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方法,包括:通过油污泥预处理系统,将半固态油污泥液相、固相分离,将液态油污泥通过油枪雾化后送入锅炉与煤粉耦合燃烧,将固态油污泥废渣通过制粉系统送入锅炉与煤粉耦合燃烧,双线处理,达到油污泥无害化处置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燃煤锅炉尾部烟气净化系统,既减少了油污泥处置改造投资,尾气也可达到超低排放的标准。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处理后的液态油污泥具有高热值、易燃烧的特点,可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的能力,满足深度调峰的需求。调峰的需求。调峰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锅炉
,更确切地说,它涉及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沿海地区的工业企业/港口、油罐、加油站、船舶等在清仓/清理过程均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这类油污泥中的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8)、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09)、其他废物(HW49)等。在自然条件下,含油污泥中的原油类有毒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渗透到地表后,易发生土壤板结现象,影响地表植被的正常生长,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0003]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法、焚烧法、固化法、调质
‑
机械脱水法、热解析处理法、生物处理法、萃取法、调剖注入法、及浮选除油法等,其中焚烧法基本实现了油泥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减容性好、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彻底、适合大规模的高含油量油泥的处理等特点。但是,常规焚烧法资金投入量大,处置成本高,产污企业负担重,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方法,不仅可以达到油污泥作为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要求,还能充分利用油污泥燃烧产生的热能,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方法,包括:
[0006]步骤1、将半固态油污泥通过卸料装置送入预处理装置1,通过调剂、升温熔融和筛板过滤工艺,聚集在一起的油污泥融熔流化,油污泥中大于8mm的颗粒被筛板隔离并送入油污泥废渣储仓5,小于8mm的油污泥通过筛板孔流入沉降槽2;
[0007]步骤2、沉降槽2中的油污泥通过重力沉降作用二次除杂,重力作用下油污泥浆液中的悬浮物与液体分离,抽取上清液送至配比池3,比重大的颗粒物送入油污泥废渣储仓5;
[0008]步骤3、将未经预处理的液态废油通过中转泵送入配比池3中,与预处理后的油污泥混合均化,两者质量比约为1:1,在配比池3中进行三次除杂后油污泥混合浆液颗粒度达到≤2mm的要求,通过伴热装置维持混合油污泥浆液温度在80℃
‑
90℃,经过伴热管道输送至转存罐4,过滤后的固态残渣送入油污泥废渣储仓5;
[0009]步骤4、将转存罐4中油污泥通过保温管道和输送泵送入锅炉房0米层的成品罐6储存,通过输送泵将油污泥浆液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后,由油枪喷入煤粉锅炉8的炉膛,与煤粉耦合燃烧;
[0010]步骤5、将油污泥废渣储藏5中的固态残渣,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输煤皮带,直接送入磨煤机7中,通过一次风管道和煤粉燃烧器送入煤粉锅炉8的炉膛,与煤粉耦合燃烧。
[0011]作为优选,步骤4中,成品罐6出来的油泥浆液,通过油泵经过伴热管道输送至燃煤锅炉炉壁前,由压缩空气打散成200μm以下的气雾后入炉膛燃烧,所述压缩空气的压力可调
节。
[001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系统,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方法,包括:油污泥预处理车间9和锅炉房10;
[0013]其中,所述油污泥预处理车间9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装置1、沉降槽2、配比池3和转存罐4,所述预处理装置1、沉降槽2、配比池3均与油污泥预处理车间9中的油污泥废渣储仓5相连;所述锅炉房10包括成品罐6、磨煤机7和煤粉锅炉8,所述成品罐6置于锅炉房10的0米层,所述成品罐6和磨煤机7均与所述煤粉锅炉8相连,并且所述成品罐6还与所述转存罐4相连,所述磨煤机7还与所述油污泥废渣储仓5相连。
