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外机底盘、空调外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07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底盘、空调外机及空调器,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其中的空调外机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当室外换热器与底盘本体组装后,室外换热器在底盘本体上的投影为第一区域,底盘本体上具有至少部分处于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排水孔以及处于第一区域之外且处于室外换热器的出风侧的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与第二排水孔之间通过第一引水槽连通,且第一排水孔的高度高于第二排水孔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第一排水孔的高度高于第二排水孔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引水槽连通,因此可以加速室外换热器处的水向第二排水孔处的流动汇集,使排水更加顺畅,有效避免水在底盘内的羁留聚积,减少对底盘的腐蚀,防止水结冰可能带来的元件损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外机底盘、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底盘、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室外机(也即空调外机)的底盘在机组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底盘结构设计不当,容易造成在运输及运行过程中,机组内部管路及其他元器部件等发生损坏,为了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将底盘中的冷凝水或者外部进水排出,底盘上设置有排水孔,但是现有的排水孔设计不够合理,例如仅设置一个排水孔多着多个彼此孤立的排水孔,导致在一些工况下(例如堵塞)水在底盘内形成羁留,羁留形成的积水会腐蚀底盘及接触的部件,而在冬季外部温度较低时,积水则极易结冰,进而导致室外机元器件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底盘、空调外机及空调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外机底壳排水孔设计不合理造成底盘积水,存在腐蚀底盘或者结冰损伤外机元器件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当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底盘本体组装后,所述室外换热器在所述底盘本体上的投影为第一区域,所述底盘本体上具有至少部分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排水孔以及处于所述第一区域之外且处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风侧的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与所述第二排水孔之间通过第一引水槽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排水孔的高度。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本体具有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前侧换热段的进风侧面相对应的前侧立壁,所述第一区域所对应的所述底盘本体上还具有第二引水槽,所述第二引水槽的一端与所述前侧立壁连接,所述第二引水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孔连通。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所对应的所述底盘本体上还具有第三引水槽,所述第三引水槽与所述第二引水槽沿着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引水槽的一端与所述前侧立壁连接,所述第三引水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孔连通。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本体上具有用于压缩机及气液分离器安装的第二区域,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边侧换热段,所述底盘本体上还具有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三排水孔邻近所述第一边侧换热段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排水孔通过第四引水槽连通,所述第三排水孔还通过第五引水槽与所述第二排水孔连通。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区域所对应的所述底盘本体上还具有第六引水槽,所述第六引水槽的一端处于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第六引水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排水孔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外换热器还具有第二边侧换热段,所述第一边侧换热段、前侧换热段以及第二边侧换热段形成U形结构,所述底盘本体上还具有第四排水孔,所述第四排水孔邻近所述第二边侧换热段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排水孔通过第七引水槽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排水孔通过多条侧壁引水槽与底盘本体的外缘侧壁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排水孔、第三排水孔、第四排水孔及第二排水孔的高度依次降低。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水槽槽底壁的高度由所述第一排水孔向所述第二排水孔一侧越来越低,所述第二引水槽及第三引水槽的槽底壁的高度由所述前侧立壁向所述第一排水孔一侧越来越低,所述第四引水槽的槽底壁的高度由所述第一排水孔向所述第三排水孔一侧越来越低,所述第五引水槽的槽底壁的高度由所述第三排水孔向所述第二排水孔一侧越来越低,所述第六引水槽的槽底壁的高度由所述第二区域向所述第三排水孔一侧越来越低,所述第七引水槽的槽底壁的高度由所述第四排水孔向所述第二排水孔一侧越来越低,所述侧壁引水槽的槽底壁的高度由所述外缘侧壁朝向所述第四排水孔一侧越来越低。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第三排水孔、第四排水孔皆为下凹结构。