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及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90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修复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15~42份双组分热固性聚氨酯,50~70份细砂,30~50份水泥,1.15~4.26份触变剂;所述双组分热固性聚氨酯由多元醇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组成,其按重量份配比组成为10~28份多元醇组分、5~14份异氰酸酯组分;所述细砂和水泥总重量为1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制备的修复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黏结性强、抗渗性高、抗冻性强、耐磨性好、抗冲击性高和施工方便等优点,抗流挂性能好,水泥可与渗入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持续增强修复材料的强度。持续增强修复材料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及制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东北寒区桥梁防护墙因长期遭受冻融循环、清雪盐腐蚀、清雪车碰蹭以及上述耦合因素的影响已或多或少出现了严重的脱皮现象。已脱皮的桥梁防护墙如若不尽快得到修复,雨水会通过防护墙渗入至桥面板,腐蚀钢桥面或混凝土桥面板中钢筋,对桥梁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桥梁防护墙等有立面的结构多为水泥混凝土结构。目前,寒区桥梁防护墙的修复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浆、改性水泥砂浆和环氧树脂砂浆等,但修复后1

2年内桥梁防护墙因修复材料的黏结强度不足、抗冻性不足、抗磨光性不足和抗冲击性不足等问题又重新出现脱皮现象,长期性能不足。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高耐久的桥梁防护墙修复材料。
[0003]热固性聚氨酯水泥砂浆是由热固性双组份聚氨酯、细砂、水泥和触变剂经混合、成型、固化而成的一种强度成长型立面修复材料,可修复有立面损伤的混凝土结构,如桥梁防护墙。热固性聚氨酯水泥砂浆结合了聚氨酯卓越的耐磨性、黏结性、韧性、强度和耐腐蚀性,以及触变剂的抗流挂特性,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黏结性强、抗渗性高、抗冻性强、抗流挂性好、耐磨性好、抗冲击性高、韧性高和施工方便等优点。此外,热固性聚氨酯水泥砂浆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空气中湿气甚至雨水的侵蚀,此时,内部水泥将与渗入其中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持续增强热固性聚氨酯水泥砂浆的强度,即热固性聚氨酯水泥砂浆还具有强度成长性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制备的修复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黏结性强、抗渗性高、抗冻性强、耐磨性好、抗冲击性高和施工方便等优点,抗流挂性能好,水泥可与渗入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持续增强修复材料的强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修复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
[0006]双组分热固性聚氨酯
ꢀꢀꢀꢀꢀꢀꢀ
15~42份
[0007]细砂
ꢀꢀꢀꢀꢀꢀꢀꢀꢀꢀꢀꢀꢀꢀꢀꢀꢀꢀꢀꢀꢀ
50~70份
[0008]水泥
ꢀꢀꢀꢀꢀꢀꢀꢀꢀꢀꢀꢀꢀꢀꢀꢀꢀꢀꢀꢀꢀ
30~50份
[0009]触变剂
ꢀꢀꢀꢀꢀꢀꢀꢀꢀꢀꢀꢀꢀꢀꢀꢀꢀꢀꢀ
1.15~4.26份;
[0010]所述双组分热固性聚氨酯由多元醇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组成,其按重量份配比组成为10~28份多元醇组分、5~14份异氰酸酯组分;所述细砂和水泥总重量为100份。
[0011]优选的,修复材料包括细砂50份、水泥50份、多元醇组份28份、异氰酸酯组分14份、
触变剂4份。
[0012]优选的,修复材料包括细砂60份、水泥40份、多元醇组份20份、异氰酸酯组分10份、触变剂3份。
[0013]优选的,修复材料包括细砂70份、水泥30份、多元醇组份14份、异氰酸酯组分7份、触变剂3.5份。
[0014]优选的,所述细砂为河砂、机制砂、石英砂和金刚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粒径大小为0.075~0.6mm。
[0015]优选的,所述水泥为白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其标号为325、425、525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优选的,所述多元醇组分为聚醚多元醇、抗紫外老化剂;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7]优选的,所述触变剂为硅烷改性脲溶液触变剂、有机膨润土触变剂、聚脲触变剂、聚酰胺蜡触变剂中的一种。
[0018]上述的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9]S1:将细砂置于100℃~120℃的干燥箱中进行烘干处理,待其恒重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干燥细砂;
[0020]S2:按照重量配比,将干燥细砂与水泥混合,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多元醇组分继续搅拌2~3min,待搅拌均匀后,得到配合物;
[0021]S3:按照重量配比,在配合物中依次加入异氰酸酯组分和触变剂,搅拌2~3min,待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
[0022]优选的,所述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的暴露时间不超过25min。
[0023]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其技术效果如下:
[0024](1)将多元醇组分加入细砂与水泥的混合物,使得细砂

水泥混合物被多元醇组分充分浸润,浸润后的配合物能在密封的室温条件下存储2

3天,大幅度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施工人员因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混合不均匀的可能,减少了异氰酸酯与配合物的搅拌时间,有效控制了修复材料的固化速率,保证了修复材料在施工时的和易性。
[0025](2)在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中加入触变剂,使得修复材料在施工时变稀,进一步提高了其施工和易性,同时使得修复材料在施工后变稠,保证了修复材料的抗流挂性,解决了修复材料在修复混凝土立面结构时易脱落的问题。
[0026](3)修复材料原组分中不含水分,其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空气中湿气甚至雨水的侵蚀,其内部水泥将与渗入其中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持续增强修复材料的强度,使得热固性聚氨酯水泥砂浆修复材料具有强度成长性特点。
[0027]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9]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
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
[00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这些其它实施方式也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2]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3]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为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4]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修复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双组分热固性聚氨酯15~42份细砂50~70份水泥30~50份触变剂1.15~4.26份;所述双组分热固性聚氨酯由多元醇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组成,其按重量份配比组成为10~28份多元醇组分、5~14份异氰酸酯组分;所述细砂和水泥总重量为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修复材料包括细砂50份、水泥50份、多元醇组份28份、异氰酸酯组分14份、触变剂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修复材料包括细砂60份、水泥40份、多元醇组份20份、异氰酸酯组分10份、触变剂3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修复材料包括细砂70份、水泥30份、多元醇组份14份、异氰酸酯组分7份、触变剂3.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砂为河砂、机制砂、石英砂和金刚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粒径大小为0.075~0.6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白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斌刘文俊谭深张子鹏李忠龙王大为王建翎张宾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