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后驱动桥轮毂及其轮毂总成,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具有轴孔,沿轴孔轴向两端设有内轴承孔、外轴承孔,在轮毂本体径向外周面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车轮法兰盘、制动鼓法兰盘;在车轮法兰盘与制动鼓法兰盘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在轴孔中安装有半轴套管,在轮毂本体与半轴套管之间的内轴承孔与外轴承孔中安装有内轴承、外轴承,半轴套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桥壳,半轴套管中安装有驱动轮毂本体转动的半轴;在车轮法兰盘上通过螺栓安装有车轮,在制动鼓法兰盘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制动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克服现有驱动桥轮毂在装配单式车轮时存在轴承受力不合理及全车车轮不通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单式车轮的双后驱动桥轮毂及其轮毂总成。技术背景传统的双驱动桥轮毂装配双式车轮,是在一根车桥上装配4个车轮,每端2个,当装配全车通用的单式车轮时(即一根车桥装配2个车轮,每端1个),轮毂上只设有一个法兰盘,车轮通过螺栓装配在法兰盘外侧,制动鼓则通过螺栓装配在法兰盘内侧。该型式的轮毂在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配单式车轮时,轮胎轴向中 心平面不能通过两轮毂轴承之间,轴承受力不合理,力的作用线靠近内侧轴承,内侧轴承寿命低;全车车轮不通用,前后桥车轮不能互换;轮毂端部超出轮胎外端面,通过性差,且卸货时易碰伤轮毂端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后驱动桥轮毂,以克服现有驱动桥装轮 毂在配单式车轮时存在轴承受力不合理及全车车轮不通用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后驱动桥轮毂总成。为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轮毂本体,所述的轮毂本体具有 轴孔,沿轴 L轴向两端设有内轴承孔、外轴承 L,其结构特点是在轮毂本体径向外 周面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车轮法兰盘、制动鼓法兰盘。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在车轮法兰盘与制动鼓法兰盘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 的加强筋在车轮法兰盘与制动鼓法兰盘之间的轮毂本体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为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所述的轴孔中安装有半轴套管,在轮毂本 体与半轴套管之间的内轴承孔与外轴承孔中安装有内轴承、外轴承,所述的半轴套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桥壳,半轴套管中安装有驱动轮毂本体转动的半轴;在车轮法兰盘上通过螺栓安装有车轮,在制动鼓法^: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制动鼓。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轮毂上设有两个独立的法兰盘(车轮法兰盘、制动鼓法兰盘),在装配单式车轮时能够保证轮胎轴向中心平面在两个轮毂轴承之间,力 的作用线在内外两轴承之间,以保证轴承的受力合理分配,轴承寿命提高;可以保证全车车轮通用,前后桥车轮互换;轮毂在轮胎外端面内,通过性好、安全。在车 轮法兰盘与制动鼓法兰盘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可以增加两法兰盘的强度。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轮毂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3,该双后驱动桥轮毂包括轮毂本体l,轮毂本体1具有轴孔13, 沿轴孔13轴向两端设有内轴承孔14、外轴承孔15,在轮毂本体1径向外周面上沿 轴向间隔设有车轮法兰盘8、制动鼓法兰盘9。在车轮法兰盘8与制动鼓法兰盘9 之间的轮毂本体1的径向外周面上间隔连接有加强筋16,该加强筋16根据设计要 求或使用要求可以设为多条,多条间隔设置的加强筋16沿轮毂本体1的径向M寸 并均匀分布,在轴向两端与车轮法兰盘8及制动鼓法兰盘9相对内端面连接在一起, 以增加两法兰盘的强度。图1所示的双后驱动桥轮毂总成,是在轴孔13中安装有半轴套管4,在轮毂本 体l与半轴套管4之间的内轴承孔14与外轴承 L 15中安装有内轴承2、外轴承3, 半轴套管4的另一端通过过盈配M接到桥壳5,半轴套管4中安装有驱动轮毂本 体1转动的半轴6,半轴通过螺栓与轮毂相连。在车轮法兰盘8上通过螺栓7安装 有车轮10,在制动鼓法兰盘9上通过螺栓12安装有制动鼓11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后驱动桥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所述的轮毂本体(1)具有轴孔(13),沿轴孔(13)轴向两端设有内轴承孔(14)、外轴承孔(15),其特征是在轮毂本体(1)径向外周面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车轮法兰盘(8)、制动鼓法兰盘(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驱动桥轮毂,其特征是在车轮法兰盘(8)与制 动鼓法兰盘(9)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6)。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后驱动桥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强筋(16)在 车轮法兰盘(8)与制动鼓法兰盘(9)之间的轮毂本体(1)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后驱动桥轮毂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 轴孔(13)中安装有半轴套管(4),在轮毂本体(1)与半轴套管(4)之间的内轴 承孔(14)与外轴承孔(15)中安装有内轴承(2)、外轴承(3),所述的半轴套管(4)的另一端连接到桥壳(5),半轴套管(4)中安装有驱动轮毂本体(1)转动 的半轴(6);在车轮法兰盘(8)上通过螺栓安装有车轮(10),在制动鼓法兰盘(9) 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制动鼓(1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后驱动桥轮毂及其轮毂总成,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具有轴孔,沿轴孔轴向两端设有内轴承孔、外轴承孔,在轮毂本体径向外周面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车轮法兰盘、制动鼓法兰盘;在车轮法兰盘与制动鼓法兰盘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在轴孔中安装有半轴套管,在轮毂本体与半轴套管之间的内轴承孔与外轴承孔中安装有内轴承、外轴承,半轴套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桥壳,半轴套管中安装有驱动轮毂本体转动的半轴;在车轮法兰盘上通过螺栓安装有车轮,在制动鼓法兰盘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制动鼓。本专利技术可以克服现有驱动桥轮毂在装配单式车轮时存在轴承受力不合理及全车车轮不通用等问题。文档编号B60B35/00GK101574897SQ200910015988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杰 刘, 孙加平, 李兆峰, 李名祥, 王建军, 臧全运, 韩培华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后驱动桥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所述的轮毂本体(1)具有轴孔(13),沿轴孔(13)轴向两端设有内轴承孔(14)、外轴承孔(15),其特征是在轮毂本体(1)径向外周面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车轮法兰盘(8)、制动鼓法兰盘(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加平,王建军,李兆峰,刘杰,李名祥,韩培华,臧全运,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