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凹结构的下凹深度为C,3mm≤C≤5mm;和/或,所述下凹结构采用钣金冲压方式形成。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包括上述的空调外机底盘。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外机。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底盘、空调外机及空调器,第一排水孔部分或者全部处于第一区域内,能够有效汇集室外换热器上形成的冷凝水,而第二排水孔则处于底盘本体与室外换热器的出风空间对应的位置处,除了能够汇集室外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外还能够将风机吸入的外部雨水等汇集排出,同时,由于第一排水孔的高度高于第二排水孔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引水槽连通,因此可以加速室外换热器处的水向第二排水孔处的流动汇集,使排水更加顺畅,有效避免水在底盘内的羁留聚积,减少对底盘的腐蚀,防止水结冰可能带来的元件损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外机底盘的俯视图;
[0018]图2为图1的横截面;
[0019]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略去部分部件)。
[0021]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2]1、底盘本体;11、第一排水孔;12、第二排水孔;13、第三排水孔;14、第四排水孔;21、第一引水槽;22、第二引水槽;23、第三引水槽;24、第四引水槽;25、第五引水槽;26、第六引水槽;27、第七引水槽;28、侧壁引水槽;3、室外换热器;4、压缩机;5、气液分离器;6、基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当室外换热器3与底盘本体1组装后,室外换热器3在底盘本体1上的投影为第一区域,底盘本体1上具有至少部分处于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排水孔11以及处于第一区域之外且处于室外换热器3的出风侧的第二排水孔12,第一排水孔11与第二排水孔12之间通过第一
引水槽21连通,且第一排水孔11的高度高于第二排水孔12的高度。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排水孔11部分或者全部处于第一区域内,能够有效汇集室外换热器3上形成的冷凝水,而第二排水孔12则处于底盘本体1与室外换热器3的出风空间对应的位置处,除了能够汇集室外换热器3产生的冷凝水外还能够将风机吸入的外部雨水等汇集排出,同时,由于第一排水孔11的高度高于第二排水孔12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引水槽21连通,因此可以加速室外换热器3处的水向第二排水孔12处的流动汇集,使排水更加顺畅,有效避免水在底盘内的羁留聚积,减少对底盘的腐蚀,防止水结冰可能带来的元件损伤。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盘本体1具有与室外换热器3的前侧换热段的进风侧面相对应的前侧立壁,第一区域所对应的底盘本体1上还具有第二引水槽22,第二引水槽22的一端与前侧立壁连接,第二引水槽22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水孔11连通,能够理解的是,前述的前侧立壁处于室外换热器3的前侧换热段的外部,室外换热器3上产生的部分冷凝水会顺着前侧换热段的进风侧面向下流动,并积聚于前侧立壁的内侧位置,通过第二引水槽22能够将此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外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本体(1),当室外换热器(3)与所述底盘本体(1)组装后,所述室外换热器(3)在所述底盘本体(1)上的投影为第一区域,所述底盘本体(1)上具有至少部分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排水孔(11)以及处于所述第一区域之外且处于所述室外换热器(3)的出风侧的第二排水孔(12),所述第一排水孔(11)与所述第二排水孔(12)之间通过第一引水槽(21)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水孔(1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排水孔(12)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具有与所述室外换热器(3)的前侧换热段的进风侧面相对应的前侧立壁,所述第一区域所对应的所述底盘本体(1)上还具有第二引水槽(22),所述第二引水槽(22)的一端与所述前侧立壁连接,所述第二引水槽(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孔(1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对应的所述底盘本体(1)上还具有第三引水槽(23),所述第三引水槽(23)与所述第二引水槽(22)沿着所述室外换热器(3)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引水槽(23)的一端与所述前侧立壁连接,所述第三引水槽(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孔(1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外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上具有用于压缩机(4)及气液分离器(5)安装的第二区域,所述室外换热器(3)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边侧换热段,所述底盘本体(1)上还具有第三排水孔(13),所述第三排水孔(13)邻近所述第一边侧换热段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排水孔(11)通过第四引水槽(24)连通,所述第三排水孔(13)还通过第五引水槽(25)与所述第二排水孔(1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外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对应的所述底盘本体(1)上还具有第六引水槽(26),所述第六引水槽(26)的一端处于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第六引水槽(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排水孔(13)连通。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袁国炉梁杰波秦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