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电缆组件,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电缆组件作为航空发动机的一个LRU单元(外场可更换单元,如图5所示)。发动机电缆组件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0003]①
满足电子控制器与发动机之间功率信号、控制和检测信号传输的功能;
[0004]②
满足发动机高温、高振、流体污染等使用环境要求;
[0005]③
要求发动机电缆组件整体柔韧性好,弯曲半径小,便于敷设和拆装,能够满足发动机上敷设路径要求;
[0006]④
发动机电缆组件的重量尽可能小。
[0007]其中,发动机电缆组件的柔性、轻量化、耐流体污染是非常关键的设计要点。
[0008]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电缆组件一般由连接器(插头或插座)、尾部附件、导线、防护层等组成。为了达到耐流体污染的设计要求,发动机电缆组件经常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①
连接器:控制器端选用GJB599A系列连接器;成附件各端选用符合GJB4337系列的83723系列连接器,实现接口的机械、电气连接和互换,如图1所示;
[0010]②
尾部附件:a实现线缆的固定;b实现线缆的屏蔽与连接器壳体的导通;c尾部附件外套设模缩套,实现线缆与尾部附件之间的密封;如图2所示的尾部附件长度约31.8mm;
[0011]③r/>线缆防护:线缆外先套设防波套,实现线缆的屏蔽,然后再套设热缩管,最终实现线缆的电磁屏蔽防护和耐环境防护,如图3所示;
[0012]④
结合处密封处理:
[0013]a尾部附件与线缆结合处:尾部附件、线缆靠近尾部附件的端部外套设模缩套,实现线缆与尾部附件之间的密封;模缩套一部分与尾部附件粘接密封,另一部分与线缆外部的热缩管粘接密封;密封处均涂有密封胶,如图3所示;
[0014]b线缆分叉结合处:线缆在分叉结合处分为分支线缆和主干线缆,分支线缆至少有两根,如图4a、4b所示的分支线缆为3根,主干线缆热缩管靠近分叉结合处的端部套设在分支线缆热缩管靠近分叉结合处的端部,分支线缆外部的热缩管与主干线缆外部的热缩管之间粘接密封,两者重叠处涂有密封胶,如图4a、4b所示;
[0015]⑤
发动机电缆组件其中一种形式的整体示意图如5所示。
[0016]上述发动机电缆组件的缺点:
[0017]①
产品承受高低温交变环境时,易发生模缩套、热缩管开裂故障,进而起不到耐流体污染的作用;模缩套与尾部附件、模缩套与热缩管之间、线缆分叉结合处存在人工施胶工艺,质量一致性保证难度较大,耐流体污染性能不稳定;
[0018]②
线缆外部采用热缩管进行防护,线缆整体柔性较差;在低温条件下,线缆变硬,弯曲半径变大,造成产品敷设、拆卸困难;
[0019]③
产品整体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包括线缆,线缆内部为导线束,线缆外部为依次套设在导线束外侧的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导线束的端部设置连接器,连接器尾部设置尾部附件,尾部附件套设在导线束的端部,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的端部固定在尾部附件上;尾部附件与线缆结合处外侧设置硫化体,编织防护层外侧设置氟胶层。
[0022]进一步的,所述编织屏蔽层采用屏蔽编织丝编织而成,所述编织防护层采用编织物料编织而成。
[0023]进一步的,所述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采用扎带固定在尾部附件上。
[0024]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束分束成主干线束、分支线束,主干线束、分支线束及其分叉结合处均设置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且设置氟胶层。
[0025]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所述的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包括以下步骤:
[0026]在导线束的端部设置对应的连接器、尾部附件;
[0027]在导线束外侧,采用屏蔽编织丝编织形成编织屏蔽层,在编织屏蔽层外侧,采用编织物料编织形成编织防护层;
[0028]将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的端部套设在对应尾部附件的尾部,并将两者固定在尾部附件上;
[0029]以刷涂或浸浴的方式,在编织防护层外侧形成一层氟胶层;
[0030]在靠近尾部附件的编织防护层上以及对应尾部附件的尾部以整体硫化的方式设置硫化体。
[0031]进一步的,在导线束外侧设置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时,采用专用的编织设备。
[0032]进一步的,在设置硫化体时,采用工装或模具。
[0033]进一步的,在导线束上设置连接器、尾部附件前,将导线束分束成主干线束、分支线束,主干线束、分支线束上分别设置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氟胶层,主干线束、分支线束的端部均设置连接器、尾部附件、硫化体。
[0034]进一步的,在主干线束、分支线束外侧设置编织屏蔽层时,先在分支线束外设置编织屏蔽层,待所有分支线束外侧均设置编织屏蔽层后,再将主干线束外侧设置编织屏蔽层,主干线束编织屏蔽层靠近分叉结合处的端部覆盖分支线束编织屏蔽层靠近分叉结合处的端部;同样的,先在所有分支线束上设置编织防护层,然后在主干线束上设置编织防护层,主干线束编织防护层靠近分叉结合处的端部覆盖分支线束编织防护层靠近分叉结合处的端部。
[0035]进一步的,在对主干线束、分支线束的编织防护层设置氟胶层的同时,对主干线束与分支线束交叉结合处的缝隙填充氟胶层。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37](1)发动机电缆组件的线缆屏蔽层、防护层均采用整体编织的形式,短尾部附件采用整体硫化的形式,线缆外部以涂覆或浸浴的方式,形成氟胶层,上述过程可采用对应编织设备、工装或模具,以设备自动、半自动的方式实现,质量一致性好;
[0038](2)线缆外部采用编织物料编织防护层,然后编织防护层外刷涂或浸入氟胶,形成一层氟橡胶保护层,具备优良的耐流体污染能力,且具有更好的柔性;另外线缆整体采用编织工艺,柔性好,在低温条件下,易于产品敷设和拆装。
[0039]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示意图;
[0041]图2为现有技术中尾部附件的示意图;
[0042]图3为现有技术中热缩管、模套管、尾部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43]图4a为线缆分叉结合处的热缩管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包括线缆,线缆内部为导线束,其特征在于:线缆外部为依次套设在导线束外侧的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导线束的端部设置连接器,连接器尾部设置尾部附件,尾部附件套设在导线束的端部,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的端部固定在尾部附件上;尾部附件与线缆结合处外侧设置硫化体,编织防护层外侧设置氟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屏蔽层采用屏蔽编织丝编织而成,所述编织防护层采用编织物料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采用扎带固定在尾部附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束分束成主干线束、分支线束,主干线束、分支线束及其分叉结合处均设置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且设置氟胶层。5.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装配权利要求1
‑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耐流体污染的发动机电缆组件,包括以下步骤:在导线束的端部设置对应的连接器、尾部附件;在导线束外侧,采用屏蔽编织丝编织形成编织屏蔽层,在编织屏蔽层外侧,采用编织物料编织形成编织防护层;将编织屏蔽层、编织防护层的端部套设在对应尾部附件的尾部,并将两者固定在尾部附件上;以刷涂或浸浴的方式,在编织防护层外侧形成一层氟胶层;在靠近尾部附件的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杰,张永星,蒋博,李晨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