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润泽专利>正文

一种修复创伤的抑菌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00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修复创伤的抑菌粉及其制备方法。将蜗牛全体炒制或烘干至枯黄易碎不碳化后室温下粉碎,得到蜗牛细粉;将其与冰片细粉混合,得到蜗牛冰片细粉备用;然后再与甘草粉、桑白皮粉、当归粉、干姜粉混合均匀、辐照后,得到修复创伤的抑菌粉,其中冰片、甘草、桑白皮、当归和干姜的质量均为蜗牛细粉质量的0.1~2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抑菌粉能促进创面较快愈合,有明显的抑菌和促进新鲜组织的再生能力。该发明专利技术是在中国民间中医古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反复试验、研发而成的纯中药粉剂,高效、安全、性能稳定,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止痛、痊愈时间短,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病程,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创伤的抑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涉及一种修复创伤的抑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创伤是指外界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事故造成的创伤日益增多,创伤不仅发生率高,而且程度差别很大。严重时,创伤可引起全身反应,甚至危及人员生命。此外,某些特殊人群的溃烂创伤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糖尿病患者因其本身体质原因,一旦出现伤口往往很难愈合,常见于足及下肢溃疡;在康复治疗和护理中,长期卧病人群的褥疮难题;脉管炎后期因血流不畅带来的手足脚趾溃疡等。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抑菌粉虽然宣称具有消炎抑菌、止痒消肿等功效,但是往往起效慢,且副作用大,对于部分皮肤敏感人群而言极易引发过敏反应。因此,开发一种专门针对此类症状的特效药,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修复创伤的抑菌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抑菌粉是建立在中国民间中医古方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抑菌和促进新鲜组织的再生能力,能够促进创面较快愈合,疗效确切,患者可长期使用、耐受性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修复创伤的抑菌粉的制备方法,将蜗牛全体清水清洗后,100~560℃炒制或烘干至枯黄易碎不碳化,然后室温粉碎,得到蜗牛细粉;蜗牛细粉和冰片细粉混合后,再与甘草粉、桑白皮粉、当归粉和干姜粉混合、辐照,得到修复创伤的抑菌粉。
>[0006]进一步,将蜗牛细粉和冰片细粉混合后得到蜗牛冰片细粉,蜗牛冰片细粉再与甘草粉、桑白皮粉、当归粉和干姜粉混合、辐照,得到修复创伤的抑菌粉。
[0007]优选地,所述炒制或烘干的温度为400~560 ℃。
[0008]进一步,所述炒制或烘干的时间为0.2~1.4 h。
[0009]进一步,所述室温粉碎的目数大于17目。
[0010]进一步,所述冰片细粉的含量为蜗牛细粉质量的0.1~20%。
[0011]进一步,所述甘草粉、桑白皮粉、当归粉和干姜粉的制备方法分别为:将甘草、桑白皮、当归和干姜分别炒制或烘干至易粉碎后,室温粉碎,分别得到甘草粉、桑白皮粉、当归粉和干姜粉。
[0012]进一步,所述甘草、桑白皮、当归和干姜的用量均为蜗牛细粉质量的0.1~20%,粉碎的目数大于17目。
[0013]进一步,所述修复创伤的抑菌粉的目数大于17目。
[0014]上述方法制备的修复创伤的抑菌粉。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各原料组分对伤口治愈的治疗作用与机理如下:
蜗牛,中医认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镇痛消肿,能促进皮肤、粘膜的再生。蜗牛中含有同型巴蜗牛含糖原、半乳糖原、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新编》中记载,“善杀虫,以活者投麻油中,自化为油。涂虫疮”;《品汇精要》中记载,蜗牛可“祛风热,消疮肿”;《医韩纂要》中记载,蜗牛可"治血风疮及杨梅疮。";《本草求真》中记载,“蜗牛,禀性至阴,味咸小毒,故古方用此治真阴亏损,腠理不密,致风中于经络,而见口眼喎斜,筋脉挛拘,及风热脱肛,痔疮肿痛,痈疽发背,疔肿等症,皆能见效,总以取其咸寒,解诸热之性耳。”甘草,中医认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现代医学研究,甘草还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的作用,它可以保护发炎的组织黏膜,同时还有止痛的功效。甘草的主要成分在于根及根状茎中含有的甘草甜素即甘草酸,黄酮类化合物和甘草多糖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干姜,即为姜科植物姜的甘草根茎,中医认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及止疼作用。