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D47蛋白泛素化修饰激动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46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D47蛋白泛素化修饰激动剂及其应用,属于CD47泛素化促进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USP2抑制剂ML364,抑制USP2去泛素化修饰的功能,促进CD47的泛素化修饰,使CD47的蛋白表达量下调,激活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这种CD47泛素化激活剂可以增强肿瘤组织中的免疫反应,在与其他的免疫检测点抗体,如抗P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D47蛋白泛素化修饰激动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CD47泛素化促进
,特别是一种CD47蛋白泛素化修饰激动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PD

1/PD

L1靶向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免疫疗法已成为继传统放化疗之后治疗肿瘤的又一关键手段。然而,抗PD

1/PD

L1药物目前在临床仅适用于20

30%的肿瘤病人,且此类药物出现了耐药或毒副作用等问题。因此,寻找新的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策略,以及开发新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已成为临床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0003]分化簇47(CD47)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这种高度糖基化的膜蛋白在人体多种细胞表达,该分子主要由N端IgV结构域,5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短的C端细胞质尾部三部分构成。CD47能与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整合素、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

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EGFR

2)等配体结合,参与调节人体内多种细胞活动,如细胞增殖,细胞运动,细胞吞噬,T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等;通过调节红细胞的清除功能,神经元突触的修剪功能等维持生理稳态,在组织纤维化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0004]已有多项研究证明CD47在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癌细胞表面高表达,包括肺癌、卵巢癌、乳腺癌、胶质母细胞瘤、肝癌、前列腺癌、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非霍基金淋巴瘤。癌细胞膜表面的CD47与其配体SIRPa结合,向巨噬细胞发出“不要吃我”的信号,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促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因此CD47

SIRPα轴被认为是肿瘤吞噬检查点信号轴,CD47也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标。靶向CD47

SIRPα的阻断疗法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激活天然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活性来促进肿瘤组织中的免疫反应。目前已研发多种靶向CD47

SIRPa的治疗性药物,例如仅靶向CD47的单特异性抗体,同时靶向PD

1的双特异性抗体以及SIRPαFc融合蛋白等,部分治疗性抗体已进入临床Ⅱ期或Ⅲ期试验阶段。这些抗体在多种肿瘤检测中起一定的疗效,例如用CD47抗体阻断CD47后可诱导巨噬细胞对癌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小细胞肺癌的生长;CD47抗体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具有根除非霍基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
[0005]然而,由于CD47在红细胞表面也有广泛表达,所以目前在使用抗体治疗时会导致正常红细胞被破坏,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严重毒副作用,这限制了靶向CD47

SIRPa的治疗性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然而,目前在蛋白水平调控癌细胞CD47表达的分子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虽然已有报道谷氨酰胺肽环转移酶样蛋白(QPCTL)通过促进CD47蛋白分子N端产生焦谷氨酸残基的形成,促进CD47和SIRPα的结合,来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但是目前还没有报道关于CD47泛素化修饰的调控。因此,进一步研究CD47在癌细胞和其它细胞中的调控机制,以寻求特异性调控肿瘤细胞中CD47的表达,从而开发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CD47的治疗性药物,将是临床上提高对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
[0006]泛素化修饰是指泛素分子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对靶蛋白进行动态化修饰的过程,
是细胞内调控蛋白质稳定性的主要途径,参与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进程、DNA损伤修复以及膜转运等重要生命活动,在肿瘤生长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也发挥关键性作用。泛素分子具有7个赖氨酸残基(K6、K11、K27、K29、K33、K48、K63)和一个甲硫氨酸残基(M1),泛素分子之间通过赖氨酸残基或甲硫氨酸残基进行连接,产生不同的泛素链,当不同的泛素链连接到底物蛋白上时,将决定底物蛋白不同的命运。然而,泛素化修饰和去泛素化修饰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其中泛素E3连接酶负责把泛素链通过共价连接到底物蛋白上,而去泛素化蛋白酶能特异性地去除泛素分子和靶蛋白之间形成的异肽键,使泛素分子或者泛素链脱离靶蛋白,使得底物蛋白免于被降解、重新定位或活化等。目前已被发现的人体内的去泛素化蛋白酶(DUBs)约有100种,包括六个结构不同的家族,其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家族是去泛素化蛋白酶最大的亚家族,约有54个成员。
[0007]USP2是USP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在肿瘤发生发展、昼夜节律变化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年研究表明USP2在前列腺癌、肝癌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并通过稳定底物蛋白来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USP2可调节关键性肿瘤蛋白的稳定性。例如,USP2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酶(FASN)降解,促进棕榈酸盐的合成;而棕榈酸盐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因此在USP2稳定存在的时候,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脂肪代谢,来减缓细胞凋亡,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因此,使用小分子抑制剂来抑制USP2的功能活性可能成为一个治疗肿瘤的新靶点。目前,已有报道特异性靶向USP2的小分子抑制剂ML364,可以导致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周期蛋白D1发生降解,抑制同源重组介导的DNA修复,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文献《Small Molecule Inhibition of the 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USP2 Accelerates cyclin D1 Degradation and Leads to Cell Cycle Arrest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Mantle Cell Lymphoma Models》(Davis MI等)公开了小分子ML364可通过USP2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并抑制结直肠癌和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的生长。文献《The deubiquitylase USP2 maintains ErbB2abundance via counteracting endocytic degradation and represent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ErbB2

positive breast cancer》(Jinrui Zhang等)公开了USP2通过抵消内吞降解维持ErbB2丰度,是ErbB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靶点。文献《USP2a Supports Metastasis by Tuning TGF

βSignaling》(Yin Zhao等)公开了USP2a通过促进TGF

β触发的信号传导在促进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然而,USP2的功能多种多样,至今没有报道USP2与CD47的泛素化修饰过程有何种联系或影响,是否参与调节肿瘤免疫,以及USP2的小分子抑制剂ML364对肿瘤免疫细胞的活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D47蛋白泛素化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D47蛋白泛素化修饰激动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分子抑制剂ML364。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D47蛋白泛素化修饰激动剂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与抗PD

1/PD

L1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与抗CTL4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肺癌、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骨髓瘤、神经母细胞衍生CNS肿瘤、单核细胞白血病、B细胞衍生白血病、T细胞衍生白血病、B细胞衍生淋巴瘤、T细胞衍生淋巴瘤、肥大细胞衍生肿瘤中的一种或多种。6.一种肿瘤免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丛华张金方龚龑代盼盼孙艺爽黄峥嵘熊文君王怀雄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