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78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在对面源黑体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面源黑体的发射率较为稳定、辐射效率较高的技术效果。此外,针对本申请提供的面源黑体,还提出了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则即便是出现了面源黑体的辐射率偏离理想值、亦或是面源黑体的辐射率出现波动的现象,通过本说明书中的方法,也能够对面源黑体实际温度相较于目标温度之间的误差进行修正,使得用户能够获知面源黑体的实际温度具体为何。进而,采用本说明书中的方法将面源黑体应用到测温产品的校准、检定当中时,有利于提高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黑体辐射源的控制或调节系统的监视或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黑体主要应用于测温领域,黑体对应的主要产品包括黑体炉。例如,黑体可以应用于对辐射温度计的校准、检定等。示例性地,在采用比较法对待测设备进行校准时,需将待测设备复现的温度与黑体辐射源复现的温度进行比较,以判断待测设备是否合格。这就需要黑体辐射源复现的温度较为准确,还能够实现对待测设备功能的判定。
[0003]然而,实际情况是,相关技术中的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物体,在精度要求较高的校准、检定场景中,黑体辐射源复现的温度有可能存在失真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以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所述方法基于面源黑体,所述面源黑体包含:基底、附着在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二辐射层、附着在所述第二辐射层背向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一辐射层;所述第一辐射层包含若干个沿所述第二辐射层依次排布的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辐射层包含若干个在所述基底上依次排布的第二辐射单元;所述面源黑体还包含与所述第一辐射层连接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辐射层连接的第二电极;所述方法包括:
[0007]在升温指令的触发下,获取所述面源黑体的当前温度,和所述升温指令表示出的目标要达到的目标温度;
[0008]从预设的升温策略库中查找到与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均匹配的升温策略,作为目标策略;其中,所述升温策略记录有当前温度范围、目标温度范围、第一电极控制方式以及第二电极控制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0009]将基于所述第一电极控制方式得到的第一电极电压升高量、基于所述第二电极控制方式得到的第二电极电压升高量、以及所述目标温度相较于所述当前温度的温度升高量,作为可用参数;
[0010]执行所述目标策略,在所述面源黑体的温度不再继续升高之后,更新所述面源黑体的当前温度;
[0011]采用所述可用参数,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
[0012]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可用参数,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包括:
[0013]采用以下公式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
[0014][0015]式中,t
f
是修正得到的结果;t
s
是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e是自然指数;Δu
max
是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升高量、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升高量中较大的一项的绝对值;Δu
min
是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升高量、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升高量中较小的一项的绝对值;Δt是所述目标温度相较于所述更新前的当前温度的温度升高量;|Δu0|是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升高量、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升高量中绝对值较大的一项的绝对值。
[0016]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可用参数,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包括:
[0017]确定自执行所述目标策略,至所述面源黑体的温度不再继续升高所用的时长;
[0018]采用所述可用参数以及所述时长,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
[0019]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可用参数以及所述时长,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包括:
[0020]采用以下公式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
[0021][0022]式中,L是所述时长。
[0023]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基于的所述面源黑体,其包含的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辐射层的法向不平行。
[0024]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基于的所述面源黑体,其包含的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底的法向平行。
[0025]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层包含在所述第二辐射层上并排设置的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包含的第一辐射单元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子层包含的第一辐射单元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002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0027]面源黑体,包含:基底、附着在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二辐射层、附着在所述第二辐射层背向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一辐射层;所述第一辐射层包含若干个沿所述第二辐射层依次排布的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辐射层包含若干个在所述基底上依次排布的第二辐射单元;所述面源黑体还包含与所述第一辐射层连接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辐射层连接的第二电极;
[0028]误差修正模块,配置为:在升温指令的触发下,获取所述面源黑体的当前温度,和所述升温指令表示出的目标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从预设的升温策略库中查找到与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均匹配的升温策略,作为目标策略;其中,所述升温策略记录有当前温度范围、目标温度范围、第一电极控制方式以及第二电极控制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基于所述第一电极控制方式得到的第一电极电压升高量、基于所述第二电极控制方式得到的第二电极电压升高量、以及所述目标温度相较于所述当前温度的温度升高量,作为可用参数;
执行所述目标策略,在所述面源黑体的温度不再继续升高之后,更新所述面源黑体的当前温度;采用所述可用参数,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
[0029]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30]处理器;以及
[0031]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之任一所述方法。
[0032]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之任一所述方法。
[0033]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说明书提供的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在对面源黑体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面源黑体的发射率较为稳定、辐射效率较高的技术效果。此外,针对本申请提供的面源黑体,还提出了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则即便是出现了面源黑体的辐射率偏离理想值、亦或是面源黑体的辐射率出现波动的现象,通过本说明书中的方法,也能够对面源黑体实际温度相较于目标温度之间的误差进行修正,使得用户能够获知面源黑体的实际温度具体为何。进而,采用本说明书中的方法将面源黑体应用到测温产品的校准、检定当中时,有利于提高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3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黑体辐射源的辐射温度误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面源黑体,所述面源黑体包含:基底、附着在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二辐射层、附着在所述第二辐射层背向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一辐射层;所述第一辐射层包含若干个沿所述第二辐射层依次排布的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辐射层包含若干个在所述基底上依次排布的第二辐射单元;所述面源黑体还包含与所述第一辐射层连接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辐射层连接的第二电极;所述方法包括:在升温指令的触发下,获取所述面源黑体的当前温度,和所述升温指令表示出的目标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从预设的升温策略库中查找到与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均匹配的升温策略,作为目标策略;其中,所述升温策略记录有当前温度范围、目标温度范围、第一电极控制方式以及第二电极控制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基于所述第一电极控制方式得到的第一电极电压升高量、基于所述第二电极控制方式得到的第二电极电压升高量、以及所述目标温度相较于所述当前温度的温度升高量,作为可用参数;执行所述目标策略,在所述面源黑体的温度不再继续升高之后,更新所述面源黑体的当前温度;采用所述可用参数,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可用参数,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包括:采用以下公式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式中,t
f
是修正得到的结果;t
s
是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e是自然指数;Δu
max
是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升高量、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升高量中较大的一项的绝对值;Δu
min
是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升高量、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升高量中较小的一项的绝对值;Δt是所述目标温度相较于所述更新前的当前温度的温度升高量;|Δu0|是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升高量、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升高量中绝对值较大的一项的绝对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可用参数,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包括:确定自执行所述目标策略,至所述面源黑体的温度不再继续升高所用的时长;采用所述可用参数以及所述时长,对所述面源黑体更新后的当前温度进行修正。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可用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徐霄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