干姜中含有的水煎液及浸膏、挥发油等,可镇静、镇痛、抗炎、抗凝血。《药性论》中记载,干姜可“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0016]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中医认为,可行水消肿,泻肺平喘,活血祛瘀,化痰止嗽,祛风、通淋、止痛,外用可修复组织细胞、淡化疤痕。桑白皮中主要含有主含黄酮类化合物、桑色呋喃、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环桑素、环桑色烯、环桑根皮素、桑黄酮、桑根皮素、桑色烯、桑素等成分。《千金要方》中记载,桑白皮“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桑根白皮,阴干捣末,烊胶,以酒和敷肿”;《卫生易简方》中记载,“治蜈蚣、蜘蛛毒:桑白皮捣汁敷,立效”;《圣惠方》中记载,“治血脉虚极,发鬓不得润泽:桑根白皮(锉)1斤,柏叶适量。上以水三斗淹浸,煮五、六沸。沐头,数数为之,发即润泽。”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中医认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是血家的生药。在我国古代医药典籍中有“十有九归”之说,并称其为“药王”。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为藁本内酯、正丁烯基嗼内酯和当归酮等,尚含维生素B12和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另含阿魏酸、苯乙酮、菖蒲二烯、香荆芥酚、愈创木酚、茴香酸、当归内酯、藁本内酯二聚体等。《本草纲目》中记载,当归可“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别录》中记载,当归可“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冰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的鲜叶经蒸汽蒸馏、冷却所得的结晶,中医认为,性寒,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可用于中风痰厥。口疮,咽喉肿痛。冰片的穿透力非常强,其挥发油中含有多种龙脑、葎草烯、β

榄香烯、石竹烯、齐墩果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等。《会约医镜》中记载,冰片可“治肢节疼痛”;《医林纂要》中记载,“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热,治惊痫、痰迷、喉痹,舌胀、牙痛、耳聋、鼻息、目赤浮翳、痘毒内陷、杀虫、痔疮、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中药大辞典》中记载,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
病。”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中,蜗牛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经100~560 ℃炒制或烘干后会有部分变成氧化钙,然后氧化钙与创口微量的水分进行反应形成氢氧化钙,致使创口附近微环境碱性缓慢加强,并与创口组织液形成屏障,同时碱性内环境抑菌并隔绝外部环境,蜗牛镇痛消肿、活血化瘀,为君药;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为臣药;干姜回阳通脉、温中散寒,桑白皮行水消肿、活血祛瘀,当归补血止痛,三者从祛寒、祛瘀、补血方面佐之;冰片开窍醒神,为使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蜗牛、甘草、干姜、桑白皮、当归、冰片六味原料药进行组方并辅以适合的重量配比,根据各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而各展其能,又能君、臣、佐、使,相辅相承,共同起到镇痛消肿、活血化瘀、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创伤的抑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蜗牛全体清水清洗后,100~560℃炒制或烘干至枯黄易碎不碳化,然后室温粉碎,得到蜗牛细粉;蜗牛细粉和冰片细粉混合后,再与甘草粉、桑白皮粉、当归粉和干姜粉混合、辐照,得到修复创伤的抑菌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创伤的抑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或烘干的时间为0.2~1.4 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创伤的抑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粉碎的目数大于17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创伤的抑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片细粉的含量为蜗牛细粉质量的0.1~20%。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庆瑞王润泽丁贺
申请(专利权)人:王润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