流道大多为直角结构,仅实现连通功能,易产生紊流,气体的阻力和压降都会增大,且吸干机的配件多,集成度不高,拆装困难,模块化组装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干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干机的梭动阀与吸附筒之间连接管道的内部流道大多为直角结构,仅实现连通功能,易产生紊流,气体的阻力和压降都会增大,且吸干机的配件多,拆装困难,模块化组装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干机,包括:
[0007]第一吸附筒;
[0008]第二吸附筒;
[0009]四个管道组件,其中两所述管道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吸附筒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第一吸附筒围合形成第一吸附空间,另两所述管道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吸附筒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第二吸附筒围合形成第二吸附空间;
[0010]第一梭动阀,所述第一梭动阀设有第一出入口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一梭动阀可使所述第一出入口与其中一所述第二出入口相导通;
[0011]第二梭动阀,所述第二梭动阀设有第三出入口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四出入口,所述第二梭动阀可使所述第三出入口与其中一所述第四出入口相导通,所述第一吸附空间和第二吸附空间均包括两个分别贯穿设于两所述管道组件内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为弧形,其中两所述导气通道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出入口连通,另两所述导气通道分别与两所述第四出入口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管座以安装于所述管座上的第一网孔板,四个所述管座分别夹设于所述第一梭动阀与所述第一吸附筒之间、所述第一梭动阀与所述第二吸附筒之间、所述第一吸附筒与所述第二梭动阀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吸附筒与所述第二梭动阀之间,所述导气通道贯穿设于所述管座上,所述第一网孔板靠近所述第一吸附筒或者第二吸附筒一侧并覆盖于所述导气通道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均包括筒体、弹性件、芯筒和第二网孔板,所述第一吸附空间和第二吸附空间还均包括贯穿设于所述筒体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所述导气通道连通,四个所述管道组件分别定义为两个第一管道组以及两个第二管道组,所述第一梭动阀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管道组连接,所述第二梭动阀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管道组连接,所述弹性件、芯筒和第二网孔板均位于所述中空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一管道组内的所述第一网孔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芯筒连接,所述第二网孔板位于所述芯筒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所述芯筒贯穿设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二网孔板、所述中空腔的部分内壁以及所述第二管道组上的所述第一网孔板围合成一用于放置吸附剂的收纳仓。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气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以及第三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中空腔连通,所述第三气道与所述第二出入口或者第四出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网孔板覆盖于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内径从靠近所述第一网孔板的一端朝所述第二气道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气道的内径从靠近所述第二气道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气道的一端逐渐增大。
[0015]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堵头,所述管座还贯穿设有与所述导气通道相间隔的排出口,所述第一网孔板贯穿设有缺口,所述排出口的一端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中空腔连通、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堵头。
[0016]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若干紧固件,所述第一网孔板贯穿设有若干穿孔,所述管座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穿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接,所述第一网孔板倾斜安装于所述管座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吸干机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两个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第二管道组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吸附空间或者第二吸附空间连通的第二安装孔,两所述电磁阀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二安装孔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吸干机还包括两个气压表,所述第一管道组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吸附空间或者第二吸附空间连通的第三安装孔,两所述气压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梭动阀包括第一阀壳、第一阀芯、再生气管、两个第一螺栓、两个第一支撑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再生气管的中部以控制所述再生气管内气体流量的调节阀,所述第一阀壳贯穿设有第一流道以及两个均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一出入口设于所述第一阀壳的中部并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阀芯、两所述第一螺栓以及两所述第一支撑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流道内,两所述第一支撑架均位于两所述第一螺栓之间,所述第一螺栓贯穿设有第三气孔,所述第一阀芯滑动安装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阀芯可封堵其中一所述第三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位于所述第一螺栓远离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所述再生气管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二气孔上。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梭动阀包括第二阀壳、第二阀芯、两个第二螺栓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阀壳贯穿设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四出入口,所述第三出入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阀壳的中部并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两所述第二螺栓以及两所述第二支撑架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流道内,两所述第二支撑架均位于两
所述第二螺栓之间,所述第二螺栓贯穿设有第四气孔,所述第二阀芯滑动安装于两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阀芯可封堵其中一所述第四气孔。
[002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2]本专利技术的吸干机具有四个结构相同的管道组件,四个管道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吸附筒与第一梭动阀之间、第一吸附筒与第二梭动阀之间、第二吸附筒与第一梭动阀之间、以及第二吸附筒与第二梭动阀之间,吸干机的通用性配件数量增多,集成度高,拆装方便,模块化组装度高,且管道组件内设有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为弧形,从第二梭动阀进入到第一吸附筒内的气体、以及第二梭动阀进入到第二吸附筒内的气体阻力和压降都会减少,导气通道内气体流动更顺畅,更好起到导流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沿A

A线的剖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干机的爆炸图;
[0028]图6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附筒;第二吸附筒;四个管道组件,其中两所述管道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吸附筒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第一吸附筒围合形成第一吸附空间,另两所述管道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吸附筒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第二吸附筒围合形成第二吸附空间;第一梭动阀,所述第一梭动阀设有第一出入口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一梭动阀可使所述第一出入口与其中一所述第二出入口相导通;第二梭动阀,所述第二梭动阀设有第三出入口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四出入口,所述第二梭动阀可使所述第三出入口与其中一所述第四出入口相导通,所述第一吸附空间和第二吸附空间均包括两个分别贯穿设于两所述管道组件内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为弧形,其中两所述导气通道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出入口连通,另两所述导气通道分别与两所述第四出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管座以安装于所述管座上的第一网孔板,四个所述管座分别夹设于所述第一梭动阀与所述第一吸附筒之间、所述第一梭动阀与所述第二吸附筒之间、所述第一吸附筒与所述第二梭动阀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吸附筒与所述第二梭动阀之间,所述导气通道贯穿设于所述管座上,所述第一网孔板靠近所述第一吸附筒或者第二吸附筒一侧并覆盖于所述导气通道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均包括筒体、弹性件、芯筒和第二网孔板,所述第一吸附空间和第二吸附空间还均包括贯穿设于所述筒体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所述导气通道连通,四个所述管道组件分别定义为两个第一管道组以及两个第二管道组,所述第一梭动阀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管道组连接,所述第二梭动阀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管道组连接,所述弹性件、芯筒和第二网孔板均位于所述中空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一管道组内的所述第一网孔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芯筒连接,所述第二网孔板位于所述芯筒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所述芯筒贯穿设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二网孔板、所述中空腔的部分内壁以及所述第二管道组上的所述第一网孔板围合成一用于放置吸附剂的收纳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以及第三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中空腔连通,所述第三气道与所述第二出入口或者第四出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网孔板覆盖于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内径从靠近所述第一网孔板的一端朝所述第二气道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柏藩董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柏良达净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