[0014]作为优选,所述配比池3中设置有循环过滤器。
[0015]作为优选,所述转存罐4设有回流管路和搅拌装置。
[0016]作为优选,所述成品罐6设置有回流管道、伴热装置和搅拌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油污泥预处理系统,将半固态油污泥液相、固相分离,将液态油污泥通过油枪雾化后送入锅炉与煤粉耦合燃烧,将固态油污泥废渣通过制粉系统送入锅炉与煤粉耦合燃烧,双线处理,达到油污泥无害化处置的目的。
[0019]2.本专利技术利用了燃煤锅炉尾部烟气净化系统,既减少了油污泥处置改造投资,尾气也可达到超低排放的标准。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处理后的液态油污泥具有高热值、易燃烧的特点,可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的能力,满足深度调峰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系统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预处理装置1、沉降槽2、配比池3、转存罐4、油污泥废渣储仓5、成品罐6、磨煤机7、煤粉锅炉8、油污泥预处理车间9、锅炉房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24]实施例1:
[0025]本专利技术将油污泥预处理后与燃煤电站锅炉耦合焚烧,利用现有烟气净化装置,可显著降低投资和处置成本,并降低环保超标风险。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油污泥预处理车间9和锅炉房10;
[0026]其中,油污泥预处理车间9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装置1、沉降槽2、配比池3和转存罐4。预处理装置1用于通过调剂、升温熔融和筛板过滤预处理工艺对半固态油污泥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装置中所用筛板孔径为8mm,油泥中大于8mm的颗粒被筛出,小于8mm的油污泥流入沉降槽2,通过融溶和筛板的共同作用,实现含油污泥大颗粒杂物的去除、油泥均匀、流化态。沉降槽2与预处理装置1的出口相连,用于进行重力沉降二次除杂。配比池3与沉降槽2的出口相连,用于将处置后的油泥与液态废油配比均化。配比池3的进料中,预处理后油污
泥与未预处理的液态废油比例为1:1。并且,配比池3中设置有循环过滤器,可以通过循环过滤器进行三次除杂。转存罐4与配比池3的出口相连,并且转存罐4设有回流管路和搅拌装置,防止罐内油污泥浆液固化,保持其流化状态。此外,预处理装置1、沉降槽2、配比池3均与油污泥预处理车间9中的油污泥废渣储仓5相连,油污泥废渣储仓5用于储存分离出的固态油污泥废渣。
[0027]锅炉房10包括成品罐6、磨煤机7和煤粉锅炉8,成品罐6置于锅炉房10的0米层,配比、预处理后的油污泥浆液通过保温管道从预处理车间的转存罐4运输到成品罐6储存,实现油污泥预处理系统和燃烧系统的分离。成品罐6设置有回流管道,可灵活控制液位高度,同时设置有伴热和搅拌装置,保持其流化状态。成品罐6和磨煤机7均与煤粉锅炉8相连,成品罐6出来的油污泥浆液,通过油泵经过伴热管道输送至燃煤锅炉炉壁前,由高压空气打散成200μm以下的气雾后入炉膛燃烧,压缩空气压力可调节,保证雾化性能稳定。磨煤机7还通过给煤系统、输煤皮带、螺旋给料机与油污泥废渣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半固态油污泥通过卸料装置送入预处理装置1,通过调剂、升温熔融和筛板过滤工艺,聚集在一起的油污泥融熔流化,油污泥中大于8mm的颗粒被筛板隔离并送入油污泥废渣储仓5,小于8mm的油污泥通过筛板孔流入沉降槽2;步骤2、沉降槽2中的油污泥通过重力沉降作用二次除杂,重力作用下油污泥浆液中的悬浮物与液体分离,抽取上清液送至配比池3,比重大的颗粒物送入油污泥废渣储仓5;步骤3、将未经预处理的液态废油通过中转泵送入配比池3中,与预处理后的油污泥混合均化,两者质量比为1:1,在配比池3中进行三次除杂后油污泥混合浆液颗粒度达到≤2mm的要求,通过伴热装置维持混合油污泥浆液温度在80~90℃,经过伴热管道输送至转存罐4,过滤后的固态残渣送入油污泥废渣储仓5;步骤4、将转存罐4中油污泥通过保温管道和输送泵送入锅炉房0米层的成品罐6储存,通过输送泵将油污泥浆液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后,由油枪喷入煤粉锅炉8的炉膛,与煤粉耦合燃烧;步骤5、将油污泥废渣储藏5中的固态残渣,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输煤皮带,直接送入磨煤机7中,通过一次风管道和煤粉燃烧器送入煤粉锅炉8的炉膛,与煤粉耦合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永平,张海丹,陈勤根,江芸,张凡志,王准,陈健,李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发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