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及调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39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及调试方法,包括:一感温电缆,感温电缆设置于一探测器回路中,探测器回路包括连接于感温电缆的一探测信号处理单元和一终端模块;一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包括用于放置感温电缆的加热仓,加热仓采用开合式结构,用于加热感温电缆,且温度可控;一温测元件,连接加热模块,用于采集加热模块的实际加热温度;一温控模块,连接温测元件,用于根据实际加热温度调节加热模块。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控模块和加热模块实现了加热过程自动化及恒温控制,温度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并且加热仓采用开合式结构,能够实现快速开合,整个过程无需拆除被试感温电缆即可进行试验,操作过程简单。操作过程简单。操作过程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及调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探测器
,尤其涉及一种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及调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感温电缆,又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感温电缆具有沿全线长连续监测保护对象温度的能力。感温电缆通常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绝缘材料的钢芯导线绞合而成,能够对沿着其安装长度范围内任意一点的温度变化进行探测。负温度系数热敏绝缘材料是这样一种特殊材料,温度上升时,感温电缆线芯之间的电阻减少,当温度上升至响应值,感温电缆线芯的热敏绝缘材料熔化,导体相互接触短路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感温电缆可用于发电站、变电站、电缆沟道、隧道、夹层、传送带等场所,感温电缆探测器稳定可靠,适用于恶劣环境的火灾检测。按照国家消防标准(GB16280

2005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要求,需对感温电缆进行定期试验调试。
[0003]在先申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048065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感温电缆试验装置,该装置由软管和热气流接口组成,软管为中空的双层软管,内管两端开口,外管两端封闭,所述的热气流接口与外管连通,所述外管和内管的交界面上分布有通孔,沿软管长度方向,设有连通内管的开合结构。
[0004]然而,这种试验装置存在如下的缺陷:
[0005](1)动作值无法验证:由于装置温度不可控,且无温度显示及动作反馈功能,只能模拟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动作,无法验证探测器具体报警动作温度及不动作温度;
[0006](2)被试感温电缆需拆解:采用穿管式结构,需要在终端模块处将被试感温电缆拆除,穿管后将感温电缆进行恢复,然后再进行试验,操作过程繁琐;
[0007](3)无法控制加热过程:对被测感温电缆的加热过程,如温度控制、温升速率调节,只有通过人为的对热风源的启停控制实现,无温度反馈及温升速率的连续调节;
[0008](4)试验温度范围较窄:由于采用热空气加热方法的试验温度的局限性,该装置仅能使用于报警温度较低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试验。
[0009]因此,目前的试验装置无法满足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现场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及调试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一种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包括:
[0013]一感温电缆,所述感温电缆设置于一探测器回路中,所述探测器回路包括连接于所述感温电缆的一探测信号处理单元和一终端模块;
[0014]一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用于放置所述感温电缆的加热仓,所述加热仓采用开合式结构,用于加热所述感温电缆,且温度可控;
[0015]一温测元件,连接所述加热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加热模块的实际加热温度;
[0016]一温控模块,连接所述温测元件,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加热温度调节所述加热模块。
[0017]优选地,所述加热仓包括:
[0018]一缠绕式加热元件,所述缠绕式加热元件缠绕于所述感温电缆,以调节所述感温电缆的受热长度;
[0019]一保温盒,用于放置缠绕所述缠绕式加热元件的所述感温电缆。
[0020]优选地,所述缠绕式加热元件为柔性电阻丝。
[0021]优选地,所述保温盒包括:
[0022]一保温盒本体,所述保温盒本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第二盖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盖板扣合连接;
[0023]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上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扣合后所述凹槽形成一用于放置所述感温电缆的放置槽。
[0024]优选地,所述保温盒为组合式保温盒,所述组合式保温盒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分体式结构包括主体部分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两侧的至少一分体部分,所述至少一分体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通过伸缩机构连接。
[0025]优选地,所述温控模块采用手动控制模式或者自动控制模式调节所述加热模块。
[0026]优选地,所述温控模块包括:
[0027]一温度控制单元,用于设置目标温度,以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以及按照设定的恒温时间保持所述目标温度;
[0028]一温升速率调节单元,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设置目标温升速率,以控制所述加热模块按照所述目标温升速率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
[0029]优选地,所述终端模块包括:
[0030]一第一端子和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分别连接所述感温电缆。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中,包括:
[0032]步骤S1,对所述探测器回路进行预检;
[0033]步骤S2,于预检通过后按照预定的探测器调试策略根据所述加热模块的实际加热温度调节所述加热模块,完成对所述探测器回路的动作温度试验。
[0034]优选地,所述预定的探测器调试策略包括:
[0035]步骤A1,上电后,设置一超温跳闸温度,手动将所述调试装置升温至一预设起始温度,然后切换为自动控制模式;
[0036]步骤A2,将所述感温电缆放置于所述加热模块中,所述感温电缆的放置长度为一试验放置长度,并进行固定;
[0037]步骤A3,以第一目标温升速率将所述预设起始温度升至一第一目标温度并保持一恒温时间,检查所述探测器回路是否有报警输出,若否,则判断合格,若是,则判断不合格并立即停止试验;
[0038]步骤A4,继续将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升至一第二目标温度,再以所述第一目标温升速率缓慢升温,当所述探测器回路报警触发后记录一报警温度,若所述报警温度在一理想报警温度区间内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0039]步骤A5,继续将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升至一第三目标温度,此时将所述探测器回路报警复位并开始计时,记录报警时间;
[0040]步骤A6,使用一短接线将所述终端模块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进行短接,进行所述探测器回路的动作温度试验,试验流程全部完成后将所述加热模块复位。
[004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或有益效果在于:
[0042]本专利技术通过温控模块和加热模块实现了加热过程自动化及恒温控制,温度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并且加热仓采用开合式结构,能够实现快速开合,整个过程无需拆除被试感温电缆即可进行试验,操作过程简单,简化了试验工序,提高了试验效率以及试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004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缠绕式加热元件缠绕于感温电缆的示意图;
[004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保温盒具体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感温电缆,所述感温电缆设置于一探测器回路中,所述探测器回路包括连接于所述感温电缆的一探测信号处理单元和一终端模块;一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用于放置所述感温电缆的加热仓,所述加热仓采用开合式结构,用于加热所述感温电缆,且温度可控;一温测元件,连接所述加热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加热模块的实际加热温度;一温控模块,连接所述温测元件,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加热温度调节所述加热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包括:一缠绕式加热元件,所述缠绕式加热元件缠绕于所述感温电缆,以调节所述感温电缆的受热长度;一保温盒,用于放置缠绕所述缠绕式加热元件的所述感温电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式加热元件为柔性电阻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盒包括:一保温盒本体,所述保温盒本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第二盖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盖板扣合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上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扣合后所述凹槽形成一用于放置所述感温电缆的放置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盒为组合式保温盒,所述组合式保温盒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分体式结构包括主体部分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两侧的至少一分体部分,所述至少一分体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通过伸缩机构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采用手动控制模式或者自动控制模式调节所述加热模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包括:一温度控制单元,用于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发风郭尚跃李双龙王婷婷施占国张锐锋王金龙龙文杨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