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81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包括:获取旧有钢结构屋面的改建区域,将改建区域划分为多个改建子区域;搭设拆除支撑脚手架,并设置转换支撑;沿第一方向拆除旧有钢结构屋面;拆除对应于两个看台区域的拆除支撑脚手架,对与看台区域对应的旧有混凝土结构进行改造,形成两个改建混凝土结构;在两个改建混凝土结构上分别搭设安装支撑脚手架,并分别设置转换支撑;调整转换支撑,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新建钢结构屋面的吊装安装;对新建钢结构屋面进行卸载;拆除脚手架。此方法能高效地拆除旧的屋面及其结构,且有效减少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施工时的安全性高,施工进度快、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网架是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可以工厂化加工等优点,常用作体育场馆、科技馆、展览馆等的屋顶结构。
[0003]在对大型体育场馆的钢结构屋面进行改造施工时,传统的改建往往采用“整体拆除+混凝土现浇看台结构+钢结构屋盖+屋面系统”的方式,其施工方法为:第一步、由一侧向另一侧拆除屋面,同时搭设满堂脚手架,拆除网架结构,再进行混凝土结构拆除;第二步、搭设排架,现浇混凝土看台结构施工;第三步、搭设支撑,安装屋盖钢结构;第四步、安装屋面系统;第五步、临时支撑系统卸载,地上结构成型。
[0004]上述施工方法需要在看台混凝土结构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设置临时支撑,然后进行上部屋盖结构及后续屋面系统施工。施工工期大大加长,且看台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误差较大,影响后续屋盖系统安装,且只适合屋面总体变形量不大和原拆原建的工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其能高效地拆除旧的屋面及其结构,且能有效减少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同时施工时的安全性高,施工进度快、效率高。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用于对旧有钢结构屋面进行拆除改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获取旧有钢结构屋面的改建区域,根据旧有钢结构屋面与混凝土结构的改造需求将改建区域划分为多个改建子区域,改建子区域包括对应于场地中部的中间区域以及分别对应于两侧看台的两个看台区域;
[0009]S2、搭设拆除支撑脚手架,并在拆除支撑脚手架上设置转换支撑;
[0010]S3、沿第一方向拆除旧有钢结构屋面;
[0011]S4、拆除对应于两个看台区域的拆除支撑脚手架,并分别对与两个看台区域对应的旧有混凝土结构进行改造,形成两个改建混凝土结构;
[0012]S5、在两个改建混凝土结构上分别搭设安装支撑脚手架,并分别在安装支撑脚手架上设置转换支撑;
[0013]S6、调整对应于中间区域的转换支撑以及安装支撑脚手架上的转换支撑,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新建钢结构屋面的吊装安装;
[0014]S7、对新建钢结构屋面进行卸载;
[0015]S8、拆除对应于中间区域的拆除支撑脚手架以及安装支撑脚手架。
[0016]可选地,在步骤S2中,旧有钢结构屋面的每个下弦球均对应于一个转换支撑。
[0017]可选地,转换支撑包括H型支撑件和顶撑件,H型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平行且间隔设置,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安装部上,支撑部的上表面用于支撑旧有钢结构屋面的下弦球,顶撑件连接于每个安装部的端部和拆除支撑脚手架之间,顶撑件能够调节安装部的端部与拆除支撑脚手架之间的距离。
[0018]可选地,顶撑件包括螺杆部和螺母部,螺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部,拆除支撑脚手架上开设螺孔,螺杆部的另一端螺接于螺孔,螺母部螺接于螺杆部外,螺母部的端面抵接于螺孔的周沿。
[0019]可选地,步骤S3中拆除旧有钢结构屋面的步骤包括:
[0020]S301、拆除悬挑网架;
[0021]S302、沿第一方向将旧有钢结构屋面划分为多个依次排列的待拆分模块;
[0022]S303、在每个待拆分模块内沿中间屋脊向两侧的方向进行网架结构拆除。
[0023]可选地,在步骤S303拆除网架结构时,先拆除水平联系杆件,再进行单元块拆除。
[0024]可选地,在步骤S6中,根据新建钢结构屋面的设计需求,调整对应于中间区域的转换支撑和安装支撑脚手架上的转换支撑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
[0025]可选地,步骤S6中安装新建钢结构屋面的步骤包括:
[0026]S601、于现场进行悬挑网架的拼装,并分片吊装安装;
[0027]S602、屋面支托及吊顶膜钢结构支架施工。
[0028]可选地,步骤S7中新建钢结构屋面的卸载步骤包括:
[0029]S701、将新建钢结构屋面以其几何中心为中点,依次向外划分为多个卸载区域;
[0030]S702、由中间向四周,按卸载区域依次切割网架下弦球钢管,使网架下弦球落在转换支撑的支撑面上。
[0031]可选地,在步骤S8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2]依次进行屋面主次檩条、屋面系统以及膜结构的安装。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用于对旧有钢结构屋面进行拆除改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旧有钢结构屋面的改建区域,根据旧有钢结构屋面与混凝土结构的改造需求将改建区域划分为多个改建子区域。改建子区域包括对应于场地中部的中间区域以及分别对应于两侧看台的两个看台区域。通过对改建区域进行划分,能够有效地利用既有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建,且分区域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S2、搭设拆除支撑脚手架,并在拆除支撑脚手架上设置转换支撑;S3、沿第一方向拆除旧有钢结构屋面;S4、拆除对应于两个看台区域的拆除支撑脚手架,并分别对与两个看台区域对应的旧有混凝土结构进行改造,形成两个改建混凝土结构;S5、在两个改建混凝土结构上分别搭设安装支撑脚手架,并分别在安装支撑脚手架上设置转换支撑;S6、调整对应于中间区域的转换支撑以及安装支撑脚手架上的转换支撑,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新建钢结构屋面的吊装安装;S7、对新建钢结构屋面进行卸载;S8、拆除对应于中间区域的拆除支撑脚手架以及安装支撑脚手架。使用满堂脚手架进行旧有钢结构屋面的拆除以及新建钢结构屋面的安装,能够有效减少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同时,可以增加网架拆除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以便更好的利用转换支撑定位新建的网架结构。且在施工时,操作环境相对安
全,能在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同时,增加工人操作时的简易性及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的步骤S1的施工结构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拆除支撑脚手架的施工结构图;
[003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拆除支撑脚手架上设置转换支撑后的俯视图;
[004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换支撑的俯视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用于对旧有钢结构屋面(100)进行拆除改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旧有钢结构屋面(100)的改建区域(1),根据旧有钢结构屋面(100)与混凝土结构的改造需求将改建区域(1)划分为多个改建子区域,改建子区域包括对应于场地中部的中间区域以及分别对应于两侧看台的两个看台区域(12);S2、搭设拆除支撑脚手架(2),并在拆除支撑脚手架(2)上设置转换支撑(3);S3、沿第一方向拆除旧有钢结构屋面(100);S4、拆除对应于两个看台区域(12)的拆除支撑脚手架(2),并分别对与两个看台区域(12)对应的旧有混凝土结构进行改造,形成两个改建混凝土结构;S5、在两个改建混凝土结构上分别搭设安装支撑脚手架(4),并分别在安装支撑脚手架(4)上设置转换支撑(3);S6、调整对应于中间区域的转换支撑(3)以及安装支撑脚手架(4)上的转换支撑(3),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新建钢结构屋面(200)的吊装安装;S7、对新建钢结构屋面(200)进行卸载;S8、拆除对应于中间区域的拆除支撑脚手架(2)以及安装支撑脚手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旧有钢结构屋面(100)的每个下弦球(101)均对应于一个转换支撑(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换支撑(3)包括H型支撑件(31)和顶撑件(32),H型支撑件(31)包括支撑部(311)和两个安装部(312),两个安装部(312)平行且间隔设置,支撑部(31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安装部(312)上,支撑部(311)的上表面用于支撑旧有钢结构屋面(100)的下弦球(101),顶撑件(32)连接于每个安装部(312)的端部和拆除支撑脚手架(2)之间,顶撑件(32)能够调节安装部(312)的端部与拆除支撑脚手架(2)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屋面及网架钢结构的拆除和安装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程伟陈晓明许海峰陈颖周海波刘欢郑祥杰李